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價低迷,需求疲軟,外加環保等外部條件約束,能源央企的下一個發展規劃,如何能夠編制的兼顧質量和效益,是個要勁兒的命題。
中石油集團公司近日召開的董事會上,王宜林董事長表示“2016年將是公司發展極為困難的一年”。中國石油集團“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領導小組第二次會議內容透露,“十三五”將是一個大變革大調整時期,從國內看,經濟結構持續調整,國有企業改革深入推進;從國際看,油價持續低位,能源市場發生深刻變革。整體發展環境存在眾多復雜的不確定因素,規劃的編制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是歷次五年規劃編制中難度最大的一次。
現實的情況是,我國石油、天然氣、煤炭和電力等行業的能源央企當中,雖然具體問題與中石油各不相同,但對于未來規劃的編制工作卻都承受著一定的壓力。
能源行業多年來一直在持續投資,伴隨著舉國體制和行政壟斷,形成一面是煤炭、電力等行業相對過剩的產能,一面又是新能源和清潔能源等領域曲折發展的不理想狀態。但是雖然表面看是在投資和消費市場形成了競爭,各自也有各自的規劃,但談及現狀和未來發展,哪個行業似乎都不太滿意。
油氣行業企業編制規劃進展的相關信息中,中石油表示要切實依據計劃和預算安排抓好生產經營,也在多個場合表示公司要突出開源節流、降本增效,通過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走低成本發展之路。要以調整業務結構、優化資產配置為核心,提升運行質量效益。
中石化董事長王玉普曾表示,要著眼長遠,做好公司未來發展規劃。前提是要把握好國內外宏觀經濟大勢和石油石化行業發展方向,突出改革引領、創新驅動。要密切關注國企改革總體方案的出臺,貫徹落實好中央關于深化國企改革的方針政策。
但眼前的問題是,已經披露的“三桶油”前三季或第三季度營收數據中,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無一例外油氣銷售收入下降。即便如此,中石油等作為資源型企業,油氣勘探業務是主營業務的重中之重,儲量是公司生存發展的基礎,“要始終把勘探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任何時候都不能動搖”。
“十二五”期間,中國石油累計新增油氣儲量當量56億噸,占全國同期新增油氣儲量當量的58%。“都說中石油占了那么多地方為什么不探,不是他們不想探,油公司有很大的產量壓力,但是我們國家資源稟賦決定了他們找不到更多的資源,所以在低油價情況下,上游領域加大投資并不能緩解經營壓力。”一位曾在央企負責勘探開發管理工作的人士向中國能源網表示。
其實,與埃克森美孚每年幾十口新增探井數量相比,中石油每年新增探井至少多出幾十倍。“中國本身就是陸相生油,而這幾十年你不能說‘三桶油’不認真去做這件事,他們已經把這些地區翻騰了幾遍了。”有業內人士表示,歸結原因,還是現在油氣的生產方式不可持續。粗略統計國內原油生產成本在60-70美元/桶,而海外在40美元/桶左右,國內生產一桶將近賠半桶的錢,“只是我們能夠現在還撐得住,但是油價再持續低下去,可能就撐不住了”。
按照中石油的表述,低油價造成效益大幅下滑,“人往哪里去,錢從哪里來”成為各油田面臨的挑戰。
一直以來,“增儲上產”是從油公司到油田的追求,同時也是國家在規劃中的要求。但是,油價持續低迷的形勢下,如何權衡石油央企保供和經營,是一個不小的命題,同時對于能源安全也需要重新考量。
在油氣行業形勢和國內油氣改革推進的背景下,油氣企業已經開始對資產進行整合,也有聲音認為一些處理資產的動作是“籌錢”的表現。
當前油企經營確實面臨著極大的困難,傳統以儲量和產量考核企業的思路需要重新考量。隨著下游逐步放開,形成的倒逼機制一定程度上會令企業重新考量自己的經營思路、調整經營策略。伴隨國企改革中從“管資產”到“管資本”為主,企業發展規劃的編制也自然會將資本回報作為重要依據,有專家認為,這也是最現實且最省力的改革方式。
【中國能源網獨家稿件聲明】 凡注明 “中國能源網”來源之作品(文字、圖片、圖表), 未經中國能源網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