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国产足恋丝袜在线观看视频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光伏 風電 核電 誰主沉浮?

2010-04-09 16:42:42 中國太陽能光伏網

從今年政協的1號提案,到政府報告中的“要大力發展新能源、新材料、節能環?!保履茉锤拍畛蔀榻衲陜蓵耸挚蔁岬脑掝}。

國家能源局曾公開表示,按到2020年我國能源消費總量達到45億噸標準煤計算,為實現非化石能源達到15%的目標,水電應達到3.5億千瓦,風電應達到1.5億千瓦,太陽能發電應達到2000萬千瓦,生物質發電應達到3000萬千瓦FONTcolor=#0000cc>核電應達到8000萬千瓦左右。

而從目前的產業發展速度來看,核電、風電、光伏發電則無疑在新能源領域中成三足鼎立之勢。在國家大力發展新能源的基調下,三支新能源新秀誰能率先脫穎而出,成為中國新能源領域的主力軍,兩會上的委員代表給出了答案。

光伏:

在政策迷霧中沖鋒

太陽能發電,可能是最早進入中國老百姓家中的新能源技術了。然而,2009年一場多晶硅的過剩論戰也讓光伏產業成為新能源領域中第一個蒙上發展陰影的行業。

示范區:青海圖謀國家級太陽能發電基地

擁有全年平均日照時間3000-3500小時的青海顯然對光伏產業情有獨鐘。全國人大代表、青海省副省長駱玉林向中國證券報記者表示,青海發展光伏產業的優勢不僅體現在日照時間長這一個方面,同時由于青海省的紫外線強度大,太陽能光伏的轉換率就比其他地區高出10-15%,甚至20%。更為重要的是,青海是在用全國最廉價的水電資源生產多晶硅,多晶硅的生產成本是全國最低的,再加上水電擁有極好的調峰能力,能夠有效解決新能源上網的電量不均衡問題。

更讓駱玉林看中的還有發展光伏產業的關聯效應。“太陽能發電板架在我們的荒漠上可以有效較少土壤水分的蒸發,在太陽能板下面撒上草種同時還可以治理荒漠。”駱玉林介紹道,青海省已經完成了本省的光伏產業發展規劃,計劃到2020年,形成7500兆瓦的并網太陽能發電裝機容量,使光伏發電占全省的發電總量達到至少1/3。

青海優勢的太陽能資源和水電資源確實招來了“金鳳凰”。中國華電集團公司在格爾木10兆瓦太陽能項目已經獲批;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也在青海擁有生產基地。據介紹,目前青海已經吸引了5、6家光伏發電企業的投資,普遍的發電規模在10兆瓦、20兆瓦。

“既然太陽能是我們的優勢,我們就應該把整條產業鏈都吸引過來?!瘪樣窳直硎?,西寧市已經把新材料、太陽能光伏材料方面的招商引資作為2010年的招商重點。而將青海建設成為“國家級太陽能發電示范基地”也將在今年兩會上形成議案,報送國家發改委批復。

難點:光伏上網電價難產

“現在很多大企業已經到青海來了,把地都劃走了,就等著國家出臺光伏電價了?!瘪樣窳直硎?,在青海發展光伏產業,企業的積極性很高,根本不愁出現社會投資不到位、需要政府扶持補貼的情況。但是,遲遲不能出臺的光伏電價,讓眾多企業只能伺機而動,不愿急于出手開建。

作為全國太陽能發電成本最低的省區,青海的光伏發電成本大概在1元左右,這與目前傳統能源的發電成本有著0.5-0.6元的差距,這個差距正是政府需要出手補貼的環節。而對于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法》何時出臺,國家卻始終沒有明確表態,這讓眾多新能源企業相當著急。全國政協委員,通威集團董事局主席劉漢元就表示,光伏產業目前發展的核心瓶頸就是要解決上網電價的問題,上網電價一天不出,國內的多晶硅企業就只能一天依靠出口,產能過剩、行業利潤低就只能成為必然。

“核心問題還是國家愿意出多少錢補貼光伏的發展。”駱玉林表示,目前來看,國家對太陽能發電的整體規劃仍未出臺,總體的發展規模要做多大直接決定了補貼扶持力度。他建議以試點區域起步太陽能發電的上網,對全國的光伏產業政策不要“一刀切”。

突圍之道:漸進式確立光伏上網電價

對于解決光伏電價的確立問題,全國政協委員、德意志銀行集團中國董事長張紅力就建議考慮中央與地方政府結合制定以各省為基準的補貼方案,以確保有效地利用各省日照和經濟資源;同時,他建議將光伏電價的確立由基本補貼價格和市場競標相結合的機制共同形成;此外,他認為應鼓勵更多的私營企業參與投資太陽能發電項目,以便在競爭中降低光伏發電的成本。

“事實證明,哪個國家率先制定了新能源的上網電價和補貼政策,哪個國家的新能源領域的發展就會快速發展。”劉漢元建議漸進性的制定光伏上網電價,初期的上網電價可定為1.2-1.5元/千瓦時,然后隨著光伏技術的發展成熟,逐年下調光伏電價,“這樣,10年后光伏電價就可以降至0.5-1元/千瓦時?!?/p>

核電:內陸滲透大突圍

由于光伏、風電都受到電網調峰瓶頸的限制,這也使得核電成為新能源領域的重頭。而從目前的電源結構看,煤電的比例長期在75%左右,核電僅占1.1%,與全球核電占總發電量16%的比例相去甚遠。

示范區:江西領銜核電內陸轉移

中國證券報記者在兩會期間采訪了江西省發改委主任姚木根,他表示,國家原計劃是在江西設兩家核電站,可見江西在內陸省份中是毋庸置疑的核電發展重點省,而位于彭澤的核電站則很有可能成為國內內陸核電的先鋒。

《核電中長期發展規劃(2005-2020)》顯示,到2020年,核電運行裝機容量爭取達到4000萬千瓦,在建核電容量應保持在1800萬千瓦左右。而實際上,這個規劃顯然是過于謹慎了。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到2020年,我國的核電運行裝機容量將達到6000萬千瓦,同時在建的核電裝機容量在1000多萬千瓦左右。于是,一場關于誰將成為中國內陸核電第一站的爭奪正在悄然展開。中電投江西核電有限公司2月23日表示,爭取省內的彭澤核電項目成為中國內陸首座開工建設核電站,并在年內實現獲得項目核準并開工建設。對此,姚木根表示,江西確實是內陸核電發展的一個重點,這主要是江西的地理位置決定的。由于距離長三角、珠三角的距離較近,在江西布局核電可以為周邊地區的供電起到保障和調節的作用,即保障江西的用電,又能供應廣州、上海、廈門等東部沿海城市;再加上江西本身的煤炭資源緊張,70%的煤需要依靠外購。

姚木根介紹道,目前江西省80%以上的電力供給都是依靠火電,只有300多萬千瓦的水電裝機容量,由于分布分散,發揮能效也不高。按照規劃,到2025年后,核電將取代目前的常規火電,成為江西省能源供給的主要來源。

難點:受制于技術研發水平

“核電發展的最主要的困境在于技術儲備不足?!比珖f委員、原大唐電力集團前總經理翟若愚這樣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他認為,我國現有6座核電廠11臺機組,卻有5種堆型,影響了技術研發水平和設備制造能力的提高,增加了運行管理成本。相比與我國同時開始發展核電的韓國,已經開始在海外拿核電建設項目,我國的核電技術水平還過分的依賴于國外技術。

解決之道:競爭與統籌兼顧

有意思的是,同樣是對國內核電技術對外依存過高的擔心,不同的人卻給出了不同的建議。翟若愚認為,投資主體太少,形成行業壟斷,導致我國的核電技術進步緩慢、造價居高不下?!叭狈Ω偁幾匀粫斐珊穗娊ㄔO運營體系封閉,市場化、專業化程度極低?!钡匀粲藿ㄗh對特大型發電集團放開核電控股投資權,實現核電控股業主多元化。同時打破核電的封閉體制,推進核電產業的市場化和專業化,實現核電設計、工程和研發業務與核電站經營分開,盡快形成兩、三家中立的、不隸屬于任何發電集團的、專注于核電設計研發的核能工程技術開發與總承包公司,為核電運營企業提供專業化的設計、工程和其他服務。

而全國政協委員、廣東省核電集團董事長錢智民則認為,解決核電技術落后的關鍵在于國家的核電產業形成的合力不夠。他建議,國家在制定“能源及新能源發展規劃”的同時還應同時制定“能源及新能源創新規劃”,并設立國家級的能源研發機構,更好的利用好現有的研發機構。他介紹道,目前國內從事能源領域研發的有11萬人,從事核電的研發單位有20多家,相互之間缺乏溝通、沒能形成一致的研究方向是中國核電技術落后于人的根本。他同時表示,由于中國目前擁有新能源最大的市場,且在全球的新能源領域尚沒有一個公認的強國,所以在未來的10-15年將是中國成為新能源創新強國的歷史機遇期。

風電:“風火打捆”中單邊成長

風電技術恐怕是目前相對成熟的新能源技術了,我國西部地區多風,對于風能的開發已成為西部諸省“搶食”的蛋糕。然而,單邊躍進的風電機組,相比與之相配備的調峰電源和電網容量,未免顯得過于“茁壯”了。

示范區:內蒙古欲打造“風電三峽”

8.98億千瓦的風能資源總量,1.5億千瓦的技術可開發利用量,讓內蒙古自治區成為全國風能的第一大省,被確定為“風電三峽”基地。

“三峽的水電規模不到2000萬千瓦,而內蒙古的‘風電三峽’規模將達到3000萬千瓦。”內蒙古自治區主席巴特爾談到區內的風能資源顯得相當自信。根據2005年出臺的《內蒙古自治區“十一五”風力發電發展規劃及2020年遠景目標》,內蒙古將被劃分為26個風能區,并在2010年實現風電裝機500萬千瓦的規劃目標。截至2009年,在內蒙古電網覆蓋范圍內已取得風能資源配置的風電裝機容量1520萬千瓦,已通過國家和自治區核準的風電裝機容量達705萬千瓦,已并網運行199.2萬千瓦,已開工在建和已完成吊裝工程具備并網運行條件的風電裝機容量325.4萬千瓦。

“大量的風能資源是內蒙古低碳化發展的基礎之一?!卑吞貭柋硎荆鳛閭鹘y能源的富集區,如何更好的利用風能、太陽能將是內蒙古經濟轉型的一大亮點。同時,企業投資的熱情也相當高。截至目前,五大發電集團、神華、中廣核等多家大型能源公司都已經開始在內蒙古布局風電產能,內蒙古的風電企業已經超過了60家。

難點:電網輸送瓶頸

據巴特爾介紹,雖然內蒙古的風能資源豐富,但風電占內蒙古整體的電力能源比例不超過15%,這主要是由于受到目前電網的技術水平限制,采取“風火打捆”的方式調峰,致使區內的風電場無法滿負荷運轉。

電網的輸送能力不足是目前很多風力大省所面臨的發展困境。甘肅省酒泉市委書記李建華向中國證券報記者介紹道,以甘肅風電場為例,按照規劃,2010年該基地風電裝機規模將達到516萬千瓦,2015年則將達到1271萬千瓦。但由于風電場內的電網建設嚴重滯后于電源開發、其他調峰電源建設也落后于風電開發,這直接導致了風電機組的空轉,無法接入電網發揮作用。

解決之道:發展火電配套調峰

李建華建議,發展風電的地區需要配套的調峰電源,而現在最可靠的調峰電源仍然是火電。“在人口密集的地區發展火電,不如在風電電源地發展火電。這樣最大的好處是減少煤炭運輸,就地消化,煤炭運輸本身也是耗能的、排碳的,就地建設是相對低碳的?!崩罱ㄈA表示,解決風電不穩定的問題關鍵在解決調峰電源。

李建華進一步建議道,因為風電源地的礦產資源比較豐富,所以可以考慮布局一些高載能產業,這樣可以減少電的外運,減少電外運中的損耗。“這就涉及到產業布局,考慮到產業布局的合理性和當地經濟發展,更要有利于國家整體的產業布局和減少碳排放?!?/p>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

標簽:風電 核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