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国产足恋丝袜在线观看视频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中國能源結構因何持續惡化?

2015-08-19 08:55:05 中國經營網

據中國經濟周刊報道,我國能源產能過剩問題越來越引起關注。目前不僅水電棄水、風電棄風、光伏發電難入網,而且火電、核電機組利用小時數持續下降。表面上看是電力市場疲軟,深入分析,產能過剩準確地反映出當前我國電力問題的本質矛盾。

我國能源結構持續惡化的態勢明顯

目前,對于我國的電力產能是否過剩,在社會上存在爭論。筆者認為,有人不愿意承認電力產能過剩,可能有如下原因:

其一,因為我國的電網企業是電力行業中的強勢群體,對電網來說,如果可選擇的備用電源越多,電網的安全性越高,同時效益越好,電網的相對地位也越高。所以,現行的體制決定了電網愿意讓電力產能相對過剩。其二,某些地方政府和企業的投資驅動,還希望能批準建設更多的火電項目,所以,他們當然不希望有人說電力產能已經過剩。其三,如果承認產能過剩,就說明相關政府部門的管理工作沒做好,同時還要拿出解決問題的辦法,所以,一些政府部門也不愿意有人說我國的電力產能已經嚴重過剩。因此,只有身受其害的發電企業普遍承認電力產能嚴重過剩,但他們的聲音很微弱。

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統計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全國發電量增速下降。其中以火電最為突出。1—6月份,全國規模以上電廠發電量2709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6%,增速同比則降低5.2個百分點。全國規模以上電廠火電發電量20879億千瓦時,同比下降3.2%,增速比上年同期降低7.9個百分點。

與此相對應的是,今年上半年,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電廠發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為1936小時,同比下降151小時,降幅同比擴大72小時。其中,全國火電設備平均利用小時2158小時,同比下降217小時,降幅比2014年同期擴大191小時,與上年同期相比,共有27個省份火電利用小時同比下降。

雖然面臨相對電力過剩,但新增裝機規模同比增加,尤其火電仍保持較大在建規模。截至6月底,電源項目在建規模約17103億千瓦,比上年同期增加2363萬千瓦。其中,火電在建規模最大,為7686萬千瓦,水電在建規模4380萬千瓦,核電在建規模2737萬千瓦,風電在建規模2187萬千瓦。

根據各方面的信息,政府的審批權下放之后,各省份核準火電的建設速度明顯加快。據悉,已經獲得核準的火電規模,超過1億千瓦,等待審批的還有1億千瓦。在可預見的未來,我國能源結構持續惡化的情況已經十分明顯。

電力產能過剩主要指火電,而非可再生能源發電

我國目前的電力結構主要以煤電為主,這是我們必須要承認的現實。但是,從世界發展的大趨勢看,這個現實必須立即著手加以改變。因此,我國面臨著相當艱巨的能源結構調整任務,具體的調整方式就是把以煤炭為主的化石能源發電的比重盡可能地降下來。在這種局面下,我國的可再生能源,無論是水電、風電還是光伏發電,都應該是多多益善。因此,我國電力產能過剩主要是燃煤電廠數量巨大,絕不可能存在任何可再生能源發電能力過剩的問題。

2014年我國火電新增裝機增長8.7%,是電力消費增長的兩倍多。截至2014年底,全國火電裝機容量約9.2億千瓦,火電設備利用小時數為4706小時,如以較為正常的5500小時計算,全國火電機組過剩1.3億千瓦,以更高效率的6000小時算,全國火電機組過剩超過2億千瓦。

2014年我國全社會用電量約為5.5萬億千瓦時,如果按照9.2億千瓦裝機、運行6000小時計算,我國的火電機組基本上可以包攬我國全部的用電需求,理論上已經擠占了所有的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市場空間。

而由于電力產能的嚴重過剩,對于電網的調度負荷來說,相當于只有低谷,沒有尖峰。無論任何時候,都有電廠等著被調度發電。在這種情況下,調峰填谷的抽水蓄能電站根本就用不上。所以,電網發展抽水蓄能電站的積極性一直也不高,最近幾年以來盡管國家能源局積極倡導,但我國的抽水蓄能電站仍然發展得非常緩慢。很顯然,我國抽水蓄能電站發展不起來的最重要原因,也是因為電力產能的嚴重過剩。

筆者認為,如果我國能減少2.5億千瓦的火電裝機,增加5000萬千瓦抽水蓄能電站裝機,那么我國的電力結構將會非常合理。

火電、核電機組主要擔負基荷運行,大量的水電、抽水蓄能電站一方面為火電調峰,一方面還能保證風能、光伏的入網。不過,目前這一愿望根本就無法實現。大量的火電都在調峰運行,即便如此也解決不了水電棄水、風電棄風、光伏發電入網難的矛盾。直接的原因似乎是抽水蓄能電站的建設沒有跟上,電網的調峰能力不足,但最終的原因,還是由于火電機組的嚴重過剩。

總之,我國的火電裝機目前至少過剩2億千瓦。如果我們不肯承認火電產能嚴重過剩的現實,不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并采取相應的對策,那么我國當前的電力矛盾將難以解決。

正文未完,請點擊分頁

責任編輯: 曹吉生

標簽:能源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