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安徽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獲悉,去年我省按計劃關閉小煤礦16處,淘汰落后產能126萬噸,全省煤炭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產業結構繼續優化。截至去年底,全省煤礦數量首次降到百處以內,共有92處,單井平均生產能力達到180萬噸/年,位居全國第二位。
去年以來,安徽省積極利用煤炭行業景氣度下滑形成的倒逼機制,綜合運用經濟、行政和法律等手段,大力淘汰落后產能,建立小煤礦正常退出機制,推進煤礦生產集約化、采掘機械化和安全質量標準化。省政府及各產煤市縣政府成立了相應的煤礦整頓關閉領導和協調機構,齊抓共管;11個相關部門建立聯合執法工作機制,形成合力;監管人員駐礦盯守,直至關閉到位。在堅持依法淘汰的基礎上,省有關部門和各地還出臺經濟獎勵政策,重點用于關閉退出煤礦的補償、職工安置、消除安全隱患等,穩妥實施小煤礦退出轉型。
在“存量”上大力淘汰落后產能,在“增量”上嚴把準入門檻,煤炭產業結構加快升級。去年4月份,省政府安委會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意見》,進一步嚴格煤礦安全準入:新建礦井規模須達45萬噸/年以上,嚴把資源整合條件,防止低水平重復建設。一系列積極舉措,促進了煤炭產業安全生產水平的提升。去年,我省生產原煤約1.4億噸,煤礦百萬噸死亡率為0.158,首次降到0.2以內。受煤炭價格持續下跌影響,煤礦企業利潤大幅縮水,煤炭產業加快轉變發展方式和結構調整勢在必行。據統計,2013年我省煤炭全行業虧損35.9億元,同比減少利潤108.8億元。
今年計劃再淘汰154萬噸產能
今年,安徽省煤炭產業淘汰落后產能力度進一步加大,全年計劃關閉21處小煤礦,淘汰落后產能154萬噸。
針對價格持續下滑對煤炭產業產生的不利影響,省經信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在大力淘汰落后產能的同時,今年將圍繞“煤—電—冶”、“煤—焦—化”、“煤—電—建材”等產業鏈,不斷拉長產業鏈條,調整優化煤炭產業結構,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重點推動淮南潘謝、新集礦區建成華東重要的煤電基地;推動淮北礦區延伸煤炭產業鏈條,建設煤焦化電基地。將加大對企業“走出去”的政策扶持和資金支持力度,鼓勵有實力的煤企開展對外貿易、資源開發、工程承包等跨省、跨國經營活動,帶動全省產品、設備、技術和勞務輸出,不斷優化資源配置,拓展發展空間;推動煤企專注發展優勢產業,有序退出非優勢產業,積極探索科學采礦、資源綜合利用、余溫余熱利用、礦井水綜合利用、瓦斯綜合利用,發展循環經濟,不斷加快煤炭工業轉型升級步伐。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