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進程中所出現的復雜問題,溫家寶總理近日在《求是》雜志上發表文章,并作出了”發展新能源汽車下一步要集中解決哪些問題,包括技術路線問題、關鍵核心技術問題、投入問題、政策支持問題,必須盡快明確下來”的重要指示。如何貫徹執行溫家寶總理的重要指示,盡快解決發展中的相關問題,對組織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機構來說,是一個智慧創新的考驗。
筆者認為出現上述狀況的重要原因,是我們對”獨立創新”的認識不足。這是中國目前新能源汽車發展進程中出現眾多問題的根本原因。
新能源汽車發展的困惑
西方在新能源汽車發展上,從老師身份變為了同學,在同一起點上與中國并肩學習,共同探索新能源汽車發展之路。面對失去西方參照物這個現實,讓我們在產業發展的進程中產生了許多的困惑。西方提出的”車電銷售、充電網絡”探索性商業模式和技術路線尚未驗證成功,我們是否還應該把它作為判斷是非的標準?這為我們在新能源汽車發展工作中,提出了一系列需要深思的問題。
問題一:富有創新經驗的西方提出的新能源汽車商業模式,為什么沒有一個國家成功實現了新能源汽車的大規模商業化?迄今為止,也無一個國家明確發展時間表。問題究竟出在哪?
問題二:西方提出的”動力電池是電動汽車整車不可分割重要部件”理論依據是否科學?把商業化寄托在”動力電池壽命與整車壽命相等”的技術路線是否正確?這個目標需要等待多少年?動力電池屬于”耐用品”歸整車產業鏈,還是屬于”易耗品”歸能源供給產業鏈的問題,對發展初期進入商業化的影響巨大,我們該作何判斷?
問題三:西方以整車企業為主導,套用熟悉的”家用電器”模式發展新能源汽車,其忽視電網的”兼職功能”策略是否科學?”白天開車晚上充電”的構想是否符合市場需求?能否幫助用戶解決充電時間長、使用不方便續航恐懼等難題?
問題四:西方新能源汽車的主導者是整車企業,為什么市場成效不佳?中國的發展是否應該深入分析西方受阻原因,認真研究如何按照整車與能源供給”唇齒相依”的科學規律,以及電動汽車產品的市場特性,配套制定商業模式和技術路線,讓整車企業與能源供給企業聯手實施新能源汽車商業化。
問題五:發展初期,是否一定要按照西方的”市場主導”原則來推動?中國政府是否可以組建專職機構,發揮自身強大的”組織力量辦大事”的優勢,采取”以政府主導”逐步過渡到”以市場主導”策略,可控、有序、高效推動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
問題六:分析西方國家在發展進程中,政府制定的政策與資金補貼模式對市場效果不佳的表現,中國是否應該根據本國具體情況,創新制定出真正有成效的扶持政策和資金補貼策略,讓政府龐大的資金在可控的范圍起到有效”孵化”產業發展的作用?
新能源汽車:”學習創新型民族”的考驗
在新能源汽車等一些西方尚處創新探索的新興產業領域,中國獲得與西方經濟發達國家在同一時期里”并駕齊驅”的機遇。值得注意的是,這些機遇里開始并沒有西方老師提供成熟科技產品和成功的商業模式。
值得慶幸的是,在失去西方參照物的前提下,中國”獨立創新”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意識正在增強,成果正在不斷顯現。其中”三縱三橫”的技術總體規劃和”充換兼容”商業模式等,都是中國人在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方面獨立創新的典范。其意義在于,它為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品技術研發路線指明了全面、系統的科學方向。從全局來看,中國已經具備發展初期商業化的技術條件,影響示范的重要因素是商業模式、國人胸懷和實施策略的創新不到位。
要實現建立一個創新型國家的目標,核心在于擁有一個”學習創新型”的民族意識。在如何創新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問題上,需要思維創新。要善用中華民族的大智慧,將過去養成的固有習慣思維,轉變成為”學習創新”思維。同時,還需要展以大胸懷和大視野,來形成國際、國內的科技知識大合力。
在實現新能源汽車商業化的問題上,需要人才創新。我們不僅需要富有創新精神的技術工程精英,還要集合投資分析師、財會精算師、商業策劃師等市場專業人才的智慧,來共同完成這一項創新的任務。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