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以來,北京市空氣質量監測系統每天向公眾發布的北京35個空氣監測子站的實時空氣情況表明,一些監測站點如“北京植物園”一帶的首要污染物不是PM2.5,而是臭氧。這一點在北京市環保局環境監測處處長劉賢姝那里也得到了證實。她說,長期監測結果表明,在夏天,臭氧對北京空氣污染的確“貢獻很大”。
臭氧是地球大氣中的一種微量氣體,它是由大氣中氧分子受太陽輻射分解成氧原子后,氧原子又與周圍的氧分子結合而成的。除了自然產生之外,汽車、燃煤、石化工業等均是臭氧的主要污染源。臭氧也不是污染源直接排放的,而是氧氣、氮氧化物和揮發性有機化合物在陽光作用下反應形成的二次污染物。
據劉賢姝介紹,2012年北京空氣中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和可吸入顆粒物年平均濃度分別下降了1.5%、5.5%和4.4%。一氧化碳年平均濃度值與上年持平;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年平均濃度值達到國家二級標準;PM10年平均濃度值超過國家二級標準9%。“在去年全年,北京空氣中存在臭氧局地超標的現象,各監測點超標時長在75小時至296小時,共分布在76天中。相當于每5天中就有一天臭氧超標。夏天,臭氧正逐漸替代PM2.5,成為首要空氣污染物。”劉賢姝說。
中科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王躍思長期研究北京的空氣污染狀態。他表示,北京冬季霾的形成,主要源于一次污染物,罪魁禍首是供暖燃煤產生的污染氣體;而在夏季,形成霾的關鍵原因,除了高溫、高濕、靜風、逆溫之外,還有一個原因是“臭氧”。臭氧跟PM2.5一樣,是二次污染物。在離地表20~30公里的高空,臭氧是個“好東西”,是阻止太陽紫外線輻射危害地球生物的天然屏障,但在地面,臭氧是危害人體健康的“壞東西”。輻射增強、氣溫增高導致地表臭氧濃度升高,此時,大氣中的氣態污染物會被氧化成細顆粒物,對PM2.5的形成有促進作用。
王躍思介紹,夏季往往是PM2.5濃度高的時候,臭氧濃度也很高,一般郊區的污染高于城區。北京臭氧超標的日子只有在5月份到10月份之間會出現。
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教授潘小川指出,臭氧對人體健康的危害主要是強烈刺激呼吸道,造成肺功能改變。
據悉,美國等發達國家經過幾十年治理,PM2.5濃度已下降,但對臭氧治理還沒有好辦法,法國、英國等城市的臭氧濃度也經常超標。
中國工程院院士唐孝炎介紹,我國對臭氧的監測已經全面開始。2013年1月1日起,全國74個城市已開始監測臭氧;2013年底,全國113個環保重點城市也都要開始監測。“隨著監測的全面跟進,臭氧污染的治理問題,也將被提上日程。”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