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国产足恋丝袜在线观看视频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李俊峰:能源發展如何加速轉型?

2015-10-26 11:24:17 南度度

國家發改委氣候戰略中心主任李俊峰表示,逐步淘汰煤炭是在倒逼發展轉型,無需壯士斷腕,也不用刮骨療毒,只是下決心改變。

煤炭價格大跌不會挫傷新能源競爭力

筆者:您應該有注意到,最近煤炭價格持續走低,素有行業“風向標”之稱的環渤海動力煤價格指數首次跌破400元大關,這也直接拉低了燃煤發電成本。在清潔能源方興未艾的同時,燃煤發電似乎迎來了又一個“春天”,您怎么看待這個現象?

李俊峰:一種資源價格下降,標志著它在市場中的需求在下降。關于煤炭價格走低,應該用這個邏輯來考慮。

煤炭退出歷史舞臺,只是一個時間長短的問題。如果不把中國納入考慮,全球煤炭消費在能源結構中的占比是17%,加上中國,這個比例就變成了31%,中國一舉抬高了全球煤炭占比的14個百分點。這還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只有在中國,煤炭還是主力能源,其他國家并非如此。

習近平主席與奧巴馬總統簽訂的《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將低碳經濟轉型確定為行動目標,可見能源低碳化是大勢所趨。在這個背景下,煤炭會越來越不值錢,最后甚至到達沒人要的地步!煤炭價格走低并不意味著新能源的競爭力下降,相反,這恰巧代表著煤炭自身的競爭力在下降,因為需求變少了。舉個例子,根據環保部提出的環境質量標準,到2030年,中國所有城市PM2.5的年均值要降至35微克/立方米,要達成這個目標,我們任重道遠。所以說,如今在北京,就算你把煤炭白送,他們也不一定會燒,因為有了制度約束和環境要求,這個“燒不燒”的行為與能源價格無關。

筆者:現在也有不少人認為,超低排放技術的推廣和應用,已經開始讓燃煤更加清潔。

李俊峰:雖然如此,但超低排放技術的應用空間太有限,基本還是應用于有條件的電廠,普通工業很難做到,散燒煤就更做不到。試想一下,小工廠的鍋爐、家用的燃煤爐怎么可能做到超低排放呢?而這種形式的燃煤占比并不小,所以說歸根結底,煤炭還是最終要被逐步地淘汰掉。

大規模布局火電將導致與鋼鐵一樣的產能過剩

筆者:去年11月印發的《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要求,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費比重達到15%,煤炭消費比重控制在62%以內。而據了解,2015年上半年,火電項目新投產2343萬千瓦,同比增長了55%。大規模布局火電與“行動計劃”難道不是矛盾的嗎?

李俊峰:是有矛盾的。當前,中國能源正在向清潔化和低碳化轉型,而此時再大規模布局燃煤電廠,就會造成嚴重的資源浪費。中國政府已經承諾到2030年左右二氧化碳排放達到峰值且努力早日達峰,按照這個時間表,煤炭消費至少在2025年、甚至2020年之前就該達峰,在這種條件下,煤炭消費已經沒有空間繼續增長了,而新的裝機卻需要更大的煤炭消費量來與之匹配。這樣布局的直接后果就是導致新的產能過剩,跟鋼鐵一樣。

我們在思考能源發展問題時要樹立起“三觀”——全球觀、全局觀和環境觀。全球都在減排,你就不能再繼續增霾。全球觀就是要把中國的所有能源問題都納入到全球的視野來考慮。同時,如果使用更多的煤炭來發電,必將擠占水電、核電和其它可再生能源發電的發展空間,因此,我們要從全局出發,不能各說各話。而環境觀,就是要在能源供應的問題上更多地考慮環境,轉變過去不顧環境的錯誤思路。

“能源供需平衡,以供定需”的思維定勢是錯的

筆者:從發達國家經濟發展的歷史過程來看,沒有一個國家是在工業化、城鎮化的推進過程中同時面臨低碳轉型任務的。請您為我們分析一下,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上的戰略戰術是什么。

李俊峰:氣候變化是一件全人類共同應對的大事,我們在戰略上必須高度重視。從戰術上分析,必須認識到積極應對氣候變化,對于我國的低碳轉型發展是非常有利的。長遠來看,中國到2020年要實現全面小康,2050年基本實現現代化,那么在環境質量等方面就必須與發達國家保持一致。所以說,當下正是我們進行低碳轉型升級的重要歷史機遇,應對氣候變化不僅是一個倒逼機制,而是我們應該自覺去做的一件事,這個道理是非常清楚的。

如何實現呢?就要在增長方式、能源結構和消費觀念這三個維度上下功夫。

首先,在增長方式上,要實現綠色發展,推動資源利用方式根本轉變,大幅度各種資源的利用效率。

其次,在能源轉型上,要實現低碳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占比要達到15%,政策上的信號非常明確。

第三,在能源消費上,要徹底轉變觀念,過去我們已經形成了一個思維定勢,“我國富煤貧油少氣”,只能以煤為主,這種思維定勢是錯誤的,不符合全球能源清潔化的低碳化的大趨勢。美國、日本和歐盟都在大幅度的減少煤炭的消費,其根本原因在于,煤炭清潔化和低碳化的問題難以解決。德國提出了逐步淘汰煤電的設想,英國為了碳排放達標,甚至提出了逐步淘汰所有火電的發展思路。過去我們說要做好“煤炭這篇大文章”,是要增加煤炭供應,現在依然要做好“煤炭這篇大文章”,是要減少煤炭消費,同時保證能源安全。從這個角度出發,控制能源消費是最難的,三個方面都做到了,我們才能真正地減緩或者應對氣候變化。

淘汰煤炭是在倒逼創新,不會減少GDP

筆者:減少煤炭消費,很可能影響到GDP增長。如何處理好環境保護與經濟增長的關系?

李俊峰:換一個思路,淘汰煤炭,這是在倒逼創新。你搬了新家,不扔掉舊沙發就不可能買新沙發,因為沒空間。同樣的道理,不淘汰掉煤電,就不可能把風光核電等新能源吸納進來。能源供應并沒有減少,補充進來的是清潔的新能源,而非不清潔和高碳的煤炭能源。所以說,減少煤炭消費并不會對GDP產生負面影響,而是會帶來更多技術創新的新東西。

你得相信這么一個道理:所有企業進行創新的動力都是多賺錢,希望通過技術創新少賺錢的傻子企業是不存在的。而所有的技術進步,就是在鼓勵企業多賺錢。因此能源這樣一個龐大的產業不要拒絕創新,不要拒絕技術進步。

國內的發電裝備制造企業,真應該看看國外的同行們正在做什么。GE提出的思維方式是“當智慧遇上機器”,西門子正在推動“綠色工業4.0”,他們的裝備制造正從燃煤發電向你想不到的各個領域延伸,比如能源系統解決方案、醫療、交通、生活方式等等。反觀我們自己,真的不能只躺在煤電的裝備上了。

中國當下的制度設計還不鼓勵先進

筆者:說起創新,筆者之前在關注一個叫SunPort的眾籌項目,這個插座保證自己的電力來自太陽能,它背后的最大支持其實是美國的可再生能源配額制。在中國,我們也很早就提過可再生能源配額,為何配套制度遲遲未出臺?

李俊峰:美國的可再生能源配額制是一個鼓勵創新的制度,而反觀中國,當下的制度設計還不鼓勵先進。舉個例子,上海外高橋有三座電廠,有兩座是高污染的,外高三是一個高度清潔電廠,但這三個電廠的發電量和上網電價卻是一模一樣的。顯而易見,我們在鼓勵機制這塊落后了。大家常把“淘汰落后產能”掛在嘴邊,其實準確的表述應該是“不保護落后產能”,我們的誤區就在于太保護落后產能了,以致它無法被自動淘汰,更阻礙了技術進步。

從新能源發展的層面來看,增長方式、能源系統和消費模式的低碳轉型,就是要把過去不適合這個時代的“垃圾”丟掉,為“新家具”騰出空間。從國家的層面來看,當中國從一窮二白的溫飽型社會向全面小康社會轉變時,過去的一部分舊工業基礎就要淘汰掉了,如果不扔掉這些“舊家具”,我們就還是那個破破爛爛的家。換句話說,當量的增長已經完成時,就要做質的改變,不然生活水平是上不去的。這就好比一部計算機,當被“垃圾”填滿的時候,你的計算速度就慢下來,需要清除這些“垃圾”。計算機的速度才會煥然一新。

能源轉型無需“壯士斷腕”,也不用“刮骨療毒”

筆者:就讓煤電這么死掉?有人把這種換血式的轉型和改變稱之為“壯士斷腕”,或者叫“刮骨療毒”。

李俊峰:逐步淘汰煤炭是在倒逼發展轉型,無需壯士斷腕,也不用刮骨療毒,只是下決心改變。應該換一種說法,這是在清除垃圾,跟電腦要定期清理內存是一個道理,也與我們要經常把冰箱的的“剩菜剩飯”清理一下一樣。不清除垃圾,我們就沒有新的發展空間,不把剩飯扔掉,我們就吃不上新的可口的飯菜。我們常提一個口號——幫助企業解危脫困。這種思想其實也是錯的。企業的“危”和“困”,是它自身技術落后造成的困境,幫助一家落后企業“活”過來,無異于在阻礙一家先進企業的發展,幫助一個落后的產業死而復生,就會扼殺一個新產業的誕生,能源企業需要優勝劣汰,能源行業也需要優勝劣汰,道理就是這么簡單。

逐步減少對煤炭的依賴,不論接受不接受,這都是大趨勢,到2030年,德國全部放棄核電和煤電,日本和美國煤電占比控制在20%以下,印度也在40%以下。英國更絕,竟然提出完全放棄火電的發電模式!中國的能源戰略是要好好思考一下了,雖然不能跟風,但實事求是的說,我們燒煤的確太多了。我的觀點是:依靠燒木柴進入不了工業化時代,以煤為主,也進入不了生態文明新時代。我同樣不贊成“讓煤電死掉”的說法,任何事情不能跳出中國國情,雖然淘汰煤炭是基本趨勢,但是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煤炭還在中國能源中占重要地位,因此煤炭行業要做好兩件事:首先要做好煤炭的清潔化利用,減少環境污染。二是犧牲自己的利益,為非化石能源發展鋪路,做好能源安全壓艙石的作用。

能源革命要有決心信心耐心

筆者:讓煤炭行業主動犧牲自己的利益可不是容易的事,看來中國的能源低碳轉型之路將相當曲折。

李俊峰:應該說前途是光明的,但道路是曲折的。

大家都在說中國現在是一個十字路口,或朝著低碳方向走,或朝著高碳方向走,我同意這個觀點。其實中國一路走來,已經面臨過太多十字路口。我們在低碳這個問題上,是不是比我們過去在治理環境治理問題上走得更好?我希望是!但我們不得不面臨很多艱難的選擇和挑戰。比如,我們還要不要保煤炭工業?要不要幫助煤炭企業解危脫困?如果真這樣做了,就會繼續擠占新能源進入能源領域的空間,就會貽誤能源低碳轉型的戰機,棄光棄風棄水更是必然的。所以歸根結底,關鍵的關鍵,還是在于觀念的轉變。不僅能源轉型和氣候變化的所有目標實現都很困難,就是我們控制大氣污染的各項目標也很難完成。當然這種變化是困難的,所以說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能源革命,革命是什么,就是一個產業顛覆另一個產業的行動,對于這樣的變革和革命,我們應該具有必須改變的決心,能夠改變的信心,也要有一個慢慢改變的耐心。

給可再生能源設補貼不符合《價格法》

筆者:還想再聊聊新能源。關于中國的光伏補貼,您曾經表示它并非不能承受之重,是可以負擔得起的,只是補貼的方法、機制要做一些調整,要更科學合理。能否具體談談這個調整方法?

李俊峰:我覺得主要有兩個方面。首先,必須按照可再生能源發展的要求,建立“以支定收”的制度體系,補多少就收多少,讓補貼按時、足額到位。目前,可再生能源基金對光伏企業的補貼拖欠已超過200億,有的時長接近3年,這有可能直接導致全行業塌方式的破產潮。打個簡單的比方,如果光伏上網電價按照1元/千瓦時來算,電網只能付3毛多,剩下2/3的收入企業長期拿不到,你覺得這對于一家光伏企業來說意味著什么?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后,過去所有的行業扶持政策都會打水漂。所以說,補貼不能再無限制地拖下去了,必須足額到位。

其次,可再生能源電價應參考傳統電廠的電價支付方式,一次性結清。比方說,我國的燃煤電廠、天然氣電廠、核電廠、水電廠等,都是按照國家頒布的價格標準一次性結清的,唯獨風電、太陽能、生物質能分設兩步走:先是平行上網電價,再是補貼,前者由電網支付,后者由財政支付。這樣的做法其實是不符合我國《價格法》的。國家發改委價格司批準的電價,是企業的上網電價,從來沒有批過補貼,既然如此,可再生能源電價就該讓電網一次性結清,不要讓政府總欠著企業的錢,這個“兩步走”壓根就不該存在。

總之一句話,所有的調整都是為了使補貼發放的過程簡單化。

歐洲大規模消減補貼的提法是錯誤的

筆者:剛才講了“如何補”,我們還想知道該“補多少”。特別是現在歐洲多國都在大幅削減可再生能源補貼,以此為參照系,中國會不會也復制這條路?

李俊峰:應該說,關于歐洲大規模消減補貼的提法就是錯誤的。首先,歐洲有一個龐大的可再生能源系統,在這個電力聯盟和能源聯盟內,歐洲28國都參與可再生能源的消納。

其次,補貼減少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成本下降了。在2007年到2010年這個時期,德國的光伏上網電價是44歐分到50歐分,但現在,光伏上網電價已經低于20歐分了,銷售電價還高于20歐分,購銷差的存在說明已經不需要補貼了,所以德國的光伏補貼才會削減,我們卻把這個現象解讀為歐洲在大規模削減補貼,理解上存在偏差。換句話說,目前中國西部的光伏上網電價是1元/千瓦時,如果銷售電價按20歐分(折合1.44元人民幣)算,那還用得著補貼嗎?何況歐洲的可再生能源已經實現了平價上網,電價也比我們高得多。

可以說,為了環保和減碳,歐洲國家是下了大決心的。德國提出要逐步擺脫對煤炭的依賴,英國做得更絕,不只火電,連天然氣都要淘汰掉。根據各國提交的應對氣候變化國家自主貢獻文件,可以測算一下未來的能源結構:到2030年,歐盟的煤炭比例是10%,而德國、法國、英國的這個比例幾乎是零;日本也是,它的燃煤發電比例要從現在的40%降到20%以下;美國正在大批量關閉燃煤電廠,把煤電比例降到20%以下……這些國家對氣候變化目標的設定,并沒有把所謂的能源成本高低納入考慮,他們不會告訴你關掉一家燃煤電廠會損失多少錢,因為要實現環境目標,就必須付出這個代價。不把“剩菜”扔掉我們就吃不上新鮮的“西紅柿炒雞蛋”,這個道理是百說不厭的。

發出來的電應該用好而不是省掉

筆者:有一個聽起來很炫的概念叫做“負瓦特”(Negawatt),其實說的是利用電力需求側管理(DSM)實現節電,減少碳排放。聯合國2010年《可持續發展能源前景》報告曾指出,節能增效比減排溫室氣體最低廉方案的成本還要低2/3。從這個角度出發,您如何看待電力需求側管理和節能?

李俊峰:首先要搞清楚,我們通過電力需求側管理不是為了省電,而是為了提高用電效率,讓每一度電創造更多價值。所以說,過去關于“省一度電”的提法本身就是不科學的,發出來的電應該用好而不是省掉,我們需要的是提高效率,而不是少用,這個觀點必須堅持。舉個例子,我國的工業用電量已經超過美國、日本和歐盟的總和,但我們所創造的工業價值只相當于他們總和的1/5左右。換句話說,中國一度電所創造的價值,是歐美日國家平均水平的1/5。這才是問題所在。

從發展的角度看,歐美日這些國家已經達到了比較富裕的發展水平,美國的年人均用電量有13000度,歐洲有6500度,可見美國至少可以節省掉一半電量,減少浪費性的電力消費,少發電少用電。而對于中國來說,節約用電當然也是必要的,但中國人的節約習慣基本已經到了一個極致:德國人用熱水洗衣,而中國人用冷水,美國喜歡用烘干機烘干衣物,我們靠太陽曬干衣物,他們喜歡在晚上開亮家里所有的燈,許多公共場所的燈更是整晚開著,而我們總是只開有人在的房間的燈。所以說,我們關注的不僅僅是節約,而是如何提高效率。

節能別光顧著省電,關鍵在于技術創新

筆者:我們提節能減排也有好多年了,目前為止效果似乎并不顯著。

李俊峰:過去,我們扶持了一大批企業來節能,樹立了一大堆標桿典型,這些典型現在都成了瀕臨破產的企業。邯鄲鋼鐵、濟南鋼鐵,過去都是行業內二十年的節能標桿,現在光景卻都不好,原因是什么,就是技術太落后了!跟他們形成對比的寶山鋼鐵,在上世紀70年代末就引進了日本先進的節能技術,之后幾十年里又不斷進行技術升級改造,所以寶鋼的日子還不錯。

種種現實例子告訴我們一個道理:不要光顧著看通過節能改造節約了多少電,這種節電是沒有經濟價值的,重要的是技術,是創新,這才是節能的難點所在。寶鋼用日本上世紀70年代的技術,通過升級改造就能保證40年不落后,反觀我國其他鋼鐵企業,為什么修修補補那么多年,最后還是把這個“破鍋”給扔了?技術跟不上!

中國已經發展到了工業化后期,到2020年要基本實現工業化,這個目標不是說工業化達到一定比例就能實現那么簡單的,而是所有的工業裝備都必須達到工業化的先進水平。路徑只有一條,就是用技術進步來脫胎換骨,用最先進的技術來裝備工業,提高能效。

節能不節錢?可能是思路不符合市場規律

筆者:您覺得在這一塊有哪些走在前面的國際企業,哪些經驗是值得我們借鑒的?

李俊峰:比如美國的GE、杜邦,德國的西門子,法國的施耐德,他們從未停止過創新,始終在裝備制造技術上是領先的,再比如日本的豐田、本田,他們在汽車制造技術從未掉過隊,不斷鼓勵技術進步。說一個具體的例子,美國的2.5升排量的別克汽車在2000年時,每百公里油耗是14-15升,到2010年,油耗是10升左右,而現在新提出的別克汽車,油耗已經降到了6-7升,比2000年時省了一半還多。試想,如果我們繼續改造2000年的汽車,能夠達到油耗6升的水平嗎?即便我們通過各種節能改造措施,讓15年前的汽車省了一升油,但與新技術相較還是浪費了7升。這也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只跟過去比,不與時俱進與先進技術比,這種節能理念是非常錯誤的。

任何一家企業都是逐利的,大家常說企業節能有阻力,因為節能不節錢。為什么會“不節錢”呢?歸根到底是節能思路出了問題,這個思路不符合市場規律。在2003年到2013年的10年間,中國節約了能源十多億噸,但同時也增加了將近30億噸的煤炭消費,新增了10億千瓦裝機,這樣算下來,我們真的節約了嗎?我們看似減了很多很多污染物,但霧霾依然故我,是不是思路和方法出了問題?這些問題值得反思。

物聯網對能源領域的改變是顛覆性的

筆者:我注意到您最近在朋友圈分享了谷歌董事長施密特的一篇文章,講的是物聯網將取代互聯網。您是如何看待物聯網的?細分到能源領域,物聯網都有哪些應用空間?

李俊峰:互聯網的誕生是人類技術的巨大進步,它是一場關于信息交流的革命,使信息包括人的智慧,能夠憑借這個系統進行更為廣泛地傳播。當然,除了信息交流,人類還有更為實在的物質需求,畢竟自然界是由萬物構成的,因此人類需要完成以信息交流為主的互聯網向以物質交流為主的互聯網轉變,物聯網應運而生。而“互聯網+”最重要的理念,就是把人類的智慧通過互聯網作用于傳統工業和裝備,使之煥然一新,碰撞出全新的裝備和創造型企業。

能源互聯網就是物聯網在能源領域的一種形態,應用空間太廣了。比如特斯拉的能量墻如果真的成功,每個家庭不僅可以解決自己的電力供應,還可以通過能源互聯網,向鄰居供電,它勢必會對傳統電網的發展形成沖擊;比如挪威提出,到2025年他們的新車要全部實現零排放,這個零排放甚至包括二氧化碳,也就是說,挪威未來的整個汽車工業從能源來源、機器制造到運營都要進行一番脫胎換骨的零碳變革,以后甚至連加油站和充電站都不會有,或許用電磁技術就可以一舉解決電動汽車的充電問題了,這些改變絕對是顛覆性的;再比如,谷歌和蘋果正在造的無人駕駛汽車,已經全盤顛覆了傳統方向盤的使用功能,未來你甚至可以在座駕里定制一張桌子和小床,一站式解決你的辦公和休息問題……諸如此類,萬物互聯的思想可以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物聯網將激發出人類智慧的無限想象空間。




責任編輯: 李穎

標簽:李俊峰,儲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