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油田新契機”是本次會議主要的技術論壇之一,主要涉及IOR/EOR創新技術、油田生產實踐、老油田重新開發新方法、油藏數值模擬、地面設施革新、新產品新工藝,以及面對能源增長需求的IOR/EOR持續解決方案,并通過論文展示了當前的重點技術,包括化學驅技術、氣驅技術、稠油油藏熱采和化學方法結合技術、油藏數值模擬技術、油田生產監測和數字化控制技術等。
在化學驅技術方面,化學驅EOR技術是本次會議論文交流的熱點,同時在化學驅用驅油劑研制與化學驅配方研究和應用方面均有新的進展,化學驅技術已經由砂巖油藏應用逐步向碳酸鹽油藏、高溫高鹽油藏和稠油油藏擴展。其中,在耐高溫生物聚合物研制方面,德國Wintershall Holding公司專家介紹了一種新型生物聚合物Schizophyllan(裂褶多糖),目前正在德國北部風蘭易(Valanginian)砂巖油藏進行先導實驗,具有良好的注入性,試驗效果正在觀察中。
在高含水油田新型調剖劑研制方面,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介紹了高含水非均質油藏調剖技術,研制出幾種化學調剖劑新體系,并講述了新型調剖劑在大慶油田現場應用提高采收率的成功實踐案例。
在聚合物驅在稠油油田上應用方面,法國石油研究院介紹了加拿大佩利肯萊克(Pelican Lake)油田應用聚合物驅的情況, 稠油油藏實施聚驅后,原油產量從 43桶/日上升至700桶/日, 含水量低于60%。對于黏度較高的區塊,含水率下降幅度不是很大,但增油效果仍然良好。此外來自俄羅斯、沙特阿美公司的研究人員,分別就ASP三元復合驅配方基礎研究、高溫高鹽碳酸鹽油藏化學復合驅技術方面帶來了豐富的經驗介紹。
在氣驅技術方面,二氧化碳驅逐漸成為低滲透率油藏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技術。不同驅替介質的組合技術呈現良好趨勢,如泡沫輔助水氣交替注入驅(FAWAG)、熱采與化學方法組合。德國林德(Linde)集團的專家介紹了世界最大注氮氣驅IOR項目案例,由墨西哥國家石油公司開發的墨西哥最大海上油田坎塔雷爾(Cantarell)油田,自1996年開發以來油藏壓力下降60%,部分井產量下降程度達到75%,迫切需要補充油層壓力,2000年6月開始氮氣驅IOR項目后,采收率由1996年的14%增加到2009年的38%。這說明與其他EOR方法比較,氮氣驅是經濟有效的技術。中國石化集團勘探開發研究專家介紹了氮氣混相驅、近混相驅、非混相驅在低滲油藏多孔介質中的不同作用。BP公司油藏工程師詹姆斯·布羅迪介紹了美國阿拉斯加州北部普拉德霍灣(Prudhoe Bay)油田采用烴類混相氣體提高采收率的情況。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還介紹了采用氮氣驅和水驅雙重介質驅油(頂部氣驅、底部水驅的開發方法)的室內巖芯實驗。
隨著各種新技術的試驗與應用,相應的油藏數值模擬技術也在不斷完善。法國石油研究院專家介紹了化學驅EOR的數值模擬技術。模型中考慮了表面活性劑的吸附特點,泡沫流體調剖作用,潤濕性改變作用,研發了相應的軟件。可以模擬復合驅、泡沫驅,以及各種驅替方式的組合如泡沫輔助水氣交替注入驅(FAWAG)、調剖+復合驅等。模型參數經過巖芯實驗尺度校正,可應用現場試驗和油藏現場尺度模擬,并且可應用于裂縫型碳酸鹽油藏數值模擬中。
數字化油田成為未來發展趨勢,油田數字化技術已成為油田綠色生產的一種標志,應用信息技術能提高油田產量。俄羅斯韃靼石油公司軟件開發主管介紹了其油田智能自動化控制技術。2009年9月,俄羅斯韃靼(Tatneft)石油公司在別列佐夫(Berezov)的三個水驅區塊進行了智能自動化控制技術試驗。技術體系主要包括:跟蹤注入和油藏模擬;對井下的壓力測量儀的數據傳輸與實時分析;生產井和井間注水系統自動化控制;井內水分離系統;利用再生能源供應注入井控制設備電力。采用該項技術后,油田開發速度維持在穩定水平,油井維修和檢查的次數降低了45%,在相同注入速率的情況下,地層壓力提高了4.9%,含水率降低了4.3%。
油田生產監測和優化的目的是實時集成、分析油田生產信息,及時發現并及時正確解決生產中的各種問題,從而提高油田的生產量。阿爾及利亞專家介紹了一種特別針對大型油田生產監測和優化的方案,目的是實時監測油田生產,實時集成、分析油田生產信息,及時發現并及時正確解決生產中的各種問題,從而提高油田產量。針對油田中各種模塊的特點,設置不同的監測系統,整合各個模塊的監測系統,從而分析評估、優化生產以提高產量。阿爾及利亞哈西邁薩烏德(Hassi Messaoud Algerian)油田共計有100口油井實施了該監測優化方案,日產量增加了17%,達到每天6500桶。
總體來講,與會代表不僅與同行有交流機會,還能聆聽石油公司高管對油氣走勢和行業發展方向的分析闡述,收獲頗豐。
(作者:朱友益 為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石油采收率研究所副所長)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