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今年新能源發展的目標落空?李俊峰表示,也不能說國家能源局不努力。事實上,今年為了光伏產業的發展,能源局已經下發了十多個文件,都不管用。“因為沒有在體制、機制上解決問題。如今北京出門看不到路,看不到天,什么原因造成的,都在于機制”。
李俊峰指出,在新能源方面,德國去年裝了3700萬千瓦光伏電站,3600萬千瓦風電,相當于德國人均一千瓦的新能源。新能源發電量已經占到德國總裝機量的20%多。
而在我國,新能源占總的發電量還不到3%。而就這么一點裝機量,還有很多人說我們消納不了這么多的裝機容量。雖然中國電網的龐大規模已接近德國8倍,卻仍有人說我們都消納不了。
與各種無法消化太多新能源的言論不同的是,我國在新能源的使用上卻面臨著硬約束。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發表講話指出,11月12日,中美兩國發表了《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中國計劃在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并將努力爭取早日達峰。這就明確了能源開發利用過程中污染排放的上限、資源和環境約束的紅線,可以說對能源生產和能源轉型提出更為緊迫的要求。
也就是說,習總書記跟奧巴馬總統簽訂的中美應對全球氣候變暖的戰略協議的時候,我國到2030年必須實現非化石能源要替代掉10億噸標準煤。
李偉表示,為了促進新能源產業的發展,習近平主席在主持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專門研究能源安全戰略問題時,就推動能源生產革命、消費革命、技術革命、體制革命和加強國際合作作出了全面的總體的部署。李克強總理在今年4月主持召開了新一屆能源委員會首次會議,研究討論了能源發展中的戰略問題和重大項目。前不久,國務院發布了《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0-2020)》,都為我國未來能源發展和改革指明了方向。
因此必須在體制上理順發展新能源的各種政策。李俊峰指出,現在很多人都想當然的認為霧霾、污染還應該持續好多年,是客觀規律,所以不想改變它。但要知道,德國的風電也不充足,德國的太陽能也面臨云的問題,為什么人家發展能夠這么好?因此,關鍵還是機制和體制問題,還要想辦法。
還有很多專家認為,是由于中國電網的問題,但其實電網技術上接納新能源電力并沒有問題。去年夏天江蘇、浙江有40多天的高溫,國家電網從其他地方調電支持上海、江蘇、浙江,一億多千瓦,相當于中國整個發電裝機容量的百分之十幾,臨時掉過去,運行非常平穩,完全沒有問題。這足以說明電網根本就不是不可以調,需要的時候完全可以調。
相比之下,內蒙、張北有幾千瓦風機空轉,就是送不到北京來,明顯就是體制機制的問題。如果體制機制問題解決好了,就能比較順暢的解決這些問題了。
但李俊峰也認為以補貼來支持新能源的發展并不合適。“任何一個機制,如果非要靠中央財政支持才能活下去,就沒有任何的意義。所以說如果政府要創造一個機制,就是應當可以允許你自己干就干出來,你不要等著中央的20億補貼。很多人認為,財政補貼應當是創新發展的重要支持,其實大部分都不是。包括我們光伏的發展”。
因為其實目前中國光伏產業形成的創新機制,資金支持大部分都來自于國際資金市場,包括最早的上市公司。“所以不要盯著中央20億、30億的,盯著他可能就發展不起來”。
關于補貼的問題,皇明集團董事長黃鳴也現身說法,表示在很早之前,皇明集團就曾獨立建造過分布式光伏電站,而這些分布式電站根本就沒有要過國家的任何補貼,都是在自己的局域電網中消化了。黃鳴說,只要工作做到位,商業化程度做到,就根本無需國家給什么補貼。
李偉指出,所謂的體制革命,根本就是深化經濟體制改革,實現從計劃和指令為主的能源體制到市場發揮決定性作用和更好的發揮政府作用的能源體制的重大轉變,通過體制革命調動方方面面的積極性,推動能源革命的實現,一是放寬市場準入,促進公平競爭,在電力領域推行大用戶直接購電和售電開放。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