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311地震之后的重建工作,當中最棘手的莫過于新電廠要蓋在哪里,才能免于地震與海嘯的威脅。彭博新聞報導,日本政府選擇離岸 30 英里的海上蓋電廠,計劃頒布后已經帶動一股日本能源設備新商機。
其中挪威離岸鉆油船公司 Sevan Marine ASA (SEVAN) 已經提出浮在海上的天然氣發電廠,面積比一座足球場還要大,建造計劃要價 15 億美元,發電量可達 700 兆瓦,相當于 三分之二座核電廠的發電量。另外日本政府也已經計劃在福島外海打造全世界最大的漂浮式海上風力渦輪機。
Sevan 計劃打造一個圓柱形的平臺直徑 348 英尺,置入發電設備包括西門子供應的渦輪發電機,日本第二大造船廠 IHI 則提供液態氣體儲存槽與打造船體。龐大的離岸發電計劃提供日本公司發展離岸設備的機會。
此海上平臺會定錨在離岸 5 公里到 50 公里的深海處以減緩海嘯沖擊,并打造海底傳輸線纜運輸電力。此外他們還必須考慮平臺的位置,對漁業造成的影響,以及是否需要在岸上視野可見的范圍。報導指出,既然離岸天然氣廠可行,核電廠或許也可以建在海上,如此一來對地震與海嘯威脅或許就能夠免疫。
海上核電廠的計劃是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科學家提出,俄羅斯國營核電廠 2007 年開始打造含有兩座核反應爐的船體,船體計劃于 2016 年完成。同時以色列公司 IDE 正在設計搭載海上海水淡化系統的船,土耳其的 Karadeniz Holding AS 公司運作發電船,可以在緊急需要用電的時候派上用場,目前七艘船可以提供約 1,000 兆瓦的電量。
太陽能廠也有計劃搬到水上,日本公司 Kyocera 與 Century Tokyo Leasing Coporation 八月時表示他們計劃在水庫上打造兩座太陽能電廠,位于日本西部兵庫縣。
然而,報導指出,海上電廠的計劃將會在日本國內受到很多阻礙,盡管海上電廠可以避免陸上電廠會遇到的危險,但絕大對數的居民反對核電廠興建在他們的家園,且仰賴漁業營生的地方不會贊成海上電廠計劃。此外,打造海上平臺將會非常昂貴,成本的問題也是障礙之一。東京大學海岸工程學教授也指出,海上的狀況更難掌握,且如果意外發生時要如何控制是一大難題。
日本四月頒布的這項新基礎能源計劃,已經吸引日本能源產業積極爭取透過新科技進行的新能源開發商機,包括液態天然氣的海上生產、儲存與運輸設備。雖然海上核電廠實現的難度比較高,但挪威公司 Sevan 的建議對于福島來說,或許代表地方重振的一線生機。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