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RENA)第六屆年會發表報告稱,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全球能源結構中的比重將提高到36%,可使全球GDP增長1.1%,約為1.3萬億美元。
本屆年會被視為巴黎氣候大會后舉行的首個相關領域的政府間國際會議,主要討論可再生能源部門在應對氣候變化、滿足全球可持續發展目標中應發揮的作用。
IRENA總干事阿德南在開幕式上表示,本屆年會應承接巴黎氣候大會減排愿景,制定行動計劃,保障能源領域贏得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大會發布了《可再生能源效益:經濟學分析》報告,首次對可再生能源的宏觀經濟影響進行全球評估,特別分析了2030年前全球可再生能源比重比2010年翻一番將產生的效益。
“近期達成的巴黎協議向各國發出了從談判轉向行動、迅速在能源領域去碳化的有力信號。”阿德南說,“該報告證明,能源轉型不僅能緩解氣候變化,還能刺激經濟發展、提高人類福利、增加全球就業。”
該報告指出,2030年,全球GDP最高將增加1.3萬億美元,高于目前智利、南非和瑞士3個經濟體GDP總和。
報告提出,除GDP增長外,一系列社會和環境效益還有助于提高居民福利。可再生能源對福利的影響預計是對GDP影響的3到4倍,全球福利將增加3.7%。當前全球可再生能源領域的就業人數為920萬人,2030年將升至2400萬人以上。
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還會帶來貿易方式的轉變,將使全球煤炭進口量減少一半,同時削減石油和天然氣進口,從而使日本、印度、韓國、歐盟等主要進口國獲益。多元化經濟也將使化石燃料出口國受益。
“通過發展可再生能源應對氣候變化和實現其他社會經濟目標不再是單選題或數學等式。”阿德南說。“由于發展可再生能源的商業利益不斷增加,投資實際上就是雙贏。”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