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相互協作與信任措施會議(亞信)非政府論壇首次年會5月25日在北京開幕。這次年會以“未來十年的亞洲:安全與發展”為主題,旨在推動新形勢下亞洲和平與發展的更廣泛思考。會間舉辦的6場圓桌會議中,與石油界聯系最為緊密的有兩場:一場主題是“‘一帶一路’與地區共同發展”,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邊疆研究所承辦;另一場主題是“構建亞洲能源安全框架:從共識到行動”,由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承辦。現將這兩場圓桌會上發言代表的真知灼見摘要分享,以供業界探討。
“一帶一路”促進共享繁榮
越南社科院中國研究院前院長杜進森說,在復雜多變的國際形勢下,傳統與非傳統安全領域的挑戰與威脅加重。亞洲經濟關系日益密切,政治互信進一步加強。中國提出“一帶一路”重大倡議,推進文化、社會等各領域交流。今天的亞洲和平發展仍是主流。亞洲各國應加強對話、信任和協作,共建和平新亞太。
孟加拉國國際與戰略研究所主席艾哈邁德說,亞洲各國和人民之間的信任十分重要。我們需要更好地了解相互的利益和需求,這也意味著我們需要增強相互的理解。我們要加強人員交流,通過言論、行動消除對彼此的恐懼,化解分歧。
巴基斯坦前駐華大使扎基認為,現在世界發生了重要變化,中國的迅速發展是一個核心因素。中國提出富有創造性的倡議,與亞洲國家共享繁榮。習近平主席和李克強總理先后訪問巴基斯坦,建立了中巴經濟走廊,連接了“一帶一路”,我們希望這些倡議和計劃一直穩步推進。
俄羅斯科學院世界經濟與國際關系研究所所長鄧金認為,現在我們面臨全球治理的危機,地區安全機制應該是全面的,包括安全和發展兩個方面,是平等和包容的。亞洲地區的合作是尋找新方法的一個重要方面,中俄新的戰略伙伴關系是一個新的進展。
不能獨善其身,而要合作共贏
亞洲能源安全不是一個國家能自我實現的,在互信的基礎上加強合作,在相互依存的基礎上尋求區域能源安全,更能增強各國能源安全保障。合作共贏尋求安全,已成為與會各國代表的共識。
日本名古屋大學商學院客座教授增田達夫說,亞洲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地區,不管亞洲各國的政治局勢和環境如何,它都不應該阻礙非官方渠道的溝通和交流及合作,這些渠道能夠使我們從不同的角度尋求安全共識。
中國能源研究會副理事長周大地說,亞洲現在已經是最大的能源進口地區。如何維持亞洲從能源供應地到消費地的政治甚至經濟的穩定發展,保持和平發展,消除國家和地區性的不穩定因素,仍然是亞洲能源安全的一個最重要的前提。可以說,亞洲能源安全不存在所謂的資源競爭或者是不夠用的問題,而是如果和平和穩定不能得到維持的話,會威脅到能源的實際供應能力的問題。
土耳其博斯普魯斯新能源俱樂部主席摩哈摩德·奧古楚談到,土耳其所需93%的石油和98%的天然氣靠進口。我們總能看到政治和能源交織在一起,只有相關國家之間實現相互信任,構建多贏局面,才能夠實現各國能源安全追求的目標。我們不能再單打獨斗地去研究和解決這些問題,要從政府的層面去制定政策。
不限于傳統領域,還要重視非傳統的安全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所長張宇燕指出,今天之所以有這么多人關心能源安全問題,就是因為很多人感覺到了不安全。那么,我們擔心什么?今天的能源安全不僅僅局限在供需層面,而是包括以下四個層面。一是物質層面。像中國、土耳其這樣的國家擔心石油供應,俄羅斯、哈薩克斯坦這樣的國家擔心出口價格的變化和出口通道的阻礙。二是制度層面。我們擔心能源項目合同能不能得到有效執行,談判會不會遇到問題,需要推翻重來,應當增加可預期性。三是金融層面。今天的能源,特別是石油,一半左右是在金融市場上進行交換的,金融期貨市場波動對石油供給影響非常大。四是觀念層面。不同國家作為博弈者的期待、需求、效應函數都是不一樣的,觀念上缺少信任,人們就會擔心安全。
不僅尋求共識,更要化為行動
關于亞洲能源安全的圓桌會上,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徐小杰作為主持人,組織來自8個國家的代表圍繞2020年亞洲能源安全評估、亞洲能源運輸安全和安全保障構想、跨區域合作技術、市場與政策評估等議題進行充分探討,并共同發表《2015年亞信非政府論壇能源安全圓桌會的共識與行動倡議》(簡稱《倡議》),將能源安全的共識推進為行動。
《倡議》指出,能源安全已經由傳統的能源資源供應和運輸安全,進一步轉向包括供應、需求、運輸、市場、氣候變化等多領域、多層次的能源安全,由高碳加速向低碳、清潔和可持續能源服務方面轉變。
《倡議》提出,亞洲能源安全雖然復雜多樣,但是相互交織為一個整體,需要各國共同創新能源安全理念,開展亞洲能源安全評估,構建合作新架構,走出一條共建、共享、共贏、可持續的亞洲能源安全保障之路。其中包括共同研究構建本區域能源運輸安全保障的基本框架,推動雙、多邊合作和地區能源治理。能源安全將是亞信非政府論壇的一個持續性主題,與會各方均期待逐步構建亞洲能源安全形勢檢測與政策研究智庫網和專家庫。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