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国产足恋丝袜在线观看视频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 您現在的位置:
  • 首頁
  • 電力
  • 火電
  • 煤炭虧損 火電過剩 神華“神話”能否繼續?

煤炭虧損 火電過剩 神華“神話”能否繼續?

2016-03-28 15:52:18 南方能源觀察   作者: 溫敏哲  

近期企業大佬間的會面,談笑風生之后,多了對未來的嚴肅談論。

有史以來最好的經營業績,也不能令五大發電集團在此刻輕松地期待一個更美好的未來。

成立十余年間,五大發電集團經歷了數次跌宕起伏,從低谷再回頂峰時,面對即將掀起的波瀾,不容徘徊。

“未來幾年,發電行業將會真正迎來觸及生存問題的轉變”,這一判斷幾乎已成共識。

2016年起的未來五年,以及更長一段時期,發電行業將必須應對越來越復雜的市場環境。經濟新常態下,經濟增速將保持在中高速水平,用電需求持續不振,發電量可能連續下降。過剩,是未來一段時間,發電行業最主要的特征。

盡管產能如此,低碳清潔能源依然是越來越重要的品種,水電、風電、核電、太陽能發電在“十三五”期間繼續迎來發展機遇期。能為此買單,且必須為此買單的,只有一個,就是發電集團的主要利潤支撐——火電。

買單的方式是,火電的利用小時將會持續下降。水電大省的火電利用小時已經不足2000小時,風電大省的火電利用小時已至3000小時。加之環保因素,火電生存空間會遭遇越來越大的擠壓。市場競爭加劇,電力直接交易的全面推行,降低電價的任務,倒逼火電進退。

“春江水暖”,電力行業的企業家往往最先感受到環境的即將變遷。敏銳的企業已經為適應新的溫度而轉身。

領頭羊華能集團決意尋求煤電清潔化和高起點發展核電的路徑。規模一度領先的大唐集團曾希望用煤做文章建成綜合能源集團,如今重回起點。華電集團以穩健著稱,在水電、氣電、油氣多有布局。國電集團依托其獨有的稟賦,成為首屈一指的風電運營商。規模最小的國電投勝在清潔能源比例一路領先,并列“核電三強”。

不同的起跑線,不同的方向,它們所向往的也未必是同一個終點。無論現在,還是未來,都需要為它們準備不同的評判標準。

也許誰也不能過早地預判哪只大象轉身的方向會贏得未來。但愿必要的提醒,能令發電集團更加清醒,危與機可能不過是一線間的轉換。

一邊是無限的市場、靚麗的機會,一邊則是模棱兩可的未來,所有的轉型期都是如此。

闖入者神華

身處一個大面積虧損的行業和煤價讓人傷感的時期,神華的“幸運”從哪里來

“煤企”神華,煤炭板塊的利潤貢獻率不足一成,挑大梁的是發電、物流。煤炭行業熱火朝天時,這一比例曾高達七成。身在一個大面積虧損的行業和煤價讓人傷感的時期,神華的“幸運”從哪里來?躲過了煤炭下行,發電再遇拐點又會怎樣?國家整體的經濟轉型,能源行業的劇烈變動以及化石能源排放的硬約束,為神華和體量龐大的老行業提供了新機遇的同時,也增添了不少變數。

神華因煤而生,因煤而興。“十二五”收官、“十三五”出發的時候,煤炭行業卻遇到了嚴峻的冬天。

2010年,“十二五”首年,煤炭市場供不應求,一片火熱,當年煤炭行業增長40%,神華提出了大膽的“五年翻一番”計劃。“十二五”期間,煤價的沖高又急速回落,八成上市煤炭企業虧損。

2015年,國內煤炭價格從2011年的最高點870元/噸一路跌回了2004年的水平——370元/噸,且下跌勢頭不減。2015年底,全國煤礦總規模為57億噸,而煤炭消費量約為37億噸。2015年進口煤炭2.04億噸,出口僅532萬噸。根據《中國經濟周刊》的報道,2015年底,全社會存煤已經持續48個月超過3億噸。煤炭行業嚴重的產能過剩和生產成本高昂預示著2016乃至未來的日子不會太好過。

遙望煤炭行業的危機,遠不止供需關系一種。2015年12月,中國在《巴黎協定》中承諾,2030年碳排放將達到峰值,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重達到20%。中國煤炭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4年,煤炭在中國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為64.2%,非化石能源僅占11.1%。現狀與目標之間的差距,預示著在接下來的15年,中國煤炭消費總量必將進一步下降,除此之外,霧霾等亟待解決的環境問題已經且將讓政府在煤炭行業的審批監管方面更加謹慎。從地方到中央都提出了煤炭總量控制的方案,據《能源發展戰略行動計劃(2014-2020年)》,到2020年,全國煤炭消費總量將控制在42億噸左右,煤炭消費比重控制在62%以內。

這種情況下,供過于求的煤炭行業,完全無法希冀煤炭消費的進一步增長。行業下行大勢下,神華的煤炭板塊也受到嚴重擠壓。神華曾大力發展的煤制油、煤制烯烴,受原油價格重創而失去經濟性,近期內看不到轉虧為盈的希望。

在神華集團2016年工作會上,董事長張玉卓表示,“十三五”期間集團產業總體布局將形成以煤炭清潔生產為主體,煤炭的清潔發電和煤炭的清潔轉化為兩翼,以新能源、環保、核電、氫能等產業為補充的“一主兩翼、適度多元”產業布局。小心翼翼的措辭中,至少可以確定一點,神華的煤炭產業板塊不會再擴大了。

在煤炭行業危機四伏的現狀中,也深藏著轉型與升級的機會。淘汰落后產能是持續多年的煤炭產業政策,也是神華長期以來推而不動的發展方向。“十二五”期間的高煤價養活了一批生產成本高、安全意識差、煤炭品質低的小煤礦。在“十三五”期間,神華恰好可以順應行業的下行趨勢,掌握煤炭行業定價權,加快切割本企業的落后產能,也促進整個煤炭行業落后產能的退出,擴大自己所占市場份額,讓國內的煤炭行業能夠形成與進口煤炭真正抗衡的競爭力,促使中國煤炭行業升級。

在煤炭全生命周期清潔利用方面,神華已經比其他國內煤炭企業先行一步,打下了不錯的基礎。在經濟發達地區,公民對環保問題日益升溫的關注度和政策財政的支持力度,給神華轉型成為煤炭清潔利用解決方案服務商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機。

電力行業闖入者

主業煤炭遇冷,電力行業卻“意外”挑起了神華利潤的大梁。

2015年,電力和鐵路板塊為神華創造了九成利潤,在過去的十年中有意無意增加的發電資產,讓神華的電力裝機總量悄悄達到了五大發電集團的量級,得以在煤炭行業的冬天取暖。

在電力行業,以煤起家的神華原本沒有與五大發電集團相提并論的當量。1995年,華能精煤公司的幾位領導力主,使其脫離了華能集團,成立了一家新的國有企業,就是今天的神華。成立之初,神華的主要資產是神府東勝煤礦,以及相配套的鐵路、港口等,領域主要在陜西和內蒙。

二十多年過去,再次審視神華會發現,它已經從一個煤炭一枝獨秀的企業,變成了煤電并重,多元國際發展的能源集團公司。電力總裝機達到7861萬千瓦,成為了五大發電集團不可小覷的競爭對手。而且神華電力板塊沒有五大發電集團的歷史包袱,優質資產比例大,發展潛力很足。從以煤炭為主到煤電并重,在許多歷史的偶然與必然影響之下,神華電力一路發展到了今天的規模。

2002年開啟的第一次電改力推“廠網分開”,意圖將發電與輸配分開獨立。因種種現實問題,國家電網有兩批發電資產沒能立刻剝離,暫時留下了。這兩批資產大部分是之前國家電網用來調峰調頻用的電廠,裝機總量分別是920萬千瓦和647萬千瓦,大部分是優質大機組,股權簡單,負債低,被稱為“920”和“647”資產。2006-2007年,國資委督促國家電網盡快處理這兩批資產,定向出售給五大發電集團、神華、華潤等國有企業。神華插足發電產業,拿到了天津、江蘇等地一大批國家電網壓箱底的優質發電資產,就此在發電行業起家。

2008年,魯能事件爆出,國家電網的三產公司、也是山東省資產第一大公司魯能悄然完成了私有化。事件被揭露后,魯能集團被重新收歸國有,其資產等待下一步處理。魯能集團最優質的資產當屬位于內蒙古、寧夏、新疆等煤炭產量豐富地區的大批煤炭煤電企業。從2008年開始,國家電網資本騰挪,將部分優質煤電資產和來自當年魯能集團的煤炭煤電資產合并在一起,成立了國網能源公司。2011年底,國網能源總資產550億元,火電裝機總量近1500萬千瓦,煤炭產能約每年2000萬噸。這樣一大筆優質資產無論花落五大發電集團中的哪一家,都將打破從一開始就小心維持的平衡,因此神華漁翁得利,最終獲得了國網能源公司100%的股權。

從2002年起,中國煤炭價格一路上揚,從300多元每噸沖上了870元每噸的高位。神華手握煤炭資源,建設大量優質火電機組。與此同時,神華利用煤炭緊缺帶來的談判籌碼,與廣東、安徽等地方政府合作,入股粵電、皖能,掌握了一批地方發電資產。

雖然發電板塊在2015年的煤炭寒冬救了神華,但電力行業本身也即將迎來需求增長的拐點。能源密集型企業紛紛放緩增長,鋼鐵需求出現20年來最大跌幅,水泥需求出現25年來的最大跌幅,自2011年以來,鋁的國際市場價格近乎腰斬,2015年中國14家鋁企減產491萬噸。2015年,電力行業的利潤并非來自于需求的快速增長,而是來自于煤價降低帶來的成本下降,電力供過于求的形勢已經非常明顯。

在這樣的行業形勢下,發電側新建裝機最需要的是保證能開機、能上網,神華能否抓住電力改革的機遇,與地方政府與工業園區展開合作,通過大用戶直購的方式確保上網,成為發電板塊最大的挑戰。

賣煤和發電之外

在傳統的煤炭、發電業務之外,神華“煤電油氣路港航”七大板塊的布局也給它帶來了更多的發展空間。

在新一輪電改中,行政審批權限下放,更多由市場配置資源,發現價格、降低電價是主要目的。在此目標指引下,國家發改委逐漸下放能源領域數十種項目審批權力給地方政府,中央主要通過規劃來掌握總量。此舉使得過去在能源領域話語權不強的地方政府成為了牌桌上重要的玩家之一。電改的亮點之一——售電板塊的放開,更是讓手握工業園區和地方能源公司的地方政府有了更多的騰挪空間。

在這樣的改革背景之下,能源眾央企的一步好棋便是與地方政府展開合作,在發電、配電、售電等領域迅速建立合作實體,抓緊改革的紅利。五大發電集團都沒有忽視這一點,在“十三五”規劃中,不約而同地提到了建立自己的售電實體。改革釋放出的地方能源市場紅利,勢必引起幾大能源公司的激烈競爭。

在與地方政府合作的競爭中,神華“煤電油氣路港航”七大板塊提供了更多的合作支點,更廣泛的合作前景,與業務較為單一的五大發電集團相比具有一定優勢。五大能為地方政府提供的主要是發電行業的人才與資產,以及向上下游延伸的機會。項目所需其他的配套服務,還需要地方政府去協調配置。而神華能夠提供的,則是長長的一條產業鏈。

在電力行業之外,相比五大,神華也有自己獨特的多元化發展機會。

2014年,中核集團與神華采用互相參股的方式,共同開發內蒙古的煤鈾礦。“十三五”期間,核電將迎來快速發展。目前,湖北、湖南、江西、四川、重慶、河南、黑龍江、吉林等多個省份均在籌建核電站。此前,中核集團獨家把控著中國的鈾礦開采,此次合作幫助神華邁入了能源板塊的新領域。伴隨著鈾礦合作開采而來的,必將是順理成章的核電投資及下一步更深的合作。

神華從煤炭產地到負荷中心,進出口集散地完備的運輸網絡為其提供了發展物流服務產業的基礎。在神華的“十三五”規劃中,包括了進一步完善運輸服務網絡,推進沿海沿江港口碼頭建設等,既可以為神華在地方建設的能源項目提供物流服務,也可以擴大與地方政府的合作面,進一步分享發展的利益。




責任編輯: 江曉蓓

標簽:火電過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