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國內煤炭企業的日子并不好過。根據數據統計,2013年前三季度32家A股煤炭上市企業,有28家的凈利潤出現同比下滑的跡象,占比高達88%。
確實,隨著我國煤炭產能的大幅擴張,煤炭產能過剩的問題顯得相當嚴峻。下一階段,國家仍將加大力度淘汰煤炭行業的落后產能,優化煤炭的產業結構。據悉,2014年全國將淘汰煤礦1725處,淘汰落后產能11748萬噸。同時,未來將關閉上千座的小煤礦。
自2002年以來,煤炭行業經歷了發展最迅速的十年,也稱為煤炭行業的“黃金十年”。2002年,中國原煤產量僅為15億噸。2011年,中國原煤產量達到了35億噸。隨后兩年,雖然國家已經意識到煤炭產能過剩的問題,但是依然沒有有效壓制煤炭產能的增長態勢。據了解,2012年,中國原煤產能較2011年增加近1.6萬噸。而2013年,仍然比2012年的原煤產量略微增加。
2002年至2011年間,屬于煤炭行業的暴利期。當時,最為流行的話是“人有多大膽,就能夠賺到多少錢。”的確,在那個暴利的時期,煤老板通過與地方合作,以極其低廉的價格獲取采礦權。更有甚者,直接分股份給地方,實現了雙贏的局面。如此一來,實則暗中支持煤老板違規開采的合理性。有媒體統計,中國約2/3的煤炭產能,屬于不規范的過度開采。
事實上,部分地方對煤炭資源的依賴度令人不敢想象。以鄂爾多斯為例,當地憑借煤炭產業,10年間實現了近17倍的經濟增長,增速連續9年位居內蒙古自治區的首位。期間,人均GDP更是超過了香港。于是,在唯GDP主義論的刺激下,地方更是加大力度發展當地的煤炭產業。此外,鄂爾多斯還在2008年至2011年間不惜擴大地方舉債規模,大舉進軍房地產業。四年間,當地聚集了300多家房地產企業,商品房的銷售面積超過了千萬平方米。其中,蘊藏著許多不為人知的利益關系。
最后,少數人掌握了大多數的財富,而多數人卻要為少數人的行為埋單。隨著煤炭行業“黃金十年”的終結,鄂爾多斯面臨千億債務壓身,它的神話也最終告一段落。
毋庸置疑,高歌猛進的粗放式GDP增長模式,確實讓很多地方付出了沉重的代價。遺憾的是,時下仍有不少地方不愿放棄過去的發展模式,最終導致傳統行業的產能過剩問題始終得不到有效地壓制。
近期,有媒體指出,億噸煤炭產能清理目標不敵國企年度增量。據了解,盡管國家關閉了很多小煤礦,但是淘汰的落后產能依然抵不過一個神華集團的年度產能。
中國煤炭產能為何壓不下去?
其中一個主要的原因在于大型煤企壟斷大量的煤炭產能,前期淘汰的落后產能不足以抵上一個大型煤企。有數據統計,神華集團、中煤集團、同煤集團等8家企業的原煤總產量占全國達到37%左右。此外,正如上文所述,部分地方延續“唯GDP主義論”,對傳統行業的依賴度非常大。當煤企利潤增長率出現顯著下降時,地方更愿意出臺減免收費政策或者強制發電企業優先購買煤炭資源等手段來維系煤企的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據資料分析,煤炭行業的考核大都是產銷量,而非利潤。于是,企業不管價格如何,都會保證產銷量。最終,就會出現“越清理、越擴產”的怪象了。
產能過剩問題始終困擾著中國經濟轉型的進程。盡管國家已經加大力度處理產能過剩的危機,但是,在“越清理、越擴產”的大背景下,煤炭產能過剩的問題不會因此而改變。可以預期,中國的煤炭業,消化過剩產能仍要走很長的路。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