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國家發改委價格司通報會上消息,2010年4月14日零時,國家發改委將上調國內汽柴油最高零售價,汽柴油漲幅均為320元/噸(汽油約0.24元/升,柴油約0.27元/升)。調整后國內汽柴油最高零售價均價分別為8220元/噸和7480元/噸,分別上漲4.05%和4.47%。這是繼去年11月以來,發改委首次調整成品油價格。
油價上調對通脹影響不大
與此同時,市場有傳言3月CPI會突破3%,上調油價會不會引發通脹?對此,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宏觀經濟研究室主任牛犁表示,油價上漲,肯定會對物價帶來上漲的推動作用,但不會對通脹造成很大的影響。
牛犁表示,汽柴油的消費占總體消費的比例有限,油價每升上漲2毛多,并不會對消費支出有很大的影響。他透露,此前發改委曾經有一個粗略的匡算,油價調整對CPI指數的直接影響大概在0.07%左右,而間接拉動的,包括對天然氣價格,煤炭價格的影響,是很小的。
成品油定價機制較好反應市場供求關系
按照我國2009年5月8日公布的《石油價格管理辦法(試行)》規定,國際市場原油連續22個工作日移動平均價格變化超過4%時,可相應調整國內汽、柴油價格。
本次調油價時間遠超22天的時間窗口。兩會期間油企力主改革成品油調價機制,22天縮短為10天。對此,牛犁表示,關于成品油定價機制,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看法,無論是22天或者是10天都有各自的利弊。他認為,目前的成品油定價機制相對過去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能比較好的反應市場的供求關系。
此外,對于市場傳言3月CPI會突破3%,牛犁認為,一般春節過后第一個月的CPI數據環比降幅較大,但由于受西南地區干旱的影響,所以3月CPI是否會突破3%未能判斷。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