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價格的大幅下降,已經對天然氣價格帶來了巨大沖擊的。但從汽油價格的不斷下跌,而國家突然提高成品油消費稅這個動作就可以看出,低油價期間,也恰好是我國實施能源升級轉型的窗口期。
石油價格于今年6月到達頂峰后,至今已下跌了40%。有分析稱,中國、美國、日本等石油進口大國的經濟有望得到進一步刺激。如果國際油價持續下跌,中國進口石油費用將降低約3%,節省費用將超過6000億美元。
但油價下跌讓天然氣等替代能源的成本優勢減弱,因為自9月發改委調整存量天然氣門站價后,該價格相對2013年已經上漲了14%-25%。在油價大跌的趨勢下,天然氣項目的前景究竟如何?
成品油價格的大幅下降,已經對天然氣價格帶來了巨大沖擊的。因為成品油和天然氣之間的價差,漸漸的在縮小。特別是在9月之后國家發改委調整了非居民存量天然氣之后,終端天然氣價格不降反增,天然氣的價格優勢更加減弱。
但從汽油價格的不斷下跌,而國家突然提高成品油消費稅這個動作就可以看出,低油價期間,也恰好是我國實施能源升級轉型的窗口期。
國務院發布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正式提出,到2020年,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在42億噸左右;能源自給能力保持在85%左右,石油儲采比提高到14~15;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天然氣比重達到10%以上,煤炭消費比重控制在62%以內。
這份能源戰略,出臺于中國空氣污染日趨嚴重之時。目前,中國華北、華東乃至華南,都普遍遭遇嚴重的霧霾污染,屢屢爆表的PM2.5微小顆粒懸浮,已經成為舉國上下普遍關注的重大社會問題。而同時,國際上也對中國目前的煤炭能源結構,提出轉型升級要求。
在這種大環境下,中國改變煤炭能源結構、調整石油能源機構、加快清潔能源發展的重大戰略轉型,是不會改變的。這樣就決定了,加快天然氣的發展方向,是不會改變的。
但受石油價格影響,國內液化天然氣也的確出現了一定的趨緩勢,生產企業訂單減少,出廠價格下降,LNG車用需求放緩,工業用戶的“油改氣”“煤改氣”動力不足。但總體上說,這個只是能源市場對于國際油價和天然氣價格波動的正常的反應,是一種自主、自由的市場行為,并不具有長期的趨勢性,也不是重大的方向性、政策性轉折。
與油價大跌相對應的是,9月1日,國家發改委對非居民用存量天然氣門站價格每立方米提高0.4元。此次價格上調幅度超過2013年7月的調價,存量氣價格相對于2013年上漲了約14%~25%。
而這也被視為國家在有條不紊地推進能源價格的市場化,不會因為石油價格的波動而突然打亂步驟。
但必須認同的是,油價大跌加上天然氣價格上行,必然會影響天然氣的競爭優勢,也必然會減緩天然氣用戶的積極性。國家此前對天然氣定價機制市場化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要在2015年實現存量氣和增量氣價格并軌。經過最近這一次的價格調整,又恰逢石油價格大跌帶來了諸品種能源價格的回調,用戶對存量氣和增量氣價差的心理預期更變的穩定,或許就是一個非常良好的機會,實現存量氣和增量氣價格順利并軌。
(作者冒安林:知名媒體人,專欄作家。先后在《華爾街日報》、《南方報業》、《經濟觀察報》等知名媒體擔任重要職務,)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