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是全球為數不多的擁有巨大儲量增長潛力的國家。北極的海上油氣及陸上的致密油氣都極其豐富,俄羅斯將其視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
從長期發展看,跨國石油公司沒有放棄或削弱在俄羅斯發展油氣業務的理由。歐美石油公司面對制裁依然堅持與俄羅斯深化合作的事實表明,俄羅斯油氣資源對西方石油巨頭的巨大吸引力。且從這些公司進入俄羅斯油氣領域的歷史看,其發展戰略是長期一貫的。
戰略地位
埃克森美孚與俄羅斯石油行業的合作涉及非常規油氣、液化天然氣(LNG)和極地油氣,早在2002年,埃克森美孚就與日本、印度、俄羅斯的公司合資參與薩哈林油氣項目的開發。殼牌在薩哈林群島開展石油勘探已有20年,讓其退出或停止項目幾乎不可想象。
BP早期以并購參股形式進入俄羅斯油氣行業,以9億美元收購西丹科石油公司25%的股份,并購買了一系列小資產。2003~2005年,其與TNK合并,成立TNK-BP公司。2013年,BP剝離了TNK的資產給俄羅斯石油,從而成為俄羅斯石油20%股份的持有人。出售TNK-BP股份后,BP在俄羅斯的利益不減反增。
2013年BP年報披露,經營業績之所以大幅改善,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出售資產給俄羅斯石油,獲得現金流,以及年終俄羅斯石油給BP的分紅導致的現金凈流入。從BP的戰略意圖看,出售TNK-BP股份給俄羅斯石油,有借助其參與未來北極油氣資源開發,達到搶占制高點的目的。
作為本土油氣資源匱乏的企業,道達爾依靠的就是不斷開拓海外市場,而俄羅斯一直是道達爾的市場開拓對象。
道達爾進入俄羅斯油氣領域可追溯至1995年,當時道達爾在產品分成協議的基礎上,與挪威和俄羅斯合作共同開發哈爾楊金斯克大油田,在該項目占50%股份,投資額達數億美元。
2007年,道達爾、俄氣和挪威國油共同開發什托克曼氣田,在為該氣田第一階段開發而成立的新合資公司中,道達爾占25%股份。目前,道達爾還與魯克石油簽署了合作開發頁巖油氣的協議,與中國石油、諾瓦泰克共同投資亞馬爾LNG項目。
制裁與反制裁
依照目前形勢看,只要俄烏危機持續,歐美對俄羅斯的制裁就不會停滯。前幾輪的制裁雖未完全讓俄羅斯服軟,但對俄羅斯的經濟“殺傷力”已不同程度顯現。俄羅斯國內資本外逃,很多項目因投資不足不得不延期。
但以美國為首的對俄制裁可能與之前其發起的對別國制裁一樣,有不徹底的特點,制裁方式還是以定點制裁為主。就目前形勢看,美國和歐盟制裁的底線是不能過分傷及歐洲利益,特別是能源供應中斷,歐盟不愿再看到數年前俄烏斗氣波及歐洲的爭端。美國和歐盟發起的前幾輪制裁過程中的瞻前顧后,以及定點制裁、繞開俄羅斯天然氣對歐洲供應的做法已體現這一意圖。
在短期內無法找到替代能源、歐洲多數國家的天然氣消費依然離不開俄羅斯的形勢下,歐盟不會采取極端措施加大制裁力度。如果歐美制裁俄羅斯導致其國內油氣工業不同程度癱瘓,影響俄羅斯對歐洲供氣,屆時歐盟或許還要挽救俄羅斯。
歐美發起制裁后,俄羅斯并未束手就擒。歐美和俄羅斯經濟互補性很強,在被制裁的同時,俄羅斯也拿起制裁歐美的武器。目前,應對制裁的基本思路是反制,手段有拒絕美國使用空間站的要求,限制歐洲國家農產品進口等。
從理論上講,俄羅斯應對歐美制裁的最有力武器是天然氣斷供,但從俄羅斯的表現看,對烏克蘭的天然氣提價更多是出于試探性的反制裁措施。其只是對與烏克蘭毗鄰的國家如波蘭減少天然氣供應,以防止輸歐天然氣回流烏克蘭抵消對烏克蘭的制裁。
如果大面積停止對歐洲供氣勢必犯眾怒,將事態擴大,招致歐美更大力度懲治。鑒于此,俄羅斯反制歐美制裁也有底線,即不斷供歐洲天然氣。因此,歐美與俄羅斯的制裁與反制裁有共同底線。
尋找盟友
歐美發起制裁后,俄羅斯境內大量資金外逃,俄羅斯盧布與美元、歐元的匯率不斷創出新低,破壞了俄羅斯經濟社會穩定。若能留住跨國公司并爭取其站在俄羅斯一邊,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俄羅斯反制歐美,而這樣做的現實支撐點是歐美石油公司的在俄利益。
在跨國公司紛紛表示要繼續發展在俄業務的形勢下,俄羅斯政府對跨國公司在困難時期的支持和扶持力度就顯得尤為重要。針對美國禁止俄羅斯石油在金融市場進行交易的制裁,俄羅斯給予埃克森美孚在北極的油氣投資機會,對BP等公司則承諾給予項目扶持和幫助。
包括石油公司在內的全世界跨國公司母公司數量從1990年的3.5萬家擴張到2007年的8.1萬家,這些母公司所控制的外國子公司也從15萬家激增至81萬家。跨國公司母公司及外國子公司占世界總產出的1/3、全球工業生產的4/5、世界貿易的2/3、國際技術轉讓的70%~80%,以及國際直接投資的90%。
作為非國家行為主體,跨國公司很大程度上改變了人類社會的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世界經濟結構、財富的來源和分配結構,以及國家權力的構成和運行過程。
在石油天然氣在各國能源供應中的戰略地位日益重要的形勢下,跨國石油公司與西方各國的聯系千絲萬縷,對各國政要的影響自不待言,有學者將其稱為西方國家在全球的“殖民”代理人。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