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国产足恋丝袜在线观看视频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從缺煤少氣到“揚煤吐氣”

2014-08-22 08:41:58 中國國土資源報   作者: 田雪蓮 曹菲 曾麗 熊娟  

進入馬年,湖南省煤炭地質勘查院喜訊頻傳:“蘭村礦區深部煤炭詳查”以探獲1.7億噸煤炭儲量的找礦突破,被中國地質學會評為2013年度全國地質找礦十大成果之一;湘西北第一口頁巖氣探井,巖芯解析氣點火成功,為“氣化湖南”戰略添上濃重一筆;省級兩權價款項目“邵陽盆地錳礦整裝勘查”立項成功,地質延伸產業鏈全面拓展……

一支地質隊緣何能在地質勘查市場下行期取得如此驕人成績?“這是我們集中優勢兵力,干大項目、出大成果,實現大突破的結果。”湖南煤勘院院長何紅生如是說。

大布局——調整找礦思路,瞄準大項目發力,湖南揚“煤”吐“氣”

湖南是礦業大省,是世界著名的有色金屬之鄉,但也有著致命的“硬傷”——缺煤、無油、少氣。“十五”期間,湖南累計提交煤炭資源量僅1億多噸,煤炭窘境嚴重制約經濟社會發展。

“煤勘院要擔起重任,調整思路,把眼光盯在承擔大項目上,超前布局,找大礦、找好礦,緩解全省能源‘瓶頸’制約。”全院職代會上,何紅生發出動員令。

找礦思路怎么調?經過反復調研論證,結合國家、省地質找礦突破戰略部署,湖南煤勘院將找礦方向確定為攻深找盲,瞄準老礦區深邊部,在礦區深邊部找大礦,在構造下、老地層下、紅層下“三下”找煤。

大項目從哪兒來?從地質勘查源頭立項抓起,不僅申請大項目,還要努力將小項目拓展成大項目。為使立項申請書有理有據有力,提高命中率,何紅生帶領熟悉全省煤炭地質情況的專家團隊,加強立項宏觀分析,推進地質資料二次開發,對目標區進行基礎地質和區域成礦規律研究,帶隊伍帶問題到現場踏勘,到權威機構咨詢解惑,到政府主管部門溝通。

幾年馬不停蹄地奔波,收獲紛至沓來。“十二五”期間,湖南煤勘院將20余個財政出資和商業性煤炭地勘項目攬入囊中。在先期取得重大成果基礎上,經與省國土資源廳反復溝通,整合攸縣蘭村礦區深部詳查、黃豐橋礦區詳查 、蘭村礦區生產井外圍—深部詳查項目,將攸縣黃蘭礦區上升為煤炭整裝勘查項目。“三下”找煤碩果累累:

“永興縣湘永礦區鄧家沖煤炭詳查”,科技人員大膽運用滑脫構造新理論,在前人認為無煤的斷層下找到煤炭資源量6059萬噸。

“漣源市渣渡礦區東段深部煤炭普查”,預計探獲煤炭資源量2億噸。

漣源市橋頭河礦區作為湖南省唯一的焦煤接替基地,深部煤炭普查預計探獲資源量8000萬噸。

湖南煤勘院與省煤田地質局一隊共同承擔的“郴耒煤田北段樟樹至湘陰渡煤炭整裝勘查”,初步估算煤炭資源量2.1億噸以上。

攸縣黃蘭整裝勘查區取得歷史性突破,共探獲3.2億噸煤炭資源量。其中,“蘭村礦區深部煤炭詳查”探獲1.7億噸煤炭儲量,是近20年來,湖南省首次找到儲量過億噸的煤礦區,成為全省找礦突破的典范。

“能發現資源量超億噸的煤礦區,不僅在湖南,就是在整個南方缺煤省份都屬罕見,預計該院‘十二五’探獲的煤炭資源量至少占全省探獲煤炭資源量的50%以上。”專家們如此評價。

在氣體礦產勘查上的前瞻思維,為湖南煤勘院贏得了主動。多年前,湖南煤勘院就獲得了當時全省唯一的氣體勘查甲級資質。頁巖氣勘查之風剛吹入國內之時,煤勘院聞風而動,迅速成立湖南第一家專業氣體礦產勘查研究所,引進、培養油氣專業人才,赴典型地區取經。何紅生還剪下《中國國土資源報》刊登的頁巖氣文章細細研讀,籌劃著項目切入點。

當國家發改委等4部委2012年發布《頁巖氣發展規劃》,將湖南列為全國13個頁巖氣重點勘探開發省份之一時,湖南煤勘院早已集中力量開展湖南省頁巖氣成藏條件研究、潛力調查評價、頁巖氣產業發展模式研究等4個部省級重大科研項目研究。2012年,湖南煤勘院完成全省第一口頁巖參數井——“常頁1井”,揭露牛蹄塘組頁巖氣勘探前景廣闊,并作為股東方,中標湖南永順頁巖氣勘查區塊。2013年,中標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調查中心部署的湘西北第一口頁巖氣探井——“慈頁1井”鉆探工程。2014年6月,“慈頁1井”完鉆3008米,鉆遇13層良好含氣層,巖芯富含解析氣并點火成功,這一成果為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氣化湖南”戰略增添了重量級砝碼。

大攻關——解放思想,敢于創新,運用地質新理論、新技術實現大突破

湖南煤層厚度較薄,賦煤地質條件極其復雜,找煤特別是要找到上規模的煤礦區,絕非易事。

“打破僵局,要在有煤的地方找煤,在成煤條件好的地方找煤。”何紅生告訴記者。

圈定成煤條件好的找礦靶區,不能盲人摸象。湖南煤勘院與知名院所、大企業合作,借助外腦和外力,加大基礎地質和成礦理論研究力度及深度。“十一五”以來,共提交部、省、局級各類地質科研報告32件,為地質找礦提供了有力支撐。

2010年,完成“湖南省煤炭資源潛力調查評價”項目,提供找煤靶區55個,目前已有近20個靶區被列為湖南省兩權價款及中央地勘基金地質勘查項目。

2011年,完成“湖南省含煤地層沉積環境及聚煤規律研究”、“湖南省煤田構造與構造控煤作用研究”、“湘東北瀏(陽)醴(陵)地區推覆構造與找煤”等課題,為“三下”找煤靶區的選擇提供了區位依據。

湖南攸縣煤炭勘查,一直受到懸而未決的煤、巖層對比問題掣肘,找煤始終是只見星星,不見月亮。2011年承擔攸縣蘭村礦區煤炭整裝勘查項目后,以何紅生為首的湖南煤勘院團隊開始了不懈的基礎地質和聚煤規律研究。他們上高山,填圖、測量、布孔;下巷道,編錄100多個小礦井開采資料;打深孔,采用先進的繩索取芯鉆探工藝,在60平方公里工作區內,打下72個鉆孔。在充分收集、分析原有資料的基礎上,經過反復查看巖芯,反復比較上、下巖性特征的差異,并輔以顯微巖礦鑒定、生物化石研究、數字測井曲線對比等手段,終于找到8個可采煤層頂、底板標志層,基本查明龍潭組上段為可采煤層主要賦存地段,形成了系統的綜合對比方案,一舉攻克了煤層對比難題。由此探獲蘭村礦區1.7億噸的煤炭儲量,一鳴驚人。

在湘西,“慈頁1井”目的層段為全國尚未獲得頁巖氣突破的下寒武統牛蹄塘組,在“新區新層系”施工面臨重大挑戰。為攻克防斜打直、防漏堵漏及頁巖層取芯等重、難點工序,中國地質調查局油氣資源調查中心領導及專家全程跟蹤,頁巖氣室主任包書景長期駐扎項目部進行協調,現場指導關鍵技術施工作業,解決關鍵性疑難問題。湖南煤勘院緊緊依靠油氣調查中心,多次組織技術專家、施工技術人員、外聘監督等召開現場專題技術研討會,共同研究制定關鍵工序技術方案、施工措施與應急預案。最終在深達3008米的鉆進中,取芯成功率達96.45%,遠高出設計90%的標準,為后期進行巖芯樣品測試提供了保障,從而獲得牛蹄塘組頁巖氣勘探新突破。

大融合——積極尋找與地方政府及大企業的合作,找礦新機制催生大成果

“這幾年能順利執行項目,取得找礦成功,是方方面面在給我們助推和加油啊。”何紅生動情地說。

幾年來,在省國土資源廳的支持下,湖南煤勘院積極與地方政府及大企業合作,創造了“公益先行、商業跟進、整裝勘查、快出成果”的新機制,才有了黃蘭礦區整裝勘查的快速突破。

2005年,為擴大重點產煤區攸縣蘭村、黃豐橋后續資源,湖南省國土資源廳投入幾百萬元獲得煤炭普查成果后,吸引了大企業的目光。2011年4月,湖南發展集團投資8000萬元,委托湖南煤勘院進行蘭村礦區深部煤炭詳查。2013年2月,攸縣政府投資3600多萬元,在緊鄰蘭村的黃豐橋礦區開展深部煤炭詳查。政府與企業共同投入,使項目由普查階段直接進入詳查,勘查進程提速。

但湖南煤勘院面對的勘查環境卻是復雜的。在80多平方公里勘查范圍內,100多個大小煤礦星羅棋布,幾乎挖盡了淺層的煤炭儲量。因越界開采,有些小煤礦既不提交煤礦資料,也不讓地質人員下巷道勘測,勘查困難重重。

“我們是心懷忐忑地進入勘查區域的。但很快,省、市、縣各級國土資源部門及當地政府一連串保駕護航的動作,就打消了我們的憂慮。”黃豐橋項目負責人朱文卿這樣描述當時的心情。

朱文卿介紹說,從項目開始,湖南省國土資源廳彭悅總工程師及地勘處李國清處長等不僅及時批復勘查立項,在充分論證基礎上,迅速將黃豐橋、蘭村礦區整合上升為整裝勘查區;還在質量監督上積極介入,從設計到現場按財政出資項目實行統一管理,甚至多次深入勘查區現場指導,保障項目執行不偏離方向。

針對小煤礦的不配合,2013年5月,攸縣副縣長周文安、攸縣國土資源局局長陳百忠坐鎮現場,親自召集礦老板們開會,講資源形勢,談勘查意義,擺存在問題,并作出承諾,打消煤老板的顧慮。

項目實施涉及的地域廣、部門多、人員雜,攸縣專門成立了黃蘭礦區3個項目協調小組,縣人大副主任賀新國出任組長,負責協調出現的各種矛盾。

26臺鉆機在80平方公里勘查區輾轉鉆探,對環境會造成影響。黃豐橋鎮黨委書記武志勇、鎮長羅立平,在地質勘查和鉆機轉場、進場時,提前給百姓思想打好“預防針”,在青苗賠償上要合情合理,不許獅子大開口。

湖南煤勘院更是以真心回報。2013年,在攸縣政府投資的黃豐橋礦區,勘查設計批復為35個鉆孔。項目組人員在對淺部生產煤礦調查、實測后,認為利用小煤礦調查資料也能保證勘查成果質量,于是優化設計,將鉆孔減為31個,為攸縣政府節省資金300萬元,贏得了信任與支持。

良好的環境,充足的資金,良性的互動,讓項目組心無旁騖地投入找礦。蘭村礦區順利打下72個鉆孔,2013年探得總儲量達1.7億噸的煤炭資源。最近評審通過的黃豐橋礦區詳查報告,又提交8000多噸煤炭資源量。

尤令地質工作者自豪的是,這個大煤田的探明和發現成果,正迅速被轉化為社會、經濟效益:中國大唐華銀集團煤電一體化配套項目據此開始規劃建設3~4對年生產能力30萬噸~45萬噸的礦井;為攸縣資源近枯竭的90多個小煤礦整合提供了資源基礎。

大品牌——質量第一,勘查報告消滅及格,達到100%優良,樹立“湖南煤勘院”品牌

2014年5月,在湖南省找礦突破戰略行動工作會議上,作為大會典型發言,湖南煤勘院院長何紅生沒有羅列找礦成績,而是向與會者分享了執行找礦全過程質量監管的體會,迎來一片贊譽。

2012年職代會上,湖南煤勘院吹響了“質量管理年”活動號角,連續重拳出擊,提質增效。

第一拳打在建章立制。年初,何紅生召集各所、各部門中層干部,閉門梳理、制定規章制度。經過3天激烈地辯析修改之后,《技術質量管理辦法》、《項目負責人管理辦法》、《鉆探地質員管理辦法》、《工資分配管理辦法》等規章制度出臺。其中,《質量管理辦法》規定了上至院長、總工,下至普通職工各級崗位的質量管理職責、質量獎罰標準:消滅及格檔次,及格檔次就是不及格;所有技術類文件實行三檢(自檢、互檢、抽檢),三審(初審、審核、審定);各專業所均設置技術質檢崗,沒有質檢員簽字的技術文件一律不準送審、轉交;項目質量列為項目負責人重要考核指標,與評先評優、晉職提拔掛鉤。

第二拳瞄準提質升級。資質是進入市場的通行證。做工程,購設備,搞培訓,引人才……如今,湖南煤勘院擁有12項甲級資質,為省內地勘資質最全、等級最高的地勘單位之一。

第三拳聚力精神文化。“勘查是硬品牌,科研是軟品牌,兩個品牌一起抓”、“質量是生命、效率是信譽”、“讓制度成為習慣、讓優秀成為境界” ……湖南煤勘院樓道墻壁上懸掛的企業文化標語,時時鞭策著職工要將之付諸行動。

第四拳擊中分配制度。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打破“大鍋飯”,制定了“向第一線傾斜,向多做事的傾斜,向把事做好的傾斜”的分配制度,充分調動了職工的積極性,大大提高了項目質量和成效。

第五拳嚴守層層把關。在整個地勘工作的各個環節中,院長、總工程師、所領導、項目負責人等通過監督、檢查、分析、論證等多種方式參與其中,各司其職,從每個細節監管質量。在“永興縣湘永礦區鄧家沖區段煤炭詳查”驗收前一天晚上,院長何紅生審核發現匯報幻燈片不完美,就跟著職工一起連夜編輯、修改、完善。當日出東方時,他們帶著滿意的匯報資料趕赴現場驗收,報告最終被評為優秀。

推行重拳舉措,全院從上到下、從內到外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全程質量管理體系,隨之而來的是,所有項目野外驗收和成果報告評審均消滅了及格檔次,良好優秀率達100%。2012年,湖南煤勘院被中國地質調查局評為地質調查質量管理優秀的單位,《湖南省頁巖氣資源潛力調查評價》被評為同批次全國18個氣體礦產項目評審成果中唯一優秀報告。2013年,獲得國土資源部“全國礦產資源現狀調查工作優秀成果獎”;“攸縣蘭村礦區深部煤炭詳查報告”評審獲95分,主審專家評價其“是近幾年來質量最高的一個報告”。

大人才——栽下梧桐樹引得鳳凰來,以大胸懷為職工謀劃成才之路

成立僅20多年的湖南煤勘院經歷了多次調整,產業分分合合,人員來來走走,結構極不平衡??辈轫椖拷吁喽?,人才卻捉襟見肘,成果質量受限。

“實施‘人才戰略’,像抓經濟一樣抓人才建設。”2012年以來,該院明確人才發展思路和目標,堅持引進人才高起點、高學歷、本碩專業對口、優先緊缺主導專業技術人才的原則,大規模引進高端人才,31名碩士、2名博士入列湖南煤勘院。

“人才引進不能停留在口頭上,不光要有求賢若渴的思想,更要有‘三顧茅廬’的實際行動。”何紅生一改過去招聘啟事掛網上,坐等人才“上門”的做法,走出去“求”才。

于是,每到大學畢業季,何紅生就帶領人事干部和各所負責人,從一個城市到另一個城市,從一個學校到另一個學校,輾轉于各招聘會。他與畢業生面對面對話交流,解答有意向學生提出的問題,推介湖南煤勘院專業優勢和發展理念??吹胶线m的畢業生,他就誠懇邀請他們來院里考察、實習,且全額報銷差旅費,發實習工資。中科院的山東籍學生鞏書華、中南大學的河北籍學生賈亮亮、中國石油大學的河南籍學生秦明陽、西北大學的山西籍學生李巖、中國地質大學的河北籍學生董旭、河南籍學生王忠良等十幾名外省研究生就是這樣來到院里的。

6月12日,在院里組織的座談會上,一群20出頭、陽光帥氣的年輕人走進記者視線。

“我叫朱文卿,2009年本科畢業于中南大學,是黃蘭整裝勘查區‘攸縣黃豐橋礦區邊深部煤炭勘查’項目負責人。”

“我叫王文彬,2010年畢業于中國地質大學(武漢),2012年調來院氣體礦產勘查所工作,是‘慈頁1井’項目的項目經理。”

......

朝氣蓬勃的年輕人臉上稚氣未脫,但洪亮的聲音中透著自信。

“畢業幾年就能擔任重大項目負責,不可想象。人才培養有何訣竅?”記者話音剛落,這些年輕人便接過話題,興奮地講述起來。

為了促使青年人不斷成才,院里出臺了《職工教育培訓管理辦法》,每年投資數十萬元,分層次、分專業、分崗位有序送出培訓,并鼓勵青年人參加后續學歷教育。對新進的畢業生,院領導經常通過“青年專業論壇”、“職工座談會”及“一對一”等方式和他們交流談心,對其專業發展和職業規劃做出輔導。

建立師帶徒制度。院里選派經驗豐富的資深工程師擔任年輕人的職業導師,確定師徒關系。在黃蘭煤炭整裝勘查區,院里聘請了具有50多年地質勘查經驗的退休資深高級工程師吳家駒老專家,長期駐守現場,擔任年輕項目負責人的技術把關,加快青年人才培養。

院里不論資排輩,不求全責備,依托現有地勘和科研項目,放手把優秀的“苗子”提拔到重要的崗位鍛煉培養,讓他們彈跳起飛。近兩年來,該院先后有10多名年輕技術骨干擔當重大勘查項目和科研項目的項目負責人。2013年新開的7個地勘項目,全部由20多歲的青年人擔任項目負責人。

不善言辭的院總工程師肖金成告訴記者,院長還把我們院當成了“黃埔軍校”。他對優秀人才,一是積極向廳、局推薦到更重要更有發展前景的崗位上,二是鼓勵報考上級機關公務員和更高一級科研單位,三是要培養成總工程師水平,輸送給其他地質隊。“只有這樣才能讓人才看到奔頭,感受到發展空間,才能讓人才真正流動起來,人才活了,單位同樣活了。”何紅生頗有遠見地說。

鳳凰擇良木而棲。“湖南煤勘院學術氛圍濃厚,項目多,任務重,雖然領導要求嚴,工作壓力大,但鍛煉機會多,成長環境好,能實現自我價值、圓夢幸福生活,我們就在這兒干了。”剛畢業的中南大學博士生賈亮亮堅定地表示。




責任編輯: 張磊

標簽:湖南省,煤炭地質勘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