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監會在近日的例行發布會上明確表示,原油期貨進入上市前最后3個月的準備期。因此,中國原油期貨上市進入倒計時。
目前國際石油市場已形成了紐約商品交易所(NYMEX)、倫敦國際石油交易所(IPE)、東京商品交易所(TOCOM)三大期貨交易市場,以及西北歐、地中海、加勒比海、新加坡、美國五大現貨市場,其中期貨市場價格在國際石油市場定價中扮演了關鍵性角色。
自21世紀以來,全球經濟區域結構的變化,極大地推動了國際石油貿易的快速增長。新興經濟的迅速崛起和隨之而來的石油需求,也改變了國際石油貿易的結構??梢哉f,中國石油期貨推出是順勢順時。
目前世界最主要石油消費地區依次是亞太、北美和歐洲,主要石油產區是中東、獨聯體、非洲和拉美,中東、獨聯體和非洲的出口去向受地理位置的影響比較大,全球原油生產和消費的地理分割決定了國際石油貿易的流向。根據BP(英國石油公司)的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超過75%的中東石油流向了亞太地區,其中,日本和中國占比約為33%;獨聯體、北非和西非的石油主要出口到歐洲,分別占其出口量的67.5%、68.6%、35.6%;此外西非的石油還主要出口至中國(26%),南美石油出口有40.7%流向美國,而加拿大石油出口有95.9%流向毗鄰的美國。
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亞太地區的經濟發展速度依然將是全球最快的,因此石油消費的增長也會是最快的。由于亞太地區石油資源的儲量及開發遠遠不能滿足區域經濟發展的要求,亞太地區的原油進口量將不斷上升。在未來的10~15年中,亞太地區石油貿易結構的變化將對世界石油市場產生重大影響。目前,中東地區石油產量增長的絕大部分都出口到了亞太地區,而且亞太地區還將從西非、北海和拉丁美洲進口更多的原油。
雖然由于資源儲量的因素,在可以預見的時期內,國際石油貿易的區域分布格局和石油在世界能源結構中的主導地位不會發生根本的變化,但是隨著新興經濟體對石油需求的增加,會使石油供需地區不平衡矛盾加劇。因此,國際石油貿易規模在持續增長的同時,國際石油貿易結構也在發生較大變化。石油消費國的進口渠道多元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由于全球60%的石油貿易是通過海上運輸來進行的,但是世界石油運輸也越來越依賴少數幾個航運通道,如果該航道運輸受阻,勢必造成全球石油市場的巨幅波動。因此,各石油消費國紛紛采取措施,拓寬原油進口渠道,保證能源供應安全。
同時,石油生產國的出口渠道也呈現多元化趨勢。自2003年以來,全球石油需求的新一輪增長主要來自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這些國家和地區對石油消費的需求增長速度較快,和日漸成熟且由于大量采用替代能源的歐美國家相比較,市場潛力更大,因此,各產油國都加緊同這些新興經濟體開展石油貿易。
比如獨聯體國家通向亞太地區的新石油管道正加緊建設,其中,中哈(中國—哈薩克斯坦)線已建成投入使用,俄羅斯遠東石油管線“泰納線”(ESPO)一期工程已經完工,管線從西伯利亞中部的泰舍特(Taishet)延伸到靠近中國東北邊境的斯科沃羅季諾(Skovorodino),于2008年11月開始使用,其年輸油能力達3000萬噸。ESPO二期工程也于2012年年底竣工,從2013年起俄羅斯對亞太地區的原油出口已經大幅增加。隨著俄羅斯等獨聯體國家和委內瑞拉等拉美國家的石油生產和出口大幅提升,亞太市場的地位日漸增強,亞太原油期貨市場的機會越來越好。
國際石油貿易方式也在不斷向多樣化、體系化方向發展,也會使石油的金融屬性日益凸顯。主要表現在:現貨交易中心規?;⒐δ芑找嫱怀?,形成了現貨合同、遠期合同、中長期合同等在內的體系化交易方式;盡管現貨市場仍是國際石油貿易基準油價格的形成基礎,但是隨著期貨轉現貨、期貨轉掉期和差價合約等新的衍生工具的出現,石油期貨在整個石油市場交易體系中的作用越來越大,石油的金融屬性日益突出。近期石油價格的大幅度變動,說明了國際金融資本的投機炒作作用,以及原油期貨市場對全球石油價格體系的影響越來越大。中國作為石油需求大國,原油期貨的迫切性和必要性非常明顯。
有人認為,國際石油貿易產品結構也在朝多樣化方向發展,隨著中東、非洲等產油國紛紛開建煉油項目,更多的原油留在本地加工,通過油品出口以獲得較高的產品附加值,因此成品油的貿易比例不斷上升,諸如液化石油氣(LPG)等石油產品貿易日漸活躍。但是,原油貿易在全球石油貿易中地位并沒有因此發生很大改變。
當然,中國原油期貨是否成功,目前還非常不確定,發展任重道遠。新加坡國際金融交易所(SIMEX)于1999年就推出中東原油期貨(后由于交易量太小而暫停),而日本東京商品交易所(TOCOM)于2001年也推出了中東原油期貨。至今亞太地區的原油期貨市場還不夠成熟,也未能形成有效的原油基準參考。因此,近年來倫敦國際原油交易所和紐約商業交易所紛紛加緊和亞太地區交易所開展合作,相繼上市中東原油期貨。圍繞亞太地區石油定價權、石油市場主導權的爭奪愈趨激烈,希望中國原油期貨能夠借中國石油貿易量的優勢,早日崛起。
(作者系廈門大學能源經濟協同創新中心主任)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