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国产足恋丝袜在线观看视频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京都的驚喜:碳補償

2010-04-06 12:36:12 新浪博客

京都的驚喜:碳補償——應對氣候變化筆記二十三

 

碳配額作為一種促進溫室氣體減排的有效市場手段,在實踐應用中的確發揮出了巨大功效,但對那些需要減排的歐美排放企業而言,這種夾雜著胡蘿卜的大棒打在身上依然很疼——美國排污權交易實踐顯示,當配額交易體系開始發揮作用后,企業的排放量會逐漸降低,配額的數量則也隨之減少,配額的價格會越來越昂貴,此時對企業而言,與其花高價購買配額,還不如直接投資于減排設施更劃算,只好咬牙忍痛去搞節能減排。

 

這種選擇無疑很痛苦,盡管它很有效。那么有沒有一種更好的胡蘿卜可以選擇?讓企業既不用提高成本搞減排,又不用花那么高的價錢去購買碳配額?美國人很聰明,他們找到了第三條道路,即通過補償貿易的方式,以較低代價來獲取碳排放權。

 

“碳補償”由此應運而生

 

我們知道,進行碳配額交易的都是些發達國家或地區,比如歐盟成員國和澳大利亞等,這些國家在《京都議定書》中被確定為“附件1國家”,包括歐盟等國在內共41個工業化國家,根據《京都》的要求,這些國家要承擔履行減排義務,在第一承諾期(2008年至2012年間)將二氧化碳排量削減到1990年水平之下5.2%。而發展中國家在這一期間內并不承擔減排義務。

 

故而發展中國家在碳排放上不存在“總量控制”問題,發達國家這時就要動腦筋,如何把發展中國家也拉入到減排行列中來——讓發展中國家也減排,而產生的信用當量則補償給那些沒有達到“脫碳”要求的發達國家。

 

這種減排當然不能是無償的,更不能是強迫的,必須使用一種市場機制,讓發展中國家自愿地加入進來。于是他們就想到了“補償交易”。

 

碳補償的核心內容,就是由發達國家來提供資金技術,投資于發展中國家的節能減排項目,由此產生的溫室氣體減排當量,歸屬于發達國家。這種機制也被稱為CDM機制(清潔發展機制)

 

這種機制隱含著兩個前提:

 

一是發展中國家的減排成本會比發達國家更低,這樣的“補償交易”雙方才能均有利可圖。其實這一點毋須多言,還是那個道理,減排猶如給毛巾擰水,越到后面能擰出的也越少;同樣的錢如果投資于發展中國家進行減排,勢必會比在工業化國家更有效果。這樣做的結果,就是發達國家能以較低價格得到自己所需的碳信用額度,而發展中國家則通過這種項目合作獲得額外的資金和先進的減排技術,從而促進了本國的可持續發展,最終雙方達到了“雙贏”。

 

二是氣候的改變與減排的來源無關。對于配額交易體系內的成員來說,通過補償交易機制獲得的減排額度是一種“額外信用”,是在成員國境外采取的一種減排行動,但是,這種減排行動對改善氣候變化同樣有效。理論上,在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國家地區進行減排,對宏觀氣候產生的影響都應該是相同的——氣候面前,人人平等。當這個前提成立時,補償交易才會產生,資源才會向減排成本更低的洼地即發展中國家流動。

 

碳補償理論最早由美國人在聯合國的京都氣候會議上提出,最終各國政府一致同意將補償機制視為《京都議定書》的核心原則,進而制訂出著名的“CDM機制”。這一機制后來被冠以“京都的驚喜”稱謂,可見參與各方對其的認同程度。

 

CDM誕生以來,中國成為最大受益國。截止今年年初,已在聯合國注冊的中國CDM項目達700多個,占全球總數的一半以上。這些項目每年平均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2億噸,預計到2012年可以累計減排20億噸。

 

但是,《京都議定書》將在2012年到期,到期之后,CDM將何去何從?業界并無定論。2009年底召開的哥本哈根大會,最終只通過了一份沒有法律約束力的協議,目前歐盟主張廢除議定書,發展中國家則堅決反對,而美國則處于觀望態度,CDM的未來發展并不容樂觀。

 

最終的結局可能要取決于多方面因素:如果新一輪氣候談判中,各國能夠達成一項新協議,且發達國家愿意承擔更多的減排責任,比如歐盟愿意將減排量從20%提高到30%,那么顯然在減排壓力增大的情況下,發達國家就只能繼續與發展中國家進行碳補償交易,CDM可以繼續向好發展。但這一切目前都是未知。

 

從現狀來看,因為有些國家對CDM項目資金大量流入中國頗有微詞,近段時間以來,聯合國的審查機構已開始對中國申報的項目“另眼相看”,路越走越難,預計CDM未來在中國的發展不會一番風順。

 

在此也順便回答一下網友“廣州綠石”的提問,我覺得根據中國目前的經濟發展現狀,距離實現總量控制和碳配額交易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估計要20-30年時間,所以碳補償會是此間的重要市場手段。CDM在中國式微之后,VER(自愿減排)一定會風生水起,北京環境交易所目前在這一方面正在著手準備,“熊貓標準”就是中國自主研發的第一個VER標準。

 

我同意你說的“國家提出的2020年單位GDP碳排放強度在2005年的基礎上降低40%~45%的目標,將來可能會轉化為地區或行業的總量控制目標”的看法。實際上,中國或許會在一些具體行業中實行“類CAP”做法,也有政府高官曾公開表示,下一步將從中國國情和實際出發,探索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體制機制,“在特定區域或行業內探索性開展碳排放交易”。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京都 碳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