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下午,中石化的生物航煤項目正式獲得中國民航局認可并頒發生產許可證,對于下一步的產業化和商業化運營計劃,中石化稱未來仍面臨成本和原料等難題,期待政府更多政策支持。
中國民用航空局航空器適航審定司今天在北京正式向中石化頒發了1號生物航煤技術標準規定項目批準書(CTSOA),這標志著國產1號生物航煤正式獲得適航批準,并可投入商業使用。
中石化新聞發言人呂大鵬對網易財經表示,目前只是拿到生產許可證,真正實現商業化運營還有很多工作要做。據悉,中石化的生物航煤項目將主要由旗下鎮海煉化公司承擔,“目前只有鎮海煉化一個生產基地,如果市場需求良好,我們的很多裝置都可以通過改造實現生產,所以技術上不成問題”,呂大鵬表示。
早在2009年,中石化即啟動生物航煤的研發工作,鎮海煉化為此改造了一套年產2萬噸的生物航空煤油工業裝置,自2011年12月開始正式生產,所用原料主要來自地溝油。2012年2月,中國民航局正式受理了中石化生物航油的適航審定申請。
“生物航煤正式生產投入使用是個利好消息,下一步將有利于中國航空公司進出歐洲,減少收到歐盟征收航空碳稅的影響”,中國能源網首席信息官韓曉平對網易財經表示。從2012年1月1日起,歐盟開始對所有入境的航空公司征收航空碳排放稅,采用生物航油被認為是規避航空碳稅的有效技術手段。
不過,中石化要想把生物航煤技術做到商業化生產,呂大鵬指出,未來將主要面臨成本和原料等難題,“成本還是比較高”。中石化沒有透露目前生產生物航煤的投入和成本數據,而據業內專家此前預計,生物航煤的價格是普通航油的2-3倍。
韓曉平則指出,除了成本和原料問題,生物航煤還需要解決航空公司包括乘客的觀念問題,未來推廣使用的挑戰會非常大。而且,中石化的項目現在只是取得了中國民航局的批準,下一步想走出國門,真正被航空公司采用飛到歐洲等地,最主要的是獲得美國聯邦航空局(FAA)的批準。
呂大鵬表示,生物航煤真正走向市場還需要一個過程,下一步需要航空公司和政府等各方來繼續推進此事,當然,期待政府能繼續給予政策支持,比如出臺減免稅收等措施,“也算給地溝油找一條出路”。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