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国产足恋丝袜在线观看视频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新疆打造中國能源安全大通道

2015-07-30 09:08:54 新疆日報   作者: 馬伊寧  楊建發  甄世新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發改委近日編制發布的《新疆能源年度報告(2014)》顯示,截至2014年年底,新疆已探明石油儲量56億噸,天然氣儲量1.4萬億立方米,均位居全國首位。

60年來,新疆石油、天然氣等資源勘探、開發、利用方面成果顯著,新疆已成為國家重要的能源生產基地和陸上能源安全大通道。

國家陸上能源安全大通道已具雛形

新疆發現和利用石油的歷史相當悠久,然而,直到新中國成立時,新疆石油工業仍十分薄弱,1942年—1950年累計原油產量還不足現今新疆油田一天的產量。1955年10月29日,位于準噶爾盆地西北緣的黑油山1井完鉆出油,標志著新中國成立后,自己勘探的第一個大油田—克拉瑪依油田的誕生,從而揭開了新疆石油工業大發展的序幕。1960年,克拉瑪依油田原油產量達到166萬噸,占當年全國原油產量的40%1984年9月22日,中國石化西北油田分公司的前身地質礦產部西北石油地質局首次在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構造上的沙參2井開采出了高產油氣流,標志著西北油田的發現,首次實現了中國古生界海相地層油氣勘探重大突破。

1989年塔里木石油大會戰揭開油田開發大幕,1991年2月吐哈石油勘探開發會戰全面展開。

1993年,新疆原油產量首次突破1000萬噸,2002年突破2000萬噸,2014年開采原油2875.29萬噸,比2009年增長14%。2004年,隨著第一個大型天然氣田——克拉2氣田的建成,塔里木油田邁入“油氣并舉”時代。

“隨著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和《新疆石油和化學工業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實施,新疆進一步加大石油石化工業投入力度。”自治區經信委副主任彭季介紹,西氣東輸一線、二線工程、中哈原油管道工程、西部原油管道和成品油管道的建成投運,使新疆作為國家陸上能源安全大通道已具雛形。

目前,新疆相繼建成新疆油田、吐哈油田、塔里木油田、西北石油四大油田公司,隨著石油、天然氣的開發,石油化工得到較快發展,已形成獨山子、烏魯木齊、克拉瑪依等各具特色的石化產品生產區。

作為擁有全國煤炭資源儲量40%的能源戰略重地,新疆的煤炭資源開發已進入大發展階段,依托煤炭資源進行的煤電煤化工產業蓬勃興起,一大批大企業大集團參與我區煤炭資源開發,一批千萬噸級的煤田相繼開工建設。2014年新疆煤炭產量1.43億噸,比2008年增長2倍以上。

按照國家“三基地一通道”的戰略部署,新疆能源工業快速發展,初步形成了石油、天然氣、煤炭、電力、可再生能源全面發展的能源工業體系。目前,新疆已成為國家重要的油氣生產加工和儲備基地、大型煤炭煤電煤化工基地、大型風電基地和國家能源資源陸上大通道。

資源開發推動發展惠及民眾

在塔里木盆地北緣的輪臺縣,做小生意的徐坤申購到一套價格比市場價便宜一半還多的保障性住房,目前,輪臺縣保障性住房累計解決五類人群10000多戶住房難題。

輪臺縣民生建設的“大手筆”得益于資源稅改革,改革以來,當地資源稅收入翻了一番,其中超過一半用于民生工程,輪臺還成為新疆第一個高中階段免費教育試點縣。

2010年6月1日,油氣資源稅改革在新疆“破繭而出”。5年來,由從量計征到從價計征帶來的稅收增長,成為自治區財力增長的關鍵動力。新增的財政收入被投入到棚戶區改造、教育、城鄉低保以及廉租房建設等民生工程。

油氣企業與地方經濟融合發展。當地企業在工程建設、交通運輸、生產生活服務等方面拓展市場獲得發展良機,為新疆創造更多的勞動力就業崗位。受益于西氣東輸工程,拜城縣財政收入10年間增長了近20倍。

和天然氣相關的石化產業蓬勃發展,成為新疆第一大支柱產業,創造了當地工業增加值中的近六成,也為當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西氣東輸工程還帶動了交通的發展。中國石油在沙漠里修建的公路和管道伴行路總長度超過了2000公里。其中全長522公里、橫貫塔克拉瑪干的沙漠公路,使和田地區到烏魯木齊的公路里程平均縮短近500公里,被當地人民稱為脫貧致富的“幸福路”。

總投資64億元的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于2010年7月在喀什開工,成為“氣化南疆”工程的延續和拓展。南疆五地州百萬戶百姓從“煙熏火燎的柴煤時代”跨入“天然氣時代”。截至7月16日,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投產以來,累計向南疆三地州供氣超過17億立方米。一批天然氣深加工企業也在南疆落地生根,為南疆經濟實力提升帶來新的動力。

混合所有制經濟改革注入新活力

7月21日,中國石化新春石油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掛牌運營,標志著新疆地方企業正式進入油氣勘探開發領域;之前的7月18日,由自治區和中國石油重點推進的合資合作項目——中石油克拉瑪依石化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掛牌運營。

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以來,新疆大力推進混合所有制改革。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談會后,中央明確要求,加大石油、天然氣、煤炭等資源性產品在新疆加工、深加工力度,更多惠及當地。

去年2月,新疆召開的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推進會在全國率先提出在油氣勘探開發領域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有關央企隨即紛紛響應,石油石化領域混合所有制經濟改革工作全面啟動。

此次改制后的新春石油開發有限責任公司和克拉瑪依石化有限責任公司向當地上繳稅費兩項加總,新疆每年將獲得逾15億元稅費入賬。

從2011年至今,中石化已經有包括新粵浙煤制氣管道公司在內的6家企業注冊在新疆。2012年成立的塔河煉化公司就實行混合所有制,吸引當地企業合作。

中石油也屢有動作。2012年,中石油、新疆能源集團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組建了集中于上游業務的紅山油田,今年1月,中石油新疆銷售公司改為當地注冊。

“藍金”造福南疆各族群眾

7月20日,在祖國最西端的烏恰縣黑孜葦鄉康西灣新村,村民瑪塔依·哈德爾擰開燃氣閥門,一股藍色的火焰“噌”地躥了上來。“有了天然氣,太方便了”,瑪塔依·哈德爾喜笑顏開。截至7月16日,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投產以來,累計向南疆和田、喀什、克孜勒蘇柯爾克孜自治州三地州供氣超過17億立方米,潔凈的天然氣讓南疆三地州的民眾進入“藍金時代”。

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是中國石油援疆的“一號工程”,在中國石油集團的指導和支持下,塔里木油田公司積極踐行央企社會責任,大力推進“西氣西用”,1998年6月建成輪南到庫爾勒市輸氣管道,1999年10月正式向庫爾勒市管輸天然氣,“氣化南疆”工程由此拉開序幕。

總投資64億元的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于2010年7月在喀什開工,成為“氣化南疆”工程的延續和拓展。工程歷經3年建設,由4條主線和19條支線構成,與先期給庫爾勒和喀什供氣的“氣化南疆”管道對接,形成環塔里木盆地的天然氣主干管網。

這個工程自2013年7月30日投入運營,南疆44個縣市、農牧團場400多萬各族群眾從中受益。隨著下游用戶不斷增加,管網日輸送天然氣量一路攀升。眼下日均供氣量達170萬立方米,冬季最高峰值達300萬立方米,解決了環塔里木盆地各族群眾和企業“氣化”問題。

隨著南疆天然氣利民工程投產,南疆三地州天然氣用戶數量逐年攀升:2013年達到32.69萬戶,天然氣用量為每天256.78萬立方米;2014年登記用戶已達到37.66萬戶,天然氣每日用量達到350萬立方米。現在,環布在面積56萬平方公里、中國最大的內陸盆地周邊,東北部的庫爾勒,南部的和田、墨玉、洛浦,西部的喀什、阿圖什,西北方向的阿克蘇……南疆五地州百萬戶百姓從“煙熏火燎的柴煤時代”跨入“天然氣時代”,天然氣輸送總量近200億立方米,相當于節約3000萬噸標準煤,減少有害物質排放190多萬噸。

天然氣所到之地經濟均被拉動起來。以新疆第一個用上天然氣的城市——庫爾勒市為例,依托塔里木盆地豐富的油氣資源,庫爾勒市天然氣消費結構逐步多元化,城市天然氣用戶普及率達到100%;喀什是距離塔克拉瑪干沙漠最近的地區,過去一年浮塵天氣多達230天。天然氣讓喀什二級以上天氣達到220天,森林覆蓋率由“十五”期間的2.94%提高至2013年的4.02%,綠洲森林覆蓋率由過去的14.9%提高至現在的23.5%。喀什正因“藍金”的規模使用而更加美麗;一批天然氣深加工企業也在南疆落地生根。著名石油公司斯倫貝謝、新疆美克化工等上百家企業落戶天山以南,油氣化工、有機化工、精細化工一體化的油氣深加工產業鏈正在完善,為南疆經濟實力提升帶來新的動力。

西氣東輸管道累計輸送天然氣超2600億立方米

截至目前,中國石油西部管道公司運營的西氣東輸三條管道(西段)累計輸送天然氣超過2600億立方米。市場區域發展到甘肅、內蒙古、安徽、江蘇、浙江、上海、廣東等15個省(市、區)和香港特別行政區,清潔能源讓下游城市重現碧水藍天美景,人民生活更加豐富多彩。

有人說,中國版圖上有4條彩帶:第一條是黃河,第二條是長江,第三條是長城,第四條就是萬里能源動脈——西氣東輸工程。西氣東輸工程是繼長江三峽水利樞紐工程之后,我國現代化建設藍圖中又一個世紀性宏偉工程。

西氣東輸工程主要由西氣東輸一線、二線和正在建設中的三線組成。2002年7月,國務院正式宣布西氣東輸一線工程全線開工。2004年10月1日,工程全線貫通。這條能源動脈把新疆塔里木地區地下蘊藏的豐富天然氣源源不斷地輸送到上海及長江三角洲地區,之后,跨過千山萬水直達祖國心臟。從此,沿線120余座城市、3000多家企業、4億人用上了清潔能源天然氣。

西氣東輸一線以塔里木氣區為主力氣源。管線西起新疆塔里木輪南油氣田,東至上海白鶴鎮,干支線總長4292千米。據中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最新統計,自2004年西氣東輸一線工程建成至今,管線累計輸送天然氣超過1400億立方米。

西氣東輸二線以中亞天然氣為主力氣源。管線西起新疆霍爾果斯口岸,與中亞天然氣管道相連,南至香港、東達上海,于2008年2月正式開工建設,2012年12月全線建成投產。截至目前,西氣東輸二線接輸中亞天然氣超1094億立方米。

西氣東輸三線工程主供氣源為中亞天然氣,補充氣源為新疆煤制天然氣。管線西起新疆霍爾果斯,途經新疆、湖南、江西、福建、廣東等10個省(市、自治區),終于福州,全長6840千米,管線設計年輸氣能力300億立方米。工程于2012年10月16日開工建設,計劃2016年建成投產。經中石油西部管道公司統計,西氣東輸三線霍烏段投產以來,已接輸中亞天然氣超52億立方米。全部建成后,管線總長度將超過2萬千米,年輸氣能力770億立方米。

西氣東輸一線、二線和三線通過中衛、靖邊、甘塘等樞紐站實現了國內外資源的聯網,為全國天然氣管網的形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以2014年為例,全年西一、二、三線聯合運行輸量500億立方米天然氣,折合對應標煤0.66億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三千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工業粉塵等有害物質排放量288萬噸。




責任編輯: 曹吉生

標簽:新疆,能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