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 者:“一帶一路”是新時期中國深化對外合作的新的戰略構想,反映了中國發展和外交戰略的新思路。這種新思路是如何將外交戰略和具體經濟行為串聯起來的?
彭元正:“一帶一路”是世界上跨度最長的經濟大走廊,貫通中亞、東南亞、南亞、西亞乃至歐洲部分區域,東牽亞太經濟圈,西系歐洲經濟圈。中國對“一帶一路”的構想,體現了中國發展和外交戰略中這樣一種新思路:從出口市場的直接競爭到著眼于外需市場的間接創造;從內政外交的分離到內政外交的一體化;從單一國家合作到區域經濟全面合作。
而一個國家外交上的成功拓展,勢必為國家間的經貿合作牽線搭橋,重要的是認識到國家間發展差異帶來的合作機會的存在。目前,歐、美、日經濟復蘇維持弱勢,且貿易保護主義不斷升溫,外需不振的局面短期內難以改變。立足于與全球經濟發展相聯系,我國一方面需要通過擴大內需,另一方面可以主動創造外需拉動出口和經濟發展。“一帶一路”戰略可以推動沿線一些國家的工業化,同時促進中國中西部地區和沿邊地區對外開放,進而形成海陸統籌、東西互濟、面向全球的開放新格局。
記 者: 在“一帶一路”戰略中,中國油氣企業在從單一國家合作到帶動區域經濟全面合作上,目前已具備哪些成熟的條件?
彭元正:“一帶一路”這條大經濟走廊上具備天然豐富的油氣資源,不僅是保障我國能源安全可靠油氣的進口來源,也為沿線國家優勢互補、開放發展開啟了新的機遇之窗。
在這個過程中,我國高層的積極推動、政策方面的利好發揮了重要引航作用。從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重視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到今年的博鰲亞洲論壇、亞非法協年會,高層都在強調“一帶一路”是沿線國家的“合唱”,包括在完善基礎設施、辦好絲路基金等一些具體事項上,倡議沿線各國主動配合、積極參與,這背后體現出從戰略提出到要求細化的過渡。
從單一國家合作到區域經濟全面合作,國內的準備和外部的條件都呈現出愈加成熟的態勢。首先,隨著“一帶一路”戰略建設走向深入,未來中國與沿線國家貿易投資還將有快速大幅的增加,中國也將面臨新一輪對外開放,進一步加強與中亞、東亞及中東在能源領域的合作,為我國石油企業開拓經營海外市場提供了更大動力和機會。其次,專家智庫的建設也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越來越多的科研院所、行業機構通過加強對政策的解讀,為“一帶一路”戰略推進建言獻策,凝聚更多的力量。
目前,全球能源供需初現板塊化趨勢。就外部而言,中俄簽署東線天然氣供銷合同,帶動了西亞、北非、澳大利亞等國對中國油氣市場的關注,既是機遇又是行動。同時,涵蓋中東、中亞產區與東亞、南亞消費區的亞洲供需板塊也開始形成,中國可借勢推動建立亞洲油氣進口國協調機制,進而聯合生產國共同建立亞洲地區性油氣現、期貨市場和議價機制。通過這種方式共同維護互利共贏的油氣貿易格局和價格穩定,有利于各方能源安全的維護。
記 者:在目前國際油價低迷的大背景和“一帶一路”戰略推動下,我國油氣企業如何迎接挑戰,做出更好的戰略選擇?
彭元正:首先要樹立“能源輸入”與“能源輸出”并存的思維。在推進“一帶一路”能源合作過程中,我國不但將為資源豐富的國家提供穩定的能源輸出市場,大量進口油氣資源,滿足國內市場需求,而且應該成為廣義上的“能源輸出大國”,帶動沿邊國家能源行業的發展。
中亞部分國家由于投資不足和技術限制,能源行業發展較為緩慢,相關基礎設施建設滯后。由此,我國石油企業在“上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石油天然氣資源的同時,也應加強技術、資本輸出,同時“下載”相關的能源產品,以滿足沿線國家對能源的需求,在沿線國家建立相應的煉油廠、發電廠,延伸油氣產業的下游產業鏈,截留部分油氣資源,直接轉換為能源消費產品,推動當地經濟發展。
“一帶一路”戰略輻射范圍廣,并試圖拓展新的貿易通道,編織新的貿易網絡。目前,中國積極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商建自由貿易區,歷經多年建設,圍繞在中國周邊的自由貿易協定(FTA)已漸成網狀。中國與周邊地區已經簽訂的FTA包括中國與東盟、新加坡、巴基斯坦的FTA協議,內地與香港、澳門更緊密的經貿關系安排,以及大陸和臺灣的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在此機遇背景下,中國石油企業應繼續擴大油氣貿易的規模和頻次,多元化油氣貿易通道,市場化貿易定價,并逐步分別在上海和新疆霍爾果斯建立亞太地區的海上和陸上油氣貿易中心。
此外,在“一帶一路”戰略推動下,中國多元化油氣進口通道和貿易網絡正在逐步建立,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油氣貿易中心也將得到快速發展,為亞太地區的油氣定價中心的形成創造了有利條件和良好環境。目前,中國石油企業應注重油氣金融衍生品的設計與發展,加快油氣現貨、期貨貿易的電子交易和實貨交易平臺建設,以及天然氣現貨和期貨產品及合約設計,為中國建立亞太地區油氣市場定價中心、推出具有影響力的油氣基準價格打牢基礎。(彭元正,為中國石油企業協會專職副會長兼秘書長)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