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里海,在地理坐標上處于歐亞內陸交界處;在資源坐標上是世界油氣區位的重要一極。繞里海而建的,無不是油氣生產重要國家:向南,伊朗的天然氣儲量全球折桂;向西,有曾經的“世界油庫”阿塞拜疆;向北,是“油氣大戶”俄羅斯;向東,因為油氣,哈薩克斯坦與土庫曼斯坦的吸引力越來越大。
“一帶一路·能源之路萬里行”記者從阿拉伯半島向東北折行,深入里海沿岸的兩個重要國家——伊朗和阿塞拜疆,探尋古絲路的文明印記,記錄新絲路的時代“油跡”,思考油氣產業助力“一帶一路”建設的未來軌跡。
7月14日,全面解決伊朗核問題的協議最終達成。對于伊朗來說,這意味著在13年的漫長談判后,將重返國際舞臺。伊朗將如何影響世界油氣生產供應格局?在“一帶一路”戰略中,中伊油氣合作將會出現什么新局面?中國駐伊朗大使館經商參贊郭傳維在伊朗首都德黑蘭接受了本報記者的專訪。
透視油氣合作——
“油氣合作是中伊雙邊經貿合作的基石”
“中伊油氣合作是雙方在互利互惠基礎上開展務實經貿合作的基礎和支柱,占有重要地位。特別是石油貿易為雙邊貿易結算、在伊開展承包工程等提供資金保障。”郭傳維開門見山。
多年來,兩國在經貿領域特別是能源、鋼鐵、電力、交通、通信、汽車、市政建設等領域開展富有成效的合作。過去6年,中國一直是伊朗第一大貿易伙伴國,同時也是伊朗最重要石油及非石油產品出口市場。
郭傳維介紹,進入新世紀,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對石油天然氣等能源需求增加。而伊朗是世界能源大國,雖多年遭受制裁,但仍是中東和北非地區的第二大經濟體,能源儲量和潛力巨大。2015年,英國石油公司有關世界能源的統計報告顯示,伊朗天然氣儲量達34萬億立方米,居世界第一。同時,伊朗擁有1570億桶石油儲量,位居世界第四。兩國在開展石油貿易、石油勘探開發上具有務實合作的前提和條件。2007年以來,伊朗每年向中國出口2000萬噸以上的原油。中國去年從伊朗進口2750萬噸原油和凝析油,日均約55萬桶,比上年增長28.3%,中國已連續多年成為伊朗石油的第一大進口國。
近幾年,中國在伊投資合作增長也很快。據中方統計,截至2014年年底,中國累計對伊投資存量為37億美元。其中,最主要的投資領域就是油氣領域,其他還包括鋼鐵、汽車、列車車廂制造、陶瓷、化纖、采礦等。
中伊在承包工程領域的合作是雙邊合作的亮點。郭傳維說:“據不完全統計,截至去年年底,合同金額在1億美元以上的項目中,已建成的有18個,在建的有29個。還有一大批正在協商、推動的大型合作項目。這些項目的實施,為中伊經貿合作做出了重要貢獻。”
此外,去年中伊雙邊貿易額創歷史最高水平,近520億美元。郭傳維認為,在全球經濟普遍不景氣和西方仍在加強對伊制裁的困境下,中伊雙邊貿易額依然屢創新高,顯示出中伊經貿具有極大的發展潛力。
評析石油企業——
“中國油氣企業為中伊務實能源合作做出了巨大貢獻”
我國油氣企業在伊朗開展油氣項目與服務已十多年,先后承擔伊朗國家石油公司多個項目。合作過程雖波瀾起伏,但經過磨合,最終獲得伊方認可和好評。
“目前,我國最大的三家油氣企業中國石油、中國石化、中國海油均在伊朗有業務,另有數十家與油氣工程相關的服務和配套企業。這些企業長期扎根伊朗,克服重重困難,為中伊能源務實合作做出了突出貢獻。”郭傳維強調,“取得目前的成績實屬不易。”
實屬不易,與伊朗的能源政策特點息息相關:一是油氣資源歸國家所有,二是油氣勘探開發采取回購合同模式,三是大力發展清潔能源。據了解,伊朗是目前唯一使用回購合同模式的國家。與其他模式相比,這種模式對合同的投資收益控制更嚴密,開發期限較短,對投資及成本控制較嚴,對成本回收限額有嚴格規定,并規定了一定比例的當地條款,對投資方、工程承包方要求很高,實施起來難度很大。
郭傳維說:“我國油氣企業腳踏實地,克服西方對伊制裁、眾多干擾因素等困難,較好地在伊實施了油氣合作項目,同時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造福中伊兩國百姓。中國石油在這方面做得很好。”正如他所說,僅在近期施工的北阿扎德甘項目,中國石油伊朗公司就獲得了“鉆完井質量合格率達到100%,累計安全人工時近4500萬小時,被伊朗國家石油公司和油區所在地政府授予安全環保貢獻獎”等優異成績。
對于我國油氣企業在伊發展,郭傳維提出三點建議。
一是希望繼續發揮領頭羊作用,團結帶領在伊中資企業,實現共贏、共同發展。目前,無論是投資總額,還是承包服務工程的規模,三大油氣企業都位列在伊中資企業前列,當好排頭兵很重要。特別是中國石油伊朗公司已連續兩任被選為伊朗中資企業商會會長單位。這是中資企業對中國石油的信任,也是重托。望中國石油繼續發揮“老大哥”的作用,團結在伊各中資企業,合作奮斗,為建設“一帶一路”和實現中國夢做出自己的貢獻。
二是希望繼續拓展業務空間,積極創新,推動中伊能源務實合作邁上新臺階。伊核會談達成協議后,伊朗與外界交往將逐步趨于正常。因此,未來在中伊能源合作中,希望中國油氣企業繼續保持已有的優勢,同時注意調研伊朗即將推出的新的油氣合作模式,創新思維,不斷拓展新的業務空間。在這些方面,中國石油可組織和依托伊朗中資企業商會能源分會的力量,對在新環境下如何開展能源合作進行研判,對新的合同模式進行研讀,以便更好地指導中資企業在相關領域開展合作業務。
三是要不畏困難,繼續發揚大慶精神、鐵人精神。希望中國油氣企業能及時總結經驗和教訓,在認真分析伊朗本地環境、政策法規和風俗習慣的基礎上,針對伊朗的特點,制定完備的應對方案,以便在“后制裁時代”,繼續在互惠互利、務實合作的基礎上與伊朗開展油氣貿易及工程合作。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