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8月15日,據歐洲媒體報道稱,俄羅斯最大的石油公司——俄羅斯國家石油向政府提出了1.5萬億盧布(約合420億美元)的支持請求。這是俄羅斯油企在最新的西方制裁之下首次發出的“求助”信號。此消息引發了外界的猜測——西方制裁俄國油、俄氣等大型油企的負面作用已開始顯現。
自烏克蘭危機以來,歐盟和美國對俄羅斯的制裁不斷升級,范圍有所擴大。而俄羅斯作為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大國,去年石油產量超過1000萬桶/日,天然氣出口量也不斷增加。世界跨國石油巨頭如埃克森美孚、BP、道達爾等,均在俄羅斯陸地或海域資源開發上分有一杯羹,BP在俄羅斯的石油產量甚至曾一度達到公司總產量的30%。
在嚴厲的能源制裁之下,公眾和投資者對俄羅斯油企和國際石油公司能否順利推行它們在俄項目深表憂慮。本版通過對跨國石油企業在俄羅斯的經營現狀和戰略走向進行分析,為公眾的判斷提供一些參考。
烏克蘭危機以來,近期歐美又推出新的對俄能源制裁措施。這次,歐盟和美國的制裁分工比較明確:歐盟主攻技術,美國主攻經濟。
具體來看,歐盟針對所有2014年7月31日及以后簽訂的合同,禁止其成員國向俄羅斯出口特定的設備零件,如鉆井或浮式平臺、鉆頭和各種與北極或頁巖油勘探與開發有關的管道;美國則將俄羅斯外貿銀行、莫斯科銀行、俄羅斯農業銀行,以及俄羅斯國家石油和諾瓦泰克列入制裁名單。可以說,不論是大型國際石油公司,還是俄羅斯本國的油企,在俄開展業務的油氣企業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制裁影響。
俄羅斯油企:放緩國際化擴張步伐
制裁消息發出后,在市場和石油業界都引起了一定反響。道達爾目前在諾瓦泰克持股18%,原計劃增持至19.4%,但在制裁消息發出后,道達爾隨即宣布暫停購入。7月16日美國宣布對俄羅斯國家石油和諾瓦泰克展開金融制裁后,俄國油的股票大跌12%,BP也因持股俄國油19.75%股份,股票下降了3%。
雖然市值有所下跌,但俄羅斯的油氣產量長期以來保持在2500萬桶油當量/日,因此短期內的技術制裁不會影響其油氣產量。俄羅斯油企也大多以本國為主要“耕作”場所,也不會立刻受到制裁的影響。俄國油趕在制裁實施之前24小時內宣布與北大西洋鉆井公司建立合作關系,因此可在2015至2020年使用6臺北極鉆機,成本為42.5億美元,約為北大西洋鉆井公司市值的兩倍。
目前,俄國油上游現金流充裕,制裁沒有影響其日常作業和生產。該公司目前有200萬美元的現金,預計2015~2017年僅上游勘探開發領域就可產生約300萬美元的現金流,這些都有助于其降低再融資風險。
但對于俄國油和其他俄羅斯石油公司來說,經濟制裁或將使它們放緩國際化擴張的步伐,轉而注重國內市場和機遇。
新一輪制裁下,一旦融資能力下降,那么新油氣田投資及產能都將受到影響。在這種情況下,俄國油等俄羅斯企業已在調整其國際化戰略,更加注重國內業務,以及在委內瑞拉、古巴和越南等國開展業務。7月23日,俄國油宣布撤出美國阿拉斯加州天然氣凝析油項目,8月初,魯克石油宣布出售其在烏克蘭、捷克、斯洛伐克及匈牙利境內的加油站。專家認為,這是俄羅斯油企在規避歐盟及美國制裁可能帶來的風險。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