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国产足恋丝袜在线观看视频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四季度國際油價何處去?

2009-11-06 10:53:10 中國石油石化雜志

2009年四季度國際油價如何,將主要取決于經濟恢復增長的情況。

進入下半年后,世界經濟好轉的聲音雖然不斷增大,但國際油價并未承襲上半年持續上漲態勢,而是出現了明顯的震蕩。第三季度各月的國際市場主要原油價格出現跌、漲、跌的交替變化。截止到10月12日,10月份WTI、布倫特及米納斯三種原油(以下簡稱三種主要原油)現貨平均價為70.14美元/桶,比上月又上漲1.16美元/桶。

第三季度國際油價出現震蕩的原因是什么,第四季度國際油價又將走向何處?

2009年下半年以來,西方國家經濟處于衰退后恢復過渡階段,國際油價受各種因素牽引出現震蕩徘徊是較為正常的。這種狀況何時結束,或者油價整體水平何時明顯上漲,要視這一過渡期的長短。9月下旬路透社公布的調查顯示,關于2009年四季度WTI原油價格,31家機構分析人員預測均值為每桶68.3美元。如果四季度國際油價能夠穩定在這一水平,國內市場可能相對較為平和;如果國際市場主要原油價格堅挺在每桶70美元以上,國內市場就有可能出現燥動,并且可能成為國內成品油市場價格逐漸回升的起點和基礎。

油價震蕩盤整

第三季度國際油價之所以出現震蕩,既有技術性的因素,也有市場面的因素。

世界經濟形勢進一步好轉需要一定過程。在各國強力救市的刺激下,主要發達國家經濟衰退已經得到明顯遏制,進入了調整恢復階段。在此期間,經濟的繼續好轉需要一定的過程。此時經濟運行的主要任務不再僅僅是阻止下滑,而是止跌后的增長爬坡,運行的難度明顯加大。而且,事實上也存在著失業率高居不下等不確定因素。美國勞工部公布, 9月份失業率高達9.8%,創1983年以來新高。另外,各國政府的財力有限,不會一味地實施刺激經濟的扶持政策。或者說,世界各國支持經濟復蘇的措施將逐步淡出。

市場對供應的擔憂明顯降低。2009年6月,國際市場三種主要原油現貨平均價70.31美元/桶,比上年12月份均價提高29.09美元/桶。油價明顯回升后,供應逐漸增大。國際能源機構(IEA)9月份月度報告稱, 歐佩克8月原油供應量扣除伊拉克后為2630萬桶/桶, 較之歐佩克產量配額高出140萬桶。歐佩克也承認,8月份減產配額執行力度僅為64%。另一方面,油價回升已接近歐佩克限產保價目標,明顯阻止了其進一步減產的可能。

地緣政治方面對石油市場的壓力有所降低。9月21日至25日第64次聯合國大會與G20第三次金融峰會等一系列會議相繼召開,主要大國一致性較高,就連美俄在對伊朗發展核武器的制裁上都取得了一致。2009年9月23日,俄羅斯總統首度表態,愿意支持以美國為首的國家制裁伊朗。在此形勢下,伊朗核問題也確實有所緩解。2009年10月1日,美國和伊朗均就有關核計劃舉行的會談發表了評論,稱會談很有成效,伊朗同意聯合國觀察員進入新開放的核燃料濃縮工廠。世界政治經濟形勢的這些好轉,市場環境的寬松,成為第三季度國際油價相對松馳的大背景。

美國極力調控國際油價。從9月下旬兩周內美國官方公布的石油庫存意外大增與意外大減,前者明顯打壓油價、后者又強勁推漲油價中可以看出,美國力求使主要原油價格保持在70美元/桶上下,略低于歐佩克價格目標。美國經濟畢竟尚未出現增長,保持相對較低的價格有利于其經濟恢復。因此,美國等西方大國對油價的調控也不可能使油價持續上漲。

消費需求并不強勁。進入8月末后,美國等西方國家夏季汽油消費旺季進入尾聲,冬季取暖油消費旺季尚未到來。因此,9月份市場處于交替狀態,消費需求相對較為平和。如果沒有諸如颶風等因素干擾或其他題材的炒作,油價不漲也較為正常。

油價技術性回調與投機空間縮小。2009年上半年國際油價的持續回漲,是在2008年第四季度國際油價繼續大跌基礎上的反彈。有相當部分是對油價下跌過大的補償,其中不乏有一定的投機成分。總體來說,上半年油價上漲至少有三股推動力量,即經濟回升、油價補償及對預期油價的投機。而油價在經過技術性回漲校正后,補償因素和投機因素都明顯降低,油價上漲的主要推動力落在宏觀經濟的變化上。而單一經濟因素對油價的推動不一定很強勁,有可能呈現一定的波動和震蕩。

推動油價因素增強

第四季度國際油價并不能完全排除起伏震蕩。但是,油價的震蕩并不會帶來整體水平的明顯降低,支撐油價的因素同樣明顯存在。

世界經濟畢竟開始好轉,石油消費需求將逐步得到恢復。美國經濟在2009年第二季度下滑大幅縮小后,市場預計2009年第三季度美國經濟就可能出現正增長。由于“汽車舊換新”方案帶動汽車和汽油銷售,美國2009年8月份零售額暴增2.7%,創下3年來最大單月漲幅。生產者物價指數(PPI)亦飆高1.7%,為預期幅度的兩倍。10月1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發表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預測,全球經濟在2009年收縮1.1%之后,2010年將增長3.1%。

截至10月份,國際能源機構已連續四個月上調了對2009年全球石油需求預估。同上月報告相比,10月9日,國際能源機構(IEA)月度報告將2009年全球石油需求數調高20萬桶/日,達到8463萬桶/日。同時,將2010年全球原油需求上調為8605萬桶/日,比2009年增加142萬桶/日。10月6日,美國能源署 (EIA)也全面上調2009年第四季度和2010年世界及美國石油需求預估。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不會任憑油價下滑。其一,油價過低將帶來歐佩克的抵制,不利于石油生產的穩定及未來市場的供應。針對2008年四季度以來國際油價大跌后對石油生產投入的打擊,從而對未來石油生產的負面影響,2009年以來國際能源機構一直很擔憂。實際上,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也十分矛盾,既想低油價促進經濟增長,又擔心低油價打擊石油生產。 9月28日,國際能源機構(IEA)總干事田中伸男說,原油需求迄今還沒有從經濟危機中完全恢復過來。目前的油價水平在某種程度上將影響供需形勢,投資不足在中期內有可能導致全球石油供應危機。

美國等西方國家對中國的遏制不會停止,推高國際油價可能成為它們非政治非軍事手段的首選。美國奧巴馬政府如果有別于布什的軍事強勢政策,就要突出其經濟強勢,即通過經濟領域實現打壓遏制中國等國家發展的目的。2009年9月以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已經加大了對中國的一系列制裁,相繼決定對中國生產的輪胎、無縫鋼管、鋁箔等產品征收懲罰性關稅。我國石油進口依存度高達50%,以石油為代表的能源是制約今后中國發展的主要瓶頸,高油價顯然對中國發展不利。實際上,推高國際油價同上述那些制裁措施一脈相承,而且更加隱蔽,不會引起反制裁措施。同時西方國家在高油價中,可以利用其經濟上的承受能力與技術上的能耗優勢,壟斷資源、提高競爭力。從長期看,這種一舉多得的戰略措施,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不會輕易放棄。

再有,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后,增持美元的結果使其明顯升值。隨著經濟的復蘇,美元的避險職能降低,其繼續貶值難以避免,也將成為推動國際油價的一個重要因素。

2009年下半年以來國際油價的徘徊震蕩,是油價大幅回升后的盤整。2009年四季度國際油價如何,主要將取決于經濟恢復增長的情況。其中,三季度各國GDP數據至關重要,如果數據不見好轉,油價波動區間可能由70美元/桶上下有所下移;相反,如果數據繼續向好,世界經濟回穩的基礎進一步夯實,復蘇局面明朗,則油價波動區間有可能上移,保持在75美元/桶上下。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國際油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