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能源局15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1月份,全社會用電量463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3%。這一增速比上月提高了0.2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全社會用電量增速波動明顯,總體呈現震蕩回落的態勢。上半年電力消費總體平穩,三季度以來受氣溫偏低、上年同期基數高以及經濟增長穩中趨緩等因素影響,全國全社會用電量低速增長。
在今年8月份用電量增速出現年內首次“負增長”后,9月、10月、11月全社會用電量呈現了低速反彈的格局,逐月的用電量增速分別為2.7%、3.1%、3.3%。
用電量增速保持低位反映出經濟運行哪些趨勢?當前,工業用電量占全社會用電量約七成,用電量變化與工業領域的調整關系密切。11月當月,工業用電量增速僅為2.7%,增速比10月份還要回落0.1個百分點。
如果將日前發布的工業增加值數據聯系在一起,可以看出當前工業經濟運行相對疲弱的局面。數據顯示,9月份以來我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已連續兩個月回落,11月份同比實際增長7.2%,這一增速為年內的次低值。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研究報告認為,原材料及工業產品價格持續負增長,對工業增加值增長帶來很大壓力。當前,我國仍處于經濟結構轉型期,工業增加值增速難以大幅回升,預計未來仍將處于相對較低水平。
由此來看,由于工業領域調整帶來的用電量增速低位徘徊局面短期或將延續。盡管如此,仍應看到用電量變化反映出的積極信號。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室主任牛犁說,用電量數據更多地反映了工業領域的變化。當前,我國服務業等快速發展,用電量的相對回落也展現了我國經濟結構調整的新格局。
我國工業用電中高耗能行業占比不小,用電量增速放緩也得益于高耗能行業的控制。中電聯發布的數據顯示,今年1至10月份,化學原料制品、非金屬礦物制品、黑色金屬冶煉、有色金屬冶煉四大高耗能行業用電量增速比上年同期回落1.5個百分點,占全社會用電量的比重為31.3%。
國家能源局15日還發布了全國發電設備利用情況數據。1至11月,全國發電設備累計平均利用小時為3906小時,同比減少222小時。其中,水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3394小時,同比增加300小時;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4272小時,同比減少262小時。此外,1至11月,全國電源新增生產能力(正式投產)6706萬千瓦,其中,水電1821萬千瓦,火電3405萬千瓦。
中電聯專家分析認為,受云南、四川水電裝機增加,以及湖北、廣西、貴州等省份上年同期來水偏枯、基數低等因素共同作用,水電發電量連續高速增長,火電發電量則連續同比下降。發電裝機容量快速增長,但市場需求增長緩慢,導致除水電外各類型機組發電利用小時同比減少較多。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