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煤炭銷量下滑且價格持續大幅走低,造成煤炭企業大面積虧損,企業緩發、減發、欠發工資現象普遍。面對行業困境,行業協會及相關主管部門于7月底開始陸續出手救市,提出減產及嚴禁超能力開采等具體救市措施。主要煤企紛紛表態,減少煤炭產銷量。神華全年計劃調減產量5000萬噸,調減銷售量6000萬噸;中煤宣布下半年調減2000萬噸產量,與原計劃相比,減產幅度達20%;此外,陜煤減產幅度達5%左右;同煤下半年煤炭產量和銷量分別下降1000萬噸以上。
諸多煤炭企業響應國家發改委和煤炭工業協會的號召,按照有關要求提出具體減產目標。減產會給沿海煤炭市場帶來多大影響?大型煤企減產是否會造成下游煤炭緊張呢?筆者談幾點看法:
1. 煤電雙方正常的煤炭交易不會受到影響。
年初,很多大型煤企就已經與大型電力集團就煤炭供應數量、品種、交貨方式達成了共識,只是就價格問題沒有達成一致而已;煤炭交易價格一般隨市場波動而變化。這次減產行為,預計對市場影響不大,因為,神華、中煤等企業即使減少銷售量和生產量,也只是縮減銷路不好的煤種或者含硫高的煤炭,控制低質量煤炭的發運數量。而對于市場銷路好,周轉快的煤種,會加快生產和銷售步伐。筆者分析,各大煤企提出減產數量,應該只是提供個參考數字,能否實現減產目標,還要取決于下游需求水平和國家政策變化以及市場的走勢。目前,在北方港口,拉運“準混-2號、塔優-1號、同忻優、伊泰、力量2號”等低硫環保煤炭的船舶形成排隊等貨,而一些質量不穩定、含硫略高的煤炭堆存在港口場地,卻是無人問津。因此,預計今后幾個月,煤炭企業會繼續按照之前簽訂的計劃向電力企業供煤,煤電雙方正常的市場交易和買賣不受影響;煤炭企業也不會無緣無故的對下游消費企業停止供煤,電廠也不會出現因無法采購到煤炭而出現用煤緊張、缺煤少電的事情發生,東南沿海地區經濟建設不會因煤企減產而受到影響。
2.高含硫煤炭會成為重點限產目標。
隨著我國出現大面積的霧霾天氣,國家已著手研究限制高硫份、低發熱量煤炭進口的管理辦法,即將出臺《煤炭產品質量管理辦法》,對高硫低熱值煤炭限制使用。國內電廠,對煤炭含硫要求比較高,對含硫超過1%的煤炭早已停止采購,主要采購含硫0.6%以下的環保型煤炭。而縱觀煤炭企業,下水煤炭數量最多的,排在前幾位的是:神華、中煤、同煤、伊泰、國新能源、蒙泰等大型煤企;這些煤企發運和銷售的煤炭大部分為含硫1%以下的環保煤炭,深受用戶青睞。而在晉北、內蒙古地方一些小型煤炭企業發運的煤炭,不但含硫高、灰分高,而且市場銷路不好,開采成本大,處于虧損經營狀態。這些質量不好、開采條件不優越的煤炭企業將成為限制生產和銷售的目標。質量不好的高硫低質煤炭被限制發運后,給緊張的大秦線車皮運力和秦皇島、曹妃甸港口寶貴的堆場垛位開辟出一定的空間,很多質好硫低煤炭借機上到大秦線上,中轉下水南運。因此,下水煤炭中,高含硫煤炭會成為重點限產目標,低硫低灰煤炭將繼續受到用戶的歡迎。
3.限產對沿海煤炭運輸毫無影響。
對于北方秦皇島港來說,其實并不缺少資源,大秦線湖東站直通秦皇島(唐山)港口翻車機房,優越的地理環境,快捷的運輸條件吸引了很多發煤礦站來港中轉。即使出現一些實力不濟的煤礦停止煤炭銷售和進港下水,那么,其他煤炭企業也會接機擠進來。港口不會缺少貨源的。
“三西”地區擁有煤炭企業成百上千家,很多煤炭企業都想通過太原局和呼和局上到大秦線,成為下水煤炭中的一員,只是苦于港口場地、垛位有限以及鐵路車皮、運力不足;而朔黃線上也是聚集著大量神華旗下的優質礦井,因鐵路和港口運能限制無法順利外運。預計,煤炭企業限產,不會影響大秦線和朔黃線正常的煤炭運輸,也不會影響秦皇島、黃驊、曹妃甸港正常煤炭中轉的,限產對沿海煤炭運輸可以說是毫無影響的。
4.煤企要考慮與鐵路部門的合作關系,銷量不會大降。
今年以來,港口和電廠存煤高位,煤炭積壓,社會庫存較高,煤炭市場供大于求格局形成的原因,除了因為煤炭產能過剩這個突出問題以外,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鐵路的大規模運輸造成的。目前,大秦線運量有限,無法拉伸,每日發運量保持在130萬噸左右的水平,除非“開天窗”檢修,否則只能按著這個數量按部就班的往港口運煤。大秦線運輸仍屬于半計劃、半市場模式的運輸;而下游包括港口、電廠等用煤企業早已進入到了市場經濟了,計劃經濟與市場經濟之間的博弈加劇了市場供大于求和煤價走低。港口方面,各大運煤港口將“接卸菜單”放寬,對神華、中煤、同煤等市場銷路好、周轉快的煤種敞開場地、垛位接卸。無形之中,造成了各港口存煤快速上升,市場供大于求壓力加大。
即使煤炭企業提出限產目標,減少銷售數量,但也要考慮到與用戶、港口之間長期的合作關系,仍會積極的供煤,加大銷售力度。此外,還要考慮與鐵路部門的戰略協作關系,保證鐵路完運輸任務的完成。若下游需求旺盛,主力煤炭企業將繼續加快煤炭運輸,保持高位發運量;否則,市場份額和鐵路車皮運力就會丟失,第二年的銷售任務就會受到影響。
責任編輯: 張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