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政府13日表示,將以向阿聯酋出口核電站為契機,推動國內核電出口產業化。韓國政府計劃到2030年出口80座核電站,力爭將該國在世界新增核電站市場的占有率至少提高到20%,成為繼美國和法國之后的世界第三大核電出口國。
2009年12月27日,韓國力壓美、法等世界老牌核電出口國,成功與阿聯酋簽訂價值200億美元的核電站建設協議,再加上核電站后期運營、維護以及為反應堆提供燃料等費用,協議總價值將高達400多億美元。這份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核電站訂單,對于上個世紀70年代才剛剛起步的韓國核電企業來說無疑是個巨大成功,也激發了韓國進軍世界核電大國的雄心壯志。
韓國知識經濟部13日向總統李明博提交了《核電出口產業化戰略》。根據這一戰略,到2030年,韓國核電出口總收益將達4000億美元,超過韓國2009年全年3638億美元的出口總額,并將創造156.7萬個就業崗位。
不過韓國政府也清醒認識到,以韓國目前的實力,要實現這一夢想依然道路漫長。雖然韓國目前已從核電進口國成為出口國,但在一些核心技術上依然沒有完全獨立,也沒有形成行之有效的出口體系,相關技術人才也“奇缺”。韓國知識經濟部長官崔炅煥當天表示:“韓國計劃通過核電出口產業化戰略創造未來50年新增長動力。而不斷技術創新、培育專業人才是走向成功的鑰匙,政府將為此竭盡全力。”
為此,韓國政府計劃在2030年之前投入5000億韓元進行相關研發,并積極培育專業人才。韓國政府希望到2012年實現核電站設計的核心代碼、核反應堆冷卻材料泵和核電站控制測量系統三大核心技術完全國產化,并將核電站壽命由目前的60年延長到80年,建設工期由目前的52個月縮短到36個月。另外,為加強人才培養,韓國將于2011年9月正式開設世界首個原子能專業研究生院。
同時,韓國還實行多元化出口戰略。根據對象國實際情況,分別采取核電站整體出口、器材及勞務出口和技術支援等不同出口形式;對那些核電歷史較長的國家,則積極開拓核電站后期運營、維護及人力輸出等“量體裁衣”式出口方式。
另外,韓國在政府層面還設立專門的核電出口技術和政策支援部門,在民間則形成上游大企業和下游相關中小企業的垂直產業體系,并借鑒此次聯合競標阿聯酋核電站建設項目的經驗,繼續加強和世界其他核電企業的合作。此外,韓國還即將成立核能發電站海外建設援助中心,專門從事對潛在出口國的市場調查、韓國核電站的宣傳推廣、與當地政府溝通等工作。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