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国产足恋丝袜在线观看视频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碳交易為應對氣候變化探索市場化解決之道

2010-02-22 12:49:31 新華網

作為應對氣候變化的一種市場機制,“碳排放交易”近年來已引起關注。不少人希望,碳交易可以成為利用市場機制應對氣候變化、引領低碳經濟發展的有效途徑。

法律前提

包括二氧化碳在內的溫室氣體排放本不是可以用來交易的商品,但1992年簽署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1997年通過的《京都議定書》為碳交易提供了法律前提。《京都議定書》確立了三種機制,即清潔發展機制、聯合履行機制和國際排放貿易機制,允許發達國家通過碳交易市場靈活完成減排任務。

根據《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及其《京都議定書》,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對氣候變化負有“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發達國家在2008年到2012年第一承諾期內,需將溫室氣體排放總量在1990年的基礎上減少5.2%。一些發達國家因此對碳排放行為進行總量控制,由此導致碳排放權稀缺,使之成為一種有價資產。

碳交易既可以在國與國之間進行,也可以在一國內部不同企業之間進行。最終效果是控制碳排放總量,應對氣候變化。

舉例來說,一國為應對氣候變化,對有關企業排放額設定限制,一家企業排放限額為50噸,最后由于減排效果出色,實際排放為40噸,這中間10噸的差額就可以作為碳排放權賣給其他企業。如果正好有一家企業排放限額為40噸,最終排放了50噸,就可以從第一家企業購買10噸的排放權。結果是兩家企業排放均實現達標。

這種交易至少有兩個效果,一是對所有企業都有激勵作用,多排放將支付額外成本,少排放可以獲得資金;二是碳排放總量可以得到控制。

當然,這只是一個簡單的比喻,實際碳交易過程、市場機制等遠比這要復雜,但原理大致如此。

市場增長

在2005年《京都議定書》正式生效后,全球碳交易出現爆炸式增長,市場參與者從最初的國家、公共企業向私人企業及金融機構拓展。據國際排放交易協會(IETA)數據顯示,2008年全球碳交易市值為1263.5億美元,比2007年上升100.6%。

目前,全球范圍內共有20多個碳交易平臺,交易標的主要有兩種,一是二氧化碳排放配額,以及由此衍生出來的類似期權與期貨的金融衍生品,二是相對復雜的減排項目。

在眾多碳交易市場中,主要有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牛裕樱?、英國排放交易體系(ETG)、美國芝加哥氣候交易所(CCX)和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的溫室氣體減排體系(NSW)等四個碳交易市場。

于2005年1月1日成立的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牛裕樱┦侨蜃畲蟮奶冀灰资袌?。2005年歐盟排放交易體系碳交易總量僅為9400萬噸,但2008年已快速升至28億噸,占全球碳交易總量的近60%。歐盟排放交易體系對歐盟27國實行“總量控制和碳排放交易”制度,是一個歐盟內部的強制減排配額市場。

成立于2003年的美國芝加哥氣候交易所則是全球第一家自愿減排碳交易市場,2008年市場規模達到1億美元。

前景廣闊

業內專家認為,碳交易是利用市場機制推動溫室氣體減排、引領低碳經濟發展的可行之路。

本質上講,碳交易是一種金融活動,但又緊密聯通綠色實體經濟。通過碳交易,金融資本直接或間接投向企業或項目,推動技術革新和優化轉型,以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降低溫室氣體排放水平。

據世界銀行預測,2012年全球碳交易市場將達到1500億美元。據英國新能源財務公司2009年6月發布的報告預計,到2020年全球碳交易市場將達到3.5萬億美元,有望超過石油市場成為世界第一大市場。

一些國家紛紛采取行動,積極建立和完善碳交易市場,力爭掌握市場主導權。歐盟排放交易體系的2012年到2020年第三階段規劃,將進一步擴大減排范圍,增長排放交易量。美國也可能啟動建立國內聯邦碳交易市場,帶動美國碳交易市場快速增長。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日本等國正在積極建立政策框架,籌建國內碳排放市場。

中國也在積極探索碳排放交易市場化機制。據中國首家綜合性排放權交易機構天津排放權交易所總經理高正琦透露,明年中國有望開展真正的碳排放交易。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氣候變化 碳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