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国产足恋丝袜在线观看视频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 您現在的位置:
  • 首頁
  • 煤炭
  • 綜合
  • 郝向斌:中國煤炭資源及生產區域布局分析

郝向斌:中國煤炭資源及生產區域布局分析

2008-08-27 14:06:56   作者: 郝向斌 龔大勇  

從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來看,煤炭資源仍將占據絕大比例。未來幾年間,全國煤炭資源可保持基本正常接續,資源條件總體上不會對煤炭生產構成嚴重制約,但區域布局不均衡狀況更為加劇。華北、西北地區增產潛力很大,到2020年產量將分別達到24億噸和9億噸;其它地區增產潛力不大,多數地區將呈穩產、減產狀態,到2020年,華東、中南、西南產量將分別減至2億噸、2.7億噸和2億噸,東北產量將穩定在2.6億噸。
一、煤炭是中國的主要能源
中國能源資源的特點是富煤少油缺氣,煤炭資源豐富,油氣等資源相對較少。在今后較長時期里,煤炭仍然是中國的主要能源。
我國長期維持以煤為主的一次能源消費結構,2007年,我國消費總量達到26.5億噸標準煤,其中煤炭占到69.4%。改革開放以來,盡管我國能源供需多次出現失衡狀況,但總體上能源消費和生產結構還是朝著以煤為主的方向發展。2002年之前,能源供求相對寬松,煤炭在能源消費構成中比重略低,但這之后,經濟發展速度加快,經濟結構重型化加劇,導致能源需求大幅上升,煤炭在能源結構中比重止跌回升。
目前,中國能源消費總量已經位居世界第二,約占世界能源消費總量的11%。與此同時,中國每噸標準煤的產出效率僅相當于日本的10.3%、歐盟的16.8%。未來中國發展的能戰略方針是:“節能優先、效率為本,煤為基礎、多元發展,立足國內、開拓國外,統籌城鄉、合理布局,依靠科技、創新體制,保護環境、保障安全,以能源的可持續發展和有效利用支持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其中能源結構政策的基本方略是“煤為基礎、多元發展”,即維持以煤炭為主體、電力為中心,油氣、新能源全面發展的一次能源結構,同時將積極優化二次能源結構,特別是提高煤炭利用效率和清潔性,措施包括發展煤炭液化、氣化,實現石油替代,推進大型、高效、清潔煤發電技術,提高電能在終端消費中的比重等。“立足國內、開拓國外”是中國能源開發戰略的重要內容。中國石油、天然氣資源短缺,需要充分利用國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在做好石油節約與替代的同時,走出國門,積極參與世界油氣市場的開發和資源分享,擴大能源對外貿易和投資。解決中國能源深層次矛盾的根本措施要“依靠科技、創新體制”,建立以市場運作和政府調控為主要特征的新型能源工業體制,加快技術進步。未來經濟社會發展對能源還提出了兩大基本要求,就是保護環境、保障安全。 根據中國能源戰略,能源規劃部門預測,到2010年,中國煤炭生產和消費量占一次能源生產量和消費量的比重仍將保持在70%左右。
二、中國各地區煤炭資源情況
據全國第二次煤田預測資料,埋藏深度在1000米以內的煤炭總資源量為26萬億噸。其中,大別山秦嶺—昆侖山一線以北地區資源量約24.5萬億噸,占全國總資源量的94%,而新疆、內蒙古、山西和陜西4省份就占了全國總資源量的81.3%;大別山秦嶺—昆侖山一線以南的14個省份,煤炭資源量僅占全國的6%左右,其中石、貴、川三省又占了14個省份總儲量的90%。全國4個特大型煤田:鄂爾多斯盆地、吐魯番哈密盆地、準噶爾盆地和華北煤田,均位于西部和北部地區,而我國的煤炭消費卻集中在東部地區,尤以環渤海經濟圈、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區最為集中,消費的煤炭分別約占了全國總消費量的32%、23%和10%。煤炭生產與消費在空間上的錯位性分布,致使煤炭運輸成為一種廣域性、大規模且具有廣泛經濟社會效應的物流現象。
為了消除差別,穩定東部地區煤炭生產規模,加強中部煤炭資源富集地區大型煤炭基地建設,加快西部地區煤炭資源勘查和適度開發,國家積極建設神東、晉北、晉中、晉東、陜北、黃隴(華亭)、魯西、兩淮、河南、云貴、蒙東(東北)、寧東等13個大型煤炭基地,提高煤炭的持續、穩定供給能力。基地共含98個礦區,其中神東、晉北、晉中、晉東、陜北大型煤炭基地處于中西部地區,主要擔負向華東、華北、東北等地區供給煤炭,并作為“西電東送”北通道電煤基地。冀中、河南、魯西、兩淮基地處于煤炭消費量大的東中部,擔負向京津冀、中南、華東地區供給煤炭。蒙東(東北)基地擔負向東北三省和內蒙古東部地區供給煤炭。云貴基地擔負向西南、中南地區供給煤炭,并作為“西電東送”南通道電煤基地。黃隴(含華亭)、寧東基地擔負向西北、華東、中南地區供給煤炭。這些基地的建設對于煤炭資源的有效利用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中國煤炭產區主要集中于北方地區,秦嶺—淮河以北地區煤炭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75%以上。目前,全國年產千萬噸級以上的礦區有神府、東勝、大同、平頂山、兗州、開灤、西山、陽泉、鐵法、淮北、淮南、鶴崗、潞安、徐州、阜新、新汶、平朔、峰峰、雙鴨山、晉城和雞西等21個,其中神府、東勝礦區是中國最大的礦區,平朔是中國最大的露天煤礦,煤炭產量達到億噸以上有山西、河南、山東、安徽、內蒙古、黑龍江、河北、貴州、四川、遼寧和陜西等11個省區,其中山西是中國最大的產煤省,1年產量達到8億噸。
三、中國各地區煤炭生產情況
資源分布的高度集中,決定了中國煤炭生產的區域布局也很不均衡。以2007年為例,在全國原煤產量25.23億噸中,華北地區原煤產量10.85億噸,占全國各地區原煤產量的43%;西北地區煤炭產量為3.2億噸,約占全國各地區原煤產量的12.6%。可以看出,華北地區所占比例最高,近兩年呈上升趨勢;其次是西南地區;華東地區居第三,呈快速下降趨勢;西北地區居第四,呈升高趨勢;中南地區居第五,總體平穩;東北地區所占比例最低,呈下降趨勢。
上述地區中又屬晉、陜、蒙地區煤炭產量增長較快。2001-2007年間該三個省區合計煤炭產量年均增長22%,比全國煤炭產量年均增幅高11.6個百分點;占全國原煤產量比重從2001年的35%升高至2007年的47%。
四、中國各地區煤炭生產能力預測
未來幾年間,全國煤炭資源可保持基本正常接續,資源條件總體上不會對煤炭生產構成嚴重制約,但區域布局不均衡狀況更為加劇。其中華北、西北地區增產潛力很大,除華北、西北地區以外的其它地區增產潛力不大,多數地區將呈穩產、減產狀態。
(一)華北地區仍有很大的增產潛力
華北地區是中國煤炭資源賦存和生產的重心地帶,基礎儲量所占比例超過資源保有儲量所占比例,資源勘探程度和開采價值相對較高。如果將山西、內蒙與京津冀地區分別考慮,則山西、內蒙兩省區煤炭資源的開發潛力更大,河北省煤炭資源正在趨向枯竭。華北地區煤炭產量低于資源保有儲量所占比例,更低于基礎儲量所占比例,可見就資源條件而言,該地區仍有很大的增產潛力,尤其是內蒙、山西兩省區,預計,到2020年,煤炭產量將達到24億噸以上。
(二)西北地區開采程度較低,煤炭增產潛力很大
西北地區也是中國煤炭生產的重要地區,該地區基礎儲量所占比例僅僅是資源保有儲量所占比例的1/2左右;資源的勘探程度和開采價值明顯偏低;該地區煤炭產量低于基礎儲量所占比例和資源保有儲量所占比例,可見就資源條件而言,該地區煤炭資源的開發、開采程度較低,煤炭增產潛力很大,預計,到2020年,煤炭產量將達到9億噸左右。
(三)華東地區今后將處于穩產或減產態勢
華東地區是中國的煤炭消費重心,也是煤炭資源、生產的主要地區,該地區基礎儲量所占比例超過資源保有儲量所占比例,可見該地區資源的勘探程度和開采價值相對較高;該地區煤炭產量是基礎儲量所占比例的1.47倍,是資源保有儲量所占比例的2倍多,可見就資源條件而言,該地區煤炭資源的開發、開采程度過高,煤炭增產潛力很小,今后將處于穩產或減產態勢,預計,到2020年,煤炭產量將減產至2億噸左右。
(四)中南地區有可能處于穩產或減產態勢
中南地區是中國煤炭生產、消費的重要地區,該地區基礎儲量所占比例超過資源保有儲量所占比例,可見該地區資源的勘探程度和開采價值相對較高;該地區煤炭產量是基礎儲量所占比例的2倍多,是資源保有儲量所占比例的3倍多,可見就資源條件而言,該地區煤炭資源的開發、開采程度過高,煤炭增產潛力很小,今后有可能處于穩產或減產態勢,到2020年,預計,煤炭產量將減產至2.7億噸左右。
(五)東北地區增產潛力有限
東北地區是中國的老工業基地,也是煤炭資源賦存與生產的重要地區之一,該地區基礎儲量所占比例超過資源保有儲量所占比例,可見該地區資源的勘探程度和開采價值相對較高;該地區煤炭產量既高于基礎儲量所占比例,更高于資源保有儲量所占比例,可見就資源條件而言,該地區煤炭資源的開發、開采程度過高,煤炭增產潛力有限,預計,到2020年,煤炭產量將穩定在2.6億噸左右。
(六)西南地區增產潛力不大
基礎儲量所占比例超過資源保有儲量所占比例,該地區煤炭產量高于基礎儲量所占比例和資源保有儲量所占比例,可見就資源條件而言,該地區煤炭資源的開發、開采程度較高,煤炭增產潛力不大,預計,到2020年,煤炭產量將減產至2億噸左右。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于東部地區、西南地區未開發資源相對較少,資源將主要賦存在山西、陜西以及內蒙,預計“個一五”期間煤炭資源勘探、開發的主要戰場也將集中在這三個省,合計生產能力占全國的比例將持續上升,由2007年的46.7%上升到2010年的54%,增量占全國比例將不低于71%。由此推斷,未來幾年資源開發布局的不均衡狀況將更為加劇。受資源條件限定,煤礦建設將更加偏重于上述三個地區,煤炭產需布局仍將呈逆向分布。
 




責任編輯: 江曉蓓

標簽:煤炭 步伐 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