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5年,利用特斯拉的交流電技術,世界上第一座水力發電站在尼亞加拉大瀑布上建成。發電站可以將電流傳輸到距離發電站35公里的法布羅市。直流電和交流電技術開啟了第二次工業革命的前奏,對交流電技術的應用則開啟了地面電站從無到有的歷史。當下,站在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前沿,光伏革命對地面電站的影響將更進一步。
投身清潔能源行業二十余年的漢能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河君認為,光伏革命對地面電站的影響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方面,以光伏為代表的清潔能源電站將逐步取代化石能源為主的傳統電站;另一方面,由于太陽能具有廣泛和分散的特點,因此未來的電站將由集中走向分散。
光伏電站的總體發展方向是由集中式光伏發電逐漸向分布式光伏發電過渡。基于這一判斷,李河君認為,未來的世界將以分布式發電為主,大規模集中發電只是補充。不過,在第三次工業革命之初,大規模集中發電還是非常有必要的。作為新能源革命的主力軍和開路先鋒的光伏發電,在替代化石能源的過程中將起到不容忽視的作用。
2010年,中國清潔能源領域的投資額高達544億美元,超過德國的412億美元、美國的340億美元,躍居世界第一位。這一年,中國新增光伏裝機容量同比增長66%。高盛公司等研究機構認為,雖然過去幾年歐洲光伏市場占全球的70%,但今后中國將很快成為世界最大的太陽能市場。
相關數據顯示,過去10年,國際光伏發電的年均增長率達到50%,此前沒有任何一個產業能夠擁有如此快的發展速度,其中中國光伏產業的發展絕對功不可沒。世界可再生能源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評價說,中國的光伏組件制造企業對世界光伏的發展發揮了難以替代的作用。中國企業下大力氣提高生產效率和管理水平,使光伏組件成本和價格在有限的時間內大幅降低,從而大大提高了光伏發電與常規電源的競爭力,賦予了市場快速發展的動力和能力。
在光伏領域,薄膜化、柔性化是全球太陽能發展的未來和總趨勢。為促進我國光伏產業轉型升級,漢能控股集團董事局主席李河君認為,應從國家戰略層面做出規劃與部署,把薄膜太陽能先進技術研發和高端裝備制造納入“十三五”重大專項,通過以項目為依托的資金與技術支持,推動光伏產業結構調整,加快轉變能源經濟發展方式。
去年末,李河君的首部作品《中國領先一把——第三次工業革命在中國》出版發行,他在書中提到,若中國搶先進入光伏時代,我們就可以與300年來的傳統工業經濟發展模式告別,我們會建立起以更高效、更快速發展、共享為特點的全新的工業方式和工業體系—光伏工業體系。
當下,第三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是新能源革命,新能源革命的核心是太陽能利用,而太陽能利用的核心又將是光伏革命,光伏革命的戰略方向是薄膜化、柔性化。在這個方面,中國的光伏技術、光伏企業、國家戰略都已經領先世界。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