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国产足恋丝袜在线观看视频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民企獲原油進口權真相懸疑

——當事企業否認接受相關媒體采訪



2014-02-18 08:34:51 中國企業報

連著數日成為關注焦點的新疆廣匯能源股份有限公司,2月12日晚間,終于發出澄清公告:經公司核實,公司及控股股東管理層人員近期均未接受相關媒體采訪。

而事件的焦點是此前有消息稱廣匯能源獲得原油進口權批文。廣匯能源稱,報道涉及的公司原油進口經營權與配額批文正在辦理情況屬實。但最終審批手續仍在辦理過程中。

“雖然從2013年下半年開始,以及到2013年年底,各種關于向民營企業放開原油進口權的消息已經滿天飛,但是最終都沒有看到文字性的內容。”全國工商聯石油業商會相關負責人接受《中國企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原油進口權向民企放開仍無解,今年是否會放開仍是未知。

接近真相的傳言

農歷新年后第一個星期一的一則消息令民營油企有些蠢蠢欲動。新疆廣匯石油有限公司今年有望獲得商務部非國有貿易原油進口經營資質和允許量。

《中國企業報》記者隨即向廣匯能源核實,一工作人員接聽電話后先是表示“沒聽說”,隨后讓記者直接聯系公司董秘。而在隨后幾日的報道中廣匯能源原油進口權的批文貌似已經落地。

廣匯能源在公司公告中稱,公司控股子公司新疆廣匯石油有限公司根據已經取得的境外油氣資源及勘探開發能力,正在申請原油非國有貿易經營權及相應配額。

公開資料顯示,2013年11月,廣匯能源向政府部門申請原油進口資質。廣匯能源準備將旗下哈薩克斯坦齋桑油氣項目的產油運至國內,就等著進口資質落地。

事實上,2013年年底,關于原油進口權放開的消息一時間多的竟有些滿天飛的景象。上述工商聯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原以為在2013年年底會有突破性進展,那時,開放原油市場、選擇有資質的企業和商務部提供配額,也就是在原有配額基礎上,為民營企業增加一部分配額,看似推進得比較快,但是突然間戛然而止了。”

當時的感覺是“信息慢,但是不知道在什么環節出現問題了。”該負責人表示,確切地說,“這些都是捕風捉影不明確的消息,并沒有進一步以文件的形式面世,還都是原來的設想。”

安迅思息旺能源研究與策略中心總監李莉認為,目前原油進口權是否放開還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民企迫切期待市場開放,但決策層還需要考慮如何避免“一放就亂,一管就死”的魔咒。需要非常智慧的制度設計,兼顧國家安全和市場公平。

不過,在中商情報網產業研究院研究員唐淑萍看來,今年原油進口權民資放開將會成為可能。唐淑萍分析稱,發改委多次召開會議專題研究原油進口權放開問題以及2013年10月發改委印發的《煉油企業進口原油使用資質條件(征求意見稿)》,國家能源局也完成了原油進口權放開的草案的制定,明確了煉油企業進口原油使用資質的條件。“可以看出我國原油進口權開放進入了準備階段,原油進口權放開的信號不斷增強”。

向民企放開的猜想

為什么廣匯能源簡單的一則消息竟能短時激起千層浪,足以看出國內希望打破石油壟斷的迫切。

事實上,原油領域的改革非常緩慢,截至目前,全國只有21家企業有原油進口資質,而其中很多還是三桶油旗下的子公司。

在原油進口權未被放開的背景下,國內的地煉企業就像被套上了緊箍咒,即使煉油能力再強,也需要受制于人,從擁有進口權的幾大國企手中購買原油。無疑,地方煉油廠和大型國有石油集團因油源問題而矛盾逐漸深化。

在上述工商聯相關負責人看來,“所謂地煉企業產品質量差,技術落后等等說辭,都是帶著某種偏見。”

一家地煉企業相關人士反問記者,“民營企業做的自家生意,怎么會砸了自己的牌子。”

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原油表觀消費量為4.87億噸,同比增長2.8%,原油進口量達2.82億噸,同比增長4.03%。由于精煉廠啟動新產能、重建庫存等因素,中國原油的需求量正在逐月增加,2013年12月中國原油日均需求量達1000萬桶左右,中商情報網發布的《2014—2020年中國原油市場調研及發展趨勢預測報告》指出:預計2014年中國原油日均需求量將增加35萬桶。

唐淑萍認為,如果國家分批放開原油進口權,最先獲益的是大型國有企業,民企可獲取的份額依舊不大。

李莉稱,從民營煉油商角度,使用進口原油意味著更多元的原料和成本選擇,有利于提高市場競爭力和盈利水平。

“目前,地煉廠大多都是在使用燃料油,如果這些煉廠能夠拿到進口原油,那么利潤將大幅提升。”上述工商聯相關負責人解釋道,使用燃料油首先需要交納消費稅,如果能拿到原料油,不僅產品品質好,而且還不用繳納消費稅。而使到燃料油則恰恰相反,其中的差異不言而喻。

“業內比較理想的狀態是,由具有準生證的地方煉廠企業來獲得配額,從而最終提升地方煉廠的開工率。”上述工商聯相關負責人表示,“當然,如果進口原油沒有進入地方煉廠,而是被不斷地在流通領域倒手,最后進入一些不符合技術標準和產品質量標準的企業,也是業界所不愿預見的。”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原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