亚洲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国产足恋丝袜在线观看视频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 您現在的位置:
  • 首頁
  • 電力
  • 水電
  • 新中國60年水利事業發展 人水相爭變人水和諧

新中國60年水利事業發展 人水相爭變人水和諧

2009-09-09 11:43:47 中國網

中華民族有著悠久的治水歷史,但受自然條件、生產力水平和社會制度等方面制約,嚴重的水旱災害一直困擾著國家和民族的發展。新中國成立之前,國貧民弱,山河破碎,水系紊亂,河道長期失治,堤防殘破不堪,水利設施寥寥無幾、殘缺不全,頻繁的水旱災害使百姓處于水深火熱之中。新中國就是在這樣一個破爛攤子之上開始了她轟轟烈烈的治水實踐,并取得了輝煌燦爛的成就。

 

防災減災:筑牢安全屏障

 

新中國成立之初,毛主席第一次出京巡視就選擇了視察黃河。在清朝咸豐五年(1855年)銅瓦廂決口改道處,毛主席詳細察看了新修的幾座險工石壩,然后問時任黃河水利委員會主任王化云:“黃河漲上天怎么辦呢?”王化云答:“不修大水庫,光靠這些壩埽擋不住。”

 

毛主席瞭望波濤滾滾的黃河,沉思良久。

 

黃河,中華民族的母親河,千百年來在養育了中華民族的同時,也以“三年兩決口”的史實成為名副其實的害河。今天我們可以告慰毛主席的是,黃河已經連續63年伏秋大汛沒決口,將花園口防洪標準一舉提高到千年一遇的那個“大水庫”——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已經竣工并發揮著良好的作用,不僅防洪效益顯著,還通過連續9年調水調沙,實現下游河道的沖刷疏浚,為兩岸人民生產生活和經濟社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治國必先治水”。興水利,除水害,大水發生時確保防洪安全,大旱發生時確保供水安全和糧食安全,是治國安邦的大事。60年來,新中國防汛抗旱已經步入一個新天地,舊中國一場洪水奪走幾萬、幾十萬生命,一場大旱即造成餓殍遍野的景象不再重演。

 

且看長江大洪水。1931年大洪水,死亡人數超過14.5萬人。1954年長江大洪水,京廣鐵路中斷100多天,死亡人數3萬多人;1998年大洪水,因災死亡人數降低到1931年長江大洪水的1%、1954年大洪水的4.7%,特大自然災害損失減少到了最低程度。

 

且看淮河大洪水。1931年特大洪水,死亡7.5萬人;1954年發生類似于1931年的全流域性特大洪水,死亡人數下降為2000多人,沒有出現疫情。1991年淮河、太湖流域發生大水,死亡人數進一步減少。2003年淮河大洪水,及時啟用行蓄洪區,運用治淮骨干工程科學調度,大大減低了洪水的威脅,人民群眾生活基本穩定。2007年淮河大洪水期間,綜合運用新中國成立以來建成的防汛應急管理體系,洪水管理科學有效。沿淮轉移人數較1991年大洪水減少99%,無一人因洪水災害死亡,創造了新中國成功防御大洪水的新紀錄。昔日“大雨大災、小雨小災、無雨旱災”的舊景象一去不返。

 

再看新中國發生的幾場最嚴重的干旱災害。1999-2002年全國連續四年大旱,其中2001年特大干旱,水利設施累計抗旱澆地11.62億畝次,挽回糧食損失6820萬噸,群眾生活無憂,經濟用水無恙,社會秩序井然。2006年川渝發生百年不遇的大旱,水利基礎設施發揮關鍵作用,人民群眾吃水無憂,無一人因旱災死亡。2009年年初,北方冬麥主產區發生罕見大旱后,黃河數座大水庫聯合調度,各類水利基礎設施共同發揮作用,群眾吃水無憂,城市用水正常,而且確保了夏糧豐收。而在1940-1943年,全國連續四年大旱,赤地千里,1942年僅河南省就餓死300萬人。

 

…………

 

防洪保安成就顯著,這是毋庸置疑的一個事實,這是新中國發生的一個巨變。這種巨變來之不易,它得益于黨和政府的堅強領導,得益于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得益于廣大軍民團結治水,得益于盛世治水修建的各類水利工程和不斷創新的科學防洪理念。1950年,中央防汛總指揮部成立,此后不斷發展完善,逐步建立起完備的行政首長負責制,成為新中國成立最早、迄今最為完善的防災減災應急管理體系。防汛抗旱工作秉承“興利除害結合,防汛抗旱并舉”的指導思想,逐步走向規范化、現代化、法制化。特別是進入21世紀以后,根據全球氣候變暖、極端天氣災害性事件增多、水旱災害頻發的新變化、新特點,各級水利部門和防汛抗旱指揮部在中央治水方針的指導下,及時調整思路,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把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首位,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轉變,由單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轉變,不僅贏得了防汛抗旱的先機,把握住抗洪救災的主動權,而且形成了完善的科學防控水旱災害的制度體系。

 

在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災中,唐家山堰塞湖是地震造成的105座堰塞湖之一,也是地震后形成的最大的次生災害威脅,稍有不慎,其造成的后果將比地震更為嚴重。新中國發展所取得的物質基礎、科技手段,加上官兵的拼搏和水利人的智慧,創造了世界上處置大型堰塞湖的一個奇跡。而且,震損水庫、水電站無一垮壩,震損堤防無一決口,實現了零傷亡,確保了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供水安全,水利抗震救災工作取得重大勝利。

 

洪水來時有序應對,大旱力抗確保豐收。據水利部統計,自1949年以來全國防洪減災直接經濟效益累計達3.93萬億元,減淹耕地1.6億公頃,年均減免糧食損失1029萬噸。1991年以來,全國平均每年抗旱澆地面積2973萬公頃,年均挽回糧食損失4059萬噸,平均每年解決2486萬人的臨時飲水困難。特別是每年因洪澇災害傷亡人數呈大幅度減少趨勢,其中上世紀50年代年均死亡8976人,70年代5308人,80年代4338人,90年代3744人,2001年以來這一數字降為1507人,沒有人員因為干旱災害死亡。今天,我們的水利基礎設施已經可以有效地減輕水旱災害,為共和國的繁榮發展提供了堅實有力的保障。

 

興修水利:夯實發展根基

 

新中國成立以前,偌大的國土上只有22座大中型水庫和一些塘壩、小型水庫,江河堤防僅4.2萬公里,幾乎所有的江河都缺乏控制性工程。新中國成立后,黨和政府高度重視江河治理和水利工程建設,把水利建設放在恢復和發展國民經濟的重要地位。毛澤東主席先后號召“一定要把淮河修好”,“要把黃河的事情辦好”,“一定要根治海河”,華夏大地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水利建設熱潮,從黃河三門峽到長江三峽,每一個時期都有標志性的水利工程誕生。

 

1950年年末至1960年年初,以治淮為先導,開展了對海河、黃河、長江等大江大河大湖的治理,在各流域上中游的水土流失區開展水土保持工程建設,治淮工程、長江荊江分洪工程、官廳水庫、三門峽水利樞紐等一批重要水利設施相繼興建,掀起了新中國第一次水利建設高潮。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全國各地高舉“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的旗幟,廣泛開展了農田水利基本建設,加強加固了農村水利的基礎。

 

改革開放特別是1990年后,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水利建設,進一步明確了水利的基礎地位,對水利的投入大幅度增加,江河治理和開發步伐明顯加快,長江三峽、黃河小浪底、治淮、治太等一大批防洪、發電、供水、灌溉工程開工興建,水利建設呈現出加快發展的良好態勢。

 

1998年長江大水后,國家決定進一步加快大江大河大湖治理步伐。長江干堤加固工程、黃河下游標準化堤防建設全面展開,治淮19項骨干工程建設加快推進,舉世矚目的南水北調工程及尼爾基、沙坡頭、百色水利樞紐等一大批重點工程相繼開工,江河中上游水土流失治理力度進一步加大。

 

大型綜合性水利樞紐工程是科學防控洪水和調度配置水資源的重要手段,是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標志和象征,也代表了一個國家的水利工作水平和能力。值得自豪的是,改革開放以來,一個新的時代孕育了一大批經典水利工程,一大批經典水利工程,又為時代的發展書寫了濃墨重彩的篇章:

 

三峽水利樞紐工程。三峽工程是迄今為止世界上規模最大的水利樞紐,可以使長江荊江段防洪標準達到100年一遇,水電站年平均發電量達847億千瓦時,萬噸級船隊每年有半年時段可直航重慶市,年通航能力提高四五倍。

 

小浪底水利樞紐工程。小浪底水庫可大大緩解花園口以下的防洪壓力,使黃河下游防洪標準從原來的約60年一遇提高到千年一遇,基本解除黃河下游凌汛的威脅,同時,有效減少泥沙淤積,發揮供水、灌溉和生態修復等作用。

 

南水北調工程。這一工程是優化我國水資源配置的重大戰略性基礎設施,事關中華民族興旺發達的長遠利益。工程建成后,將有效解決北方水資源嚴重短缺問題,實現長江、淮河、黃河、海河四大流域水資源的合理配置,統籌規劃調水區和受水區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中華大地從此可以形成“四橫三縱、南北調配、東西互濟”水資源配置格局。

 

臨淮崗洪水控制工程。臨淮崗工程是淮河中游最大的水利樞紐,它的建成結束了淮河中游無防洪控制性工程的歷史,實現了沿淮人民的百年夙愿和幾代治淮人的“世紀夢想”,標志著淮河流域整體防洪保安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百色水利樞紐工程。百色工程是珠江流域防洪規劃中確定的郁江堤庫結合防洪工程體系中的骨干工程,也是西部大開發水利建設的標志性工程之一。百色工程是一座以防洪為主,兼顧發電、灌溉、航運、供水等綜合功能的大型水利樞紐,對促進滇桂地區經濟發展、改變右江革命老區的貧困落后面貌,發揮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尼爾基水利樞紐工程。尼爾基是西部大開發標志性工程之一,是以防洪、供水為主,結合發電,兼顧改善下游航運和水環境,并為松遼流域水資源的優化配置創造條件的大型控制性工程。

 

沙坡頭水利樞紐工程。沙坡頭是國家實施西部大開發戰略的標志性工程之一,工程對黃河水資源的合理利用、寧夏水資源的優化配置、保障受益區供水安全、改善區域生態與環境及促進地方經濟和社會發展都具有重要意義。

 

…………

 

新中國江河治理翻開了歷史性的嶄新一頁!據統計,新中國成立60年來,國家先后投入上萬億元資金用于水利建設,水利工程規模和數量躍居世界前列,水利工程體系初步形成,江河治理成效卓著。水利部相關資料顯示,目前,長江、黃河干流重點堤防建設基本達標,治淮19項骨干工程基本完工,太湖防洪工程體系基本形成,其他主要江河干流堤防建設明顯加快。截至目前,全國已建成各類水庫8.6萬多座,堤防長度28.69萬公里,我國大江大河主要河段已基本具備了防御新中國成立以來發生的最大洪水的能力。中小河流具備防御一般洪水的能力,重點海堤設防標準提高到50年一遇。全國639座有防洪任務的大、中、小型城市,有299座通過防洪工程建設達到設防標準。水利工程設施體系不斷加強,大江大河大湖防洪狀況極大改善,水利對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保障作用和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能力進一步增強。

 

由于歷史和自然原因,我國病險水庫數量多。一座座病險水庫,成為汛期懸在人民群眾頭上的“定時炸彈”。為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國家一直高度重視病險水庫的除險加固工作,特別是2007年,黨中央、國務院決定投資510億元,用三年的時間對全國規劃內6240座大中型和重點小型病險水庫集中進行除險加固。到2010年底,經過大規模的除險加固建設,我國水庫安全狀況將得到很大程度改善,為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60年來,我國供水能力得到了極大提高。水利工程年實際供水量達到5000多億立方米,基本滿足了城鄉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的用水需求,有效應對了多次嚴重干旱,最大程度地減輕了旱災損失。為優化水資源配置,保障供水安全,我國實施了南水北調、引灤入津、引黃濟青、引灤入唐、引碧入連、引大入秦等大型調水工程。特別是國家實施的東深供水、珠江流域壓咸補淡、引黃濟津、嘉陵江調水等工程建設和應急措施,保證了香港、澳門特區和深圳、珠海、中山以及天津、重慶等重要城市的供水安全。黨和政府高度重視解決農村飲水問題,累計解決了2.72億農村人口的飲水困難,到2004年底基本結束了我國農村嚴重缺乏飲用水的歷史。近年,國家加大了投入,解決了1.65億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到2013年,將全部解決農村飲水安全問題。

 

60年來,農村水利設施不斷加強,農田灌溉面積不斷擴大,有效保障糧食安全。新中國成立之初,我國農村水利設施幾乎一窮二白,絕大多數農田屬“望天收”。60年來,我國的灌溉事業不斷發展,農田灌溉面積從1949年的2.4億畝發展到2008年的8.77億畝,占全國耕地面積的48%,每年在這些灌溉面積上生產的糧食占全國總量的3/4,生產的商品糧和經濟作物都占90%以上。農田水利建設取得的巨大成就,使中國能夠以占世界9%的耕地,解決了占世界21%人口的溫飽問題,為保障中國農業生產、糧食安全以及經濟社會的穩定發展創造了條件。

 

60年來,通過水土保持有效改善了生態環境。我國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水土流失是中國的頭號環境問題。“種一坡,打一車,收一籮,蒸一鍋”是人們對水土流失后貧瘠土地的生動描述。不僅如此,水土流失還會直接造成江河湖庫淤積,加劇洪澇災害,同時還會嚴重破壞生態與環境。60年來,全國累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01.6萬平方公里,在水土流失治理中建設基本農田1.95億畝,營造水土保持林6.95億畝,建成淤地壩、塘壩、蓄水池、谷坊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680多萬座(處)。全國植被覆蓋率提高11.46%,有效改善了生態環境。水土保持設施使全國年均減少土壤侵蝕15億噸。黃河的一級支流無定河經過多年集中治理,入黃泥沙減少55%。長江上游嘉陵江流域實施“長治”工程15年后,土壤侵蝕量減少1/3。

 

60年來,農村水電建設為老少邊窮地區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目前已建成農村水電站4.5萬多座,裝機容量5100多萬千瓦,年發電量1600多億千瓦時,約占中國水電裝機和年發電量的30%,在建規模達2000萬千瓦。通過開發農村水電,全國1/2的地域、1/3的縣市、3億多農村人口用上了電。中國農村水電發展在提高農村電氣化水平、帶動農村經濟社會發展、改善農民生產生活條件、保障應急供電、保護生態環境、促進節能減排等多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江河治理,鑄就輝煌;基礎設施,筑牢根基。60年江河治理的輝煌成就,將水利建設推向一個輝煌的新高度,為共和國的繁榮昌盛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打下了牢固的根基。

 

依法治水:提升管理水平

 

水利事業作為治國興邦的根本大計,是一項十分復雜的系統工程,特別是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由于涉水利益格局發生變化,水事違法行為和矛盾糾紛時有發生,時代的發展越來越需要完善的水法規為水利建設與管理的持續穩步發展提供保障。

 

《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于1988年頒布施行,2002年作了修訂完善,將水事活動納入法治軌道。目前我國已經形成較為完善的水法規體系,包括水法、防洪法、水土保持法、水污染防治法等4件法律以及17件行政法規、53件部規章和800余件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各類水事活動基本做到了有法可依。全國水行政執法網絡基本建立,執法體制逐步理順,執法保障不斷加強。

 

據統計,在水法頒布實施后的20年時間里,我國查處水事違法案件92萬余件,調處水事糾紛16萬多起,不僅保障了經濟建設,而且促進了社會安定……

 

新中國水利事業在取得一系列輝煌建設成就的同時,管理與改革也在不斷走向深入:

 

流域水資源統一管理和區域水務一體化管理的水資源管理體制初步建立,奠定了科學管理的制度基礎。流域管理機構在水資源統一管理方面的法律地位得到確立,在制定流域規劃、推進流域水資源統一管理和統籌協調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區域水資源管理上,深圳特區1993年在我國內地率先成立水務局,拉開了區域城鄉水務一體化的序幕。近年來,各地立足實際,積極探索,以城鄉水務一體化管理為標志的水管理體制改革快速推進。目前,全國組建水務局和實行城鄉涉水事務一體化管理的縣級以上行政區已達1532個,占全國縣級以上行政區總數的62.9%。水利管理體制的確立在促進水資源合理配置、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遏制用水需求過快增長等方面,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經濟保持了年均近10%的高增長率,而用水總量實現了微增長,近10年來,部分地區還實現了零增長甚至負增長;以占世界平均水平60%的人均綜合用水量,保障了國民經濟3倍于世界經濟平均增長率的高速增長。

 

政府投資為主導、社會投資為補充的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的水利投資新格局逐步形成,推動了水利建設的快速發展。新中國成立以來,我國水利基本建設投資渠道比較單一,基本靠國家投資撥款。伴隨著改革開放進程,水利也同社會其他行業一道,開始了由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過渡的歷史性轉變。我國水利投資體制由單一的財政預算內撥款,逐漸轉變為財政撥款、國債、水利建設基金、政策性貸款、社會融資、外資等多種形式,初步形成了以政府投資為主導、社會投資為補充的多元化、多層次、多渠道的新格局。據統計,新中國60年用于水利建設的總投資10034.6億元,1986年以來水利建設總投資為9441.1億元,其中國家財政投資4568.3億元,銀行貸款1007.3億元,利用外資307.9億元,自籌及其他資金3518.1億元。

 

橫向三類、縱向四級、職能清晰、權責明確的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框架基本確立,促進了水利基礎設施的良性運行。新中國成立以來,水利工程建設成就巨大,但全國基層水管單位卻普遍存在體制不順、機制不活、隊伍臃腫、經費短缺等問題,嚴重影響水利工程的安全運行和效益發揮。2002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改革實施意見》,拉開了水管體制改革的序幕。目前,水管體制改革工作取得明顯成效。截至2009年3月,全國已完成分類定性的水管單位11360個,純公益性事業單位、準公益性事業單位、企業分別占水管單位總數的45.5%、46.3%、8.2%。國有水管單位精簡率達12%,一個“橫向三類”( 純公益性、準公益性、經營性)、“縱向四級”(中央、省、市、縣)、職能清晰、權責明確的水利工程管理體制框架已經形成。各地增加了人員和工程維修養護“兩項經費”, 增強了水管單位活力,推行了管養分離, 水利工程維修養護實行了市場化、社會化和專業化,“管”“養”更加規范,工程面貌和職工精神狀態煥然一新。

 

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求的水利建設管理體制不斷完善,工程建設市場秩序逐步規范,工程建設質量得到保障。新中國成立以來,水利工程建設管理體制在探索中建立并不斷完善。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水利作為我國建筑領域最早實行“三項制度”的行業之一,從上世紀90年代初至今,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建立,水利工程建設以項目法人責任制、招標投標制和建設監理制為主要內容的建設管理體制也不斷完善。目前,水利工程施工、監理招標率接近100%,限額以上重要設備和材料采購招標率超過90%。水利勘察(測)設計招投標正在穩步推進,水利工程建設監理市場逐步形成。

 

科學探索:完善治水方略

 

對比舊中國的歷史長河與新中國嶄新的60個年輪,我們不難發現有兩個根本的不同:一個是為人民服務的治水宗旨——真正讓廣大人民群眾共享水利發展成果;一個是科學治水——新中國不僅有著更為先進的科學技術,同時有著與時俱進的科學治水思想。

 

水利科技在新中國水利建設中的快速發展和巨大作用是顯而易見的。新中國成立之初興建黃河三門峽水利樞紐工程時,主要是靠蘇聯的水利專家和技術,但由于眾所周知的原因蘇聯專家撤走以后,我國水利技術人員“丟掉洋拐棍”,依靠自己的力量快速成長起來。改革開放后,我們依靠自己的力量修建了長江三峽、黃河小浪底等一系列先進、復雜的水利工程。60年來,水利科技進步一直是水利現代化進程的強大推動力,像黃河調水調沙與多泥沙河流治理、長江三峽等高壩大壩的筑壩技術、水文水資源的理論與應用研究、小水電開發技術等已經處于世界領先水平,也為世界其他國家水利建設作出了貢獻。

 

與時俱進的治水思想在新中國水利建設中發揮了巨大的指導作用。新中國歷代中央領導集體,始終把水利建設放在極其重要的戰略地位,為中國水利事業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從蘇維埃政權時期毛澤東同志提出的“水利是農業的命脈”的主導認識,到改革開放以后黨中央國務院對“水利基礎設施”的定位;從新中國成立時“蓄泄兼籌”“統籌兼顧”“除害與興利相結合”“治標與治本相結合”的治水方略,到新時期“封育保護”“退田還湖”等一系列強調人水和諧的治水理念;從對水的一般屬性認識,到黨的會議文件中水是“經濟資源”“戰略資源”“環境控制要素”等一系列表述;從改革開放前強調主要“為農業豐收作貢獻”,到“保障經濟發展用水”的側重點,再到最近十年“充分考慮水資源承載能力和水環境承載能力”“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的指導思想,都體現了新中國在實踐中尊重自然、認識規律、與時俱進的治水思想。

 

歷史不會忘記1998年百萬軍民驚心動魄的抗洪場景,正是這次洪水促使人們進一步深刻認識由于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口的持續增長而加劇的人水之間的矛盾。這一年,黨的十五屆三中全會提出了“水利建設要堅持全面規劃,統籌兼顧,標本兼治,綜合治理的原則,實行興利除害結合,開源節流并重,防洪抗旱并舉”的水利工作方針。緊接著,國務院提出了“封山植樹,退耕還林;平垸行洪,退田還湖;以工代賑,移民建鎮;加固干堤,疏浚河湖”的政策措施。

 

在中央治水方針指引下,全國水利戰線職工轉變治水思路,創新治水實踐,找到了符合新的歷史時期實際情況的治水思路,也就是要從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可持續發展水利轉變,以水資源的可持續利用保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其核心理念,是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新的治水思路指導水利事業不斷創造新的輝煌。

 

黃河、塔里木河、黑河“三河調水”唱響綠色頌歌。黃河2000年起實施水量統一調度,即使遭遇了大旱之年,但母親河已經連續十年不斷流,健康生命得以持續。博斯騰湖已連續8年向塔里木河下游輸水,下泄水量達22億多立方米,塔里木河下游河道1公里范圍內周邊地下水水位平均回升2??-4米,大西海子水庫以下天然植被恢復面積達27萬畝,尾閭臺特馬湖湖面最大面積保持在200平方公里。黑河歷史上首次成功實現跨省區調水,而且連續10年實施,其中2000-2008年調水達88.09億立方米,徹底干涸了10年之久的東居延海如今年年碧波蕩漾,重現生機。

 

首都水資源生態治理和保護取得明顯成效。北京市及周邊河北、山西等省,堅持以人為本、人水和諧的治水思路,加強水源保護、污水處理和再生水回用,加大河道環境整治力度,劃定了6000多平方公里的水源保護區,加強城鄉水源地保護,在山區加快清潔小流域建設,構筑“生態修復、生態治理、生態保護”三道防線,建設“宜彎則彎、宜寬則寬、人水和諧、自然生態”河道,采用生態治河技術,恢復水生動植物的多樣性,有效地維護了河流健康生命。

 

節水型社會建設全面推進。從2001年開始,甘肅省張掖市以水權制度建設入手,拉開了我國第一個節水型社會建設試點的序幕。目前,各地全面開展了以提高用水效率和效益為核心的節水型社會建設,推行需水管理,實行最嚴格的水資源管理制度。據統計,按2000年可比價計算,我國萬元GDP用水量從上世紀80年代初的2909立方米降至2008年的271立方米,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由0.35提高到0.475,在農業連續大幅度增長的前提下,農業灌溉用水連續30年實現零增長。

 

在新思路的指導下,人水和諧成為主旋律,人為洪水讓路,淮河、洞庭湖等過去人水爭地矛盾突出的河湖防洪開始走向從容;封山育林、輪牧休牧廣泛實施,封育保護面積已經超過70萬平方公里,昔日治理趕不上破壞的山嶺成為秀美山川,幾近變成荒漠的大草原開始蓄起一望無際的綠色;涉及全國七大流域的全面水功能區劃開始實施,控制河流納污總量,減輕河流污染的管理正在加強,水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正在成為水利工作新焦點;需水管理悄然實施,經濟產業結構迅速向節水方向調整,經濟發展越來越快,人民生活越來越好,而用水量卻出現微增長……

 

進入新世紀以后,黨中央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強調以人為本,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相處,把民生問題放在突出的位置。水利部明確提出大力發展民生水利,著力解決人民群眾反映強烈、要求迫切的水利問題,取得了豐碩成果:累計解決農村2.72億人的飲水困難和1.65億人的飲水不安全問題,50%以上的農村人口喝上自來水,大中型水庫病險率明顯下降,解決了3億多無電人口的用電問題,大中型水庫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全面兌現,移民的生活生產條件進一步改善。與此同時,各地水利部門圍繞村河、城河開展水環境治理與水生態恢復,贏得了廣大群眾的普遍贊譽。今天,保障民生、服務民生、改善民生的水利發展格局已初步形成。

 

展望未來:水利任重道遠

 

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60年輝煌成就來之不易,新的征程任重道遠。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水利事業正處于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轉變的關鍵階段,面臨著一系列新情況新挑戰,呈現出一系列階段性特征。

 

經濟社會的發展,城市化進程的加快,糧食安全的保障,民生水利的呼聲,生態與環境的改善,調整經濟結構拉動內需的期盼……諸多發展需求的背后,無一不考驗著水利的支撐保障能力。

 

同時還應該看到,目前制約水利發展的體制機制性障礙依然存在,水權制度、水資源管理體制、水價形成機制、水利投融資機制、水資源開發和生態補償機制等方面的問題較為突出,涉水涉河事務的社會管理比較薄弱,這些問題直接制約著水利事業的協調發展。

 

到2020年,我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本世紀中葉,將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這是我國未來經濟社會發展、實現現代化乃至實現中華民族復興的最為關鍵的時期。

 

水利作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基礎設施,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肩負著十分重要的職責。黨的十七大報告多處涉及水利工作,充分體現了黨中央對水利工作的高度重視,是黨中央對新時期水利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十七屆三中全會強調以農田水利為重點的農業基礎設施是現代農業的重要物質條件,明確了水利工作的目標和任務。2008年1月,胡錦濤總書記在安徽視察淮河時還特別強調,防治水患任何時候都不能松懈,興修水利任何時候都不能松勁。

 

按照黨中央新時期水利工作方針,水利部黨組緊緊把握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新趨勢,系統總結國內外長期治水實踐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水利發展與改革的經驗和教訓,深入分析我國水資源條件的新變化,歸納提煉實踐中帶有規律性和方向性的做法,與時俱進地提出并逐步形成了可持續發展治水思路,卓有成效地指導了新時期的水利工作,開啟了傳統水利向現代水利轉變的新進程。

 

水利部部長陳雷提出,要按照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要求,謀劃好水利發展的長期目標。初步考慮,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四大體系:

 

——基本建成重點流域和區域綜合防洪減災體系。大江大河防洪體系基本形成,主要防洪保護區達到規劃確定的防洪標準,遇超標準洪水時,能夠保證重要城市和重要地區的防洪安全。中小河流、受臺風影響地區、山洪災害重點防治區的防災減災能力逐步提高。全國洪澇災害年均直接經濟損失占同期GDP的比重降低到0.5%以下。

 

——基本建成城鄉水資源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體系。節水型社會建設全面推進,城鄉供水能力明顯提高。農村飲水安全問題全面解決,城鎮供水安全得到可靠保障,抗旱能力顯著增強。水資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明顯提高,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65立方米以下,全國農業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數提高到0.55。

 

——基本建成水環境保護和河湖生態健康保障體系。主要江河湖泊水污染有效控制,水功能區水質達標率提高到80%以上,重點地區水環境狀況明顯改善。地下水超采得到有效治理,嚴重超采區狀況根本好轉。河流的生態用水基本保障,部分生態嚴重損壞的河流逐步修復。水土保持取得明顯成效,生態修復成果持續鞏固。

 

——基本建成較為完善的管理和運行保障體系。政策法規體系基本健全,流域管理與行政區域管理相結合的水資源管理體制進一步完善,國家水權制度基本建立,用水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全面實行,水功能區管理得到完善,應對突發性水危機的公共安全保障體系更加健全。信息化和現代化技術廣泛應用,科技含量明顯提高,水利管理水平顯著提升。

 

有60年輝煌成就奠定的堅實基礎,有60年治水實踐積累的豐富經驗,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到2020年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時,人民群眾的防洪安全將得到可靠保障,城鄉居民普遍享有安全清潔的飲用水,水環境和水生態狀況顯著改善,水利信息化和現代化水平明顯提高,充滿生機和活力的現代水利格局將展現在世人面前。

 

盛世治水,水利盛世。60年的水利發展,徹底告別了舊中國破爛不堪的江河狀況,實現了彪炳史冊的輝煌跨越,為國家發展、民族富強、人民幸福提供了有力的支撐和保障,在中華民族實現偉大復興的道路上閃耀著奪目的光彩。
 




責任編輯: 江曉蓓

標簽:新中國 水利 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