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国产足恋丝袜在线观看视频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俄羅斯并不比蘇聯更靠譜

2014-12-25 16:41:20 無所不能   作者: 陳衛東  

近日一則關于俄中天然氣合同又生變故的微博在網上傳播,作者科羅廖夫寫道:"9月25日,俄羅斯政府副總理德沃爾科維奇在莫斯科表示,俄羅斯與中國的天然氣合同還存在分歧,俄羅斯天然氣股份公司要求的中方預付款未達成協議。俄羅斯向中國輸送天然氣項目尚存在不確定性"。關于中方的預付款項,今年6月18日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俄氣)副總裁亞歷山大·梅杰耶夫說,雙方已達成協議,中石油將在對華供氣前向俄氣支付250億美元預付款,俄氣將在4至6年內實現對華供氣。預付款協議簽了,但支付細節還沒敲定。俄副總理所說的"合同還存在分歧"是指:中方認為250億美元的天然氣預付款包含在管道項目合同里,但俄方堅持先交錢再輸氣,管道項目只用來修管道,預付款還要另外再交。   

中俄兩國價值4000億美元的天然氣世紀大單是今年5月21日簽署的,至今不足半年。我們這個資源豐富的北方鄰居真的是個不講信用的鄰居嗎?

我在百度上搜索了一番,除此微博外沒有發現其他媒體有報道。中俄天然氣合同舉世矚目,理論上如果俄羅斯副總理講了類似的話主流媒體必有跟進,如果只此一家報道,消息可能有誤。但科羅廖夫言之鑿鑿,給出了俄方要更多錢的理由:"由于西方制裁俄羅斯的三大油氣國企,俄羅斯急需(中國的)這筆錢補貼三桶油因制裁產生的虧損。"

直到現在,俄羅斯天然氣股份公司、俄羅斯石油公司、俄羅斯能源管道運輸公司都是賺錢的,是俄羅斯政府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俄油俄氣眼下的油氣產量主要來自于"蘇聯遺產",而美歐的制裁主要針對俄羅斯對未來油氣生產能力的投資,如北極地區海陸、東西伯利亞新項目和LNG項目,嚴重影響的是俄羅斯幾大石油公司的籌融資能力,它們過去幾年快速擴張積累了很高的負債率,尤其是俄油公司,現金流有很大問題;并購較少的俄氣稍好。

中俄天然氣的世紀大單執行起來不可能沒有困難,但最終通氣是確定的,對此我不懷疑。但兩國元首見證簽約的項目,蜜月期還未過就有俄羅斯副總理說出"尚有不確定性",確實令人有些震撼。科羅廖夫這則微博最后一句話是:"俄羅斯是很講信譽的民族,這事毫無懸念的又出了意外。"俄國人是講信譽的嗎?

俄羅斯一貫堅持說它一直是、并將永遠是可靠的能源供應者,但2009年1月5日,普京在電視機攝像機前宣布了一項驚人的決定,俄羅斯要在天寒地凍的嚴冬切斷對西歐客戶--俄烏爭端的無辜旁觀者--的天然氣供應。這是俄羅斯--包括蘇聯時期--第一次減少對其西方客戶的天然氣供應。在許多西方學者和政治家眼中,"普京的(這個)決定對歐盟來說是壓垮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歐洲人回顧了幾年來普京利用俄氣公司,利用手中能源這根鞭子是如何來懲罰鄰國的。2006年元旦,俄羅斯以欠債為由關閉了通向烏克蘭天然氣管道的閥門。此后幾個月,又中斷了對立陶宛的石油供應,因為立陶宛沒有把馬澤伊基艾煉油廠賣給俄羅斯國家石油公司。同年,通往格魯吉亞的輸油管神秘地發生爆炸,俄羅斯卻拒絕讓格魯吉亞調查人員查找證據或幫助修復管道。2007年,俄羅斯與愛沙尼亞因拆除一座蘇聯戰爭紀念碑發生爭執,隨即中斷向愛沙尼亞輸送石油……

不論是歐洲人還是俄羅斯人,他們都認同俄羅斯是歐洲人,蘇聯解體以后的十幾年間,直到普京這一屆任期之前,俄羅斯都努力試圖融入歐洲的,西方人開始也是接納的。

客觀上烏克蘭危機有助于中俄天然氣大單的簽訂,但危機并非合同簽署的主要原因,應該說"烏克蘭危機起到了潤滑劑的作用"。烏克蘭危機爆發之前,為了烏克蘭未來地緣經濟傾向,歐盟和俄羅斯一直在激烈競爭。危機總要爆發,最終危機爆發的嚴重程度超出了大多家政治家和觀察家的預料。我們都知道危機是怎么形成的,但將會以什么樣的形式什么時間結束,最終結果如何,也許還沒有多少人能看明白。

也許烏克蘭危機會加強中俄之間的能源合作,因為被制裁的俄羅斯不得不更多地靠攏中國,油氣市場、技術、資金等等。中美俄大三角關系會變得更加不平衡,其動態影響范圍會更大更久遠。美國有學者判斷:"在本世紀第二個十年的后期,俄羅斯忙于與美國對抗,比以前更加疏遠歐洲,可以預料,莫斯科大概會更加依賴北京,成為它更順從的伙伴。"

對此我不完全認同。俄羅斯從來不會依賴誰,對中國更不會。在普京的外交排序中,中國從來沒有排在美國和歐洲之前,我們千萬不要一廂情愿,用熱臉蛋去貼冷屁股。骨子里,俄羅斯人把自己看得高"東方人"一等,"第三羅馬擁有拯救人類的崇高使命"。即使最后證明俄羅斯副總理沒有講過"項目尚有不確定性"的話,這也是給我們敲了警鐘,我們必須要有風險意識,做多手準備。歐洲過分依賴俄羅斯天然氣陷入今天的困境,就是我們的前車之鑒--普京治下的俄羅斯不一定比前蘇聯更靠得住。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俄羅斯 蘇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