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138年,為了聯合大月氏共同夾擊北方匈奴,漢武帝派遣張騫率百余人由長安(今西安)出使西域諸國進行"鑿空之業",12年后的公元前126年歸。公元前119年,漢武帝再派張騫率300人使團出使烏孫,商討共御匈奴之策。
張騫之行開辟了一條貫通歐亞非、連接東西方文明的通道--古絲綢之路,它在歷史長河中由單一通道發展成扇形并行不悖的多向網狀通道。古絲綢之路使多元的亞歐大陸不同文明和宗教之間實現了包容互鑒。2008年金融危機之后,中國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西方和中亞被中國市場和親仁善鄰、敦睦邦誼的中華文明重新煥發的無窮魅力所吸引。
能源基礎設施合作--
打造"絲綢之路經濟帶"之基石
1997年,中國石油成功中標阿克糾賓油田開發項目,開啟了中哈油氣互利友好合作的序幕。
2005年年底中哈原油管道正式投產以來,其進口原油量以年均20%的速度遞增,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西部能源大動脈"。
中國石油在哈薩克斯坦油氣領域的投資累計超過100億美元,正在執行10個油氣合作項目。在推進油氣合作項目發展的同時,中國石油高度重視履行社會責任,積極支持和促進當地經濟社會發展,累計向哈薩克斯坦上繳各類稅費超過260億美元,在哈薩克斯坦各類公益支出達到2.3億美元,創造就業機會超過2.8萬個。
中土兩國油氣合作繼續向前發展。今年5月7日,中國石油土庫曼斯坦巴格德雷合同區第二天然氣處理廠投產。5月8日,中國石油復興氣田年300億立方米增供氣EPC總承包項目奠基。5月31日,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C線投產,并將在2015年年底達到年250億立方米的設計輸氣能力。
中塔兩國油氣合作進展順利。今年亞信峰會期間,中國石油與塔吉克斯坦簽署相關協議,協商成立高級別管理委員會,共同推進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D線塔國段的建設。9月13日,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D線塔吉克斯坦段開工建設。
中亞能源合作的順利推進,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全面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也為合作開辟了新的空間。從2009年12月中國-中亞天然氣管道一期工程竣工投產,到2013年8月26日土庫曼斯坦累計向中國供應天然氣超過600億立方米,以土庫曼斯坦、烏茲別克斯坦、哈薩克斯坦和中國這四國連接起來的天然氣管道為紐帶,從中亞地區源源不斷輸送來的"藍金"大大緩解了國內供氣緊張的局面,也在環境建設、節能減排、拉動區域經濟增長等方面發揮著巨大作用。
各國發展交匯共鳴--
開辟全面戰略協作之新時代
中亞領導人把振興本國經濟的夢想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相融通: 中國夢同土庫曼斯坦的"強盛富民"時代目標對接,同哈薩克斯坦的"2050年發展戰略"呼應,同烏茲別克斯坦的"福利與繁榮年"規劃共鳴,同吉爾吉斯斯坦的"國家穩定發展戰略"交匯。
習近平主席的多次高訪,全面提升了中國與中亞國家雙邊關系:中土、中吉、中塔關系分別提升至戰略伙伴關系;中哈進一步深化全面戰略伙伴關系;中烏進一步發展和深化戰略伙伴關系,并簽署友好合作條約。至此,中國同中亞五國全面建立了戰略伙伴關系。"絲綢之路經濟帶"開辟中國與中亞國家全面戰略協作之新時代。
俄羅斯加大對中國的石油出口是地緣政治和商業雙重考量的結果。中俄能源交流建立在互利互惠的基礎上,未來應當開拓與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系相匹配的能源領域全產業鏈合作。
聚焦中國戰略選擇--
貢獻和平發展之"中國力量"
中國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有能力發揮區域經濟發展引擎功能。中國應全方位加強同周邊國家的以能源資源互補為主的深層次合作,增強石油、天然氣等能源資源,以及鐵、銅、鎳、鋁、磷礦等礦產資源的進口安全。
充分發揮上海合作組織的多邊協調功能,利用成員國經貿部長會議機制、中亞區域經濟合作機制、政府間經貿混委會機制等區域或雙邊合作機制,推進區域多邊貿易自由化的法律和制度化進程,利用上合新組建的能源俱樂部來協調制定成員國能源資源發展戰略構想。在上合組織四大合作領域(安全、政治、經濟和人文)之中提升和發揮經濟和金融功能,保護和修復生態環境,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各國非資源領域的合作。
為了促進西部地區開放發展,實現中國東中西部平衡發展,與上海自貿區相呼應,有必要依照西安-蘭州-烏魯木齊的創新科技園區,把"絲綢之路經濟帶"建成"跨國自貿區"。新疆是中國向西開放的橋頭堡。烏魯木齊正在規劃"亞歐經濟合作實驗區",其將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樞紐節點城市之一。
中國-東盟自貿區升級到"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亞洲貨幣穩定體系升級到亞洲投融資體系和信用評級體系。與之相呼應,持續推進西部大開發的步伐,把新疆打造成對中亞、南亞和中東開放和人民幣國際化的橋頭堡, 打造邊境口岸國際商業-金融中心城市,優化外貿國際新興市場和國內區域布局,擴大中西部地區對外開放,推動邊境省區發展對周邊國家的經貿合作。
在全球貿易體系和產業分工中,中國與大周邊鄰國已結成利益攸關的命運共同體。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義利觀和"公平、正義、均富"的和諧世界價值觀經略周邊環境、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塑造互利共贏、共享繁榮的新格局,必將為維護地區和平穩定、促進共同發展貢獻"中國力量"。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