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心中國政治和改革的人們都不陌生這樣一句話:一放就亂,一管就死。從改革開放那天開始,這句話描述的現象幾乎就沒有斷絕過,一直到今天仍然是一個大問題。最初也許只是一個經濟現象--一個市場的放開和整頓的循環,后來也是一種政治現象--對地方放權和收權的循環,現在明顯體現在更多的領域。
最新的例子是關于網絡輿論的。4月19日,繼文藝、新聞輿論之后,習近平總書記又主持了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并發表重要講話。參加座談會的除了高級官員和權威專家,還有任正非、馬云等行業"大佬"。這意味著,虛擬空間輿論問題,不僅僅是"宣傳"的事情,它不僅影響到政治,也影響到經濟。反過來說也成立,沒有經濟力量的配合,政治意圖也不是很容易實現。
在講話中,總書記一方面指出,"對網上那些出于善意的批評,對互聯網監督,不論是對黨和政府工作提的還是對領導干部個人提的,不論是和風細雨的還是忠言逆耳的,我們不僅要歡迎,而且要認真研究和吸取。"另一方面,他也指出,"網絡空間烏煙瘴氣、生態惡化,不符合人民利益。"從放和管的這一套邏輯來說,這就是既要管、又要放。
那么,問題就來了。要放,就不能只有一個聲音、只有一個調子;要管,也不是空的,而是包括:辦網站的不能一味追求點擊率,開網店的要防范假冒偽劣,做社交平臺的不能成為謠言擴散器,做搜索的不能僅以給錢多少作為排位的標準,等等(這些要求對于網友和企業的影響是非常直接的)。怎么防止"一放就亂、一管就死"?我們能走出這個惡性循環嗎?
要看病、治病,但先搞清楚病理。"一放就亂、一管就死"的病理在哪里?
一個放一個管,實際上反映了兩種誰也離不開誰的訴求:一種是對于打開空間的訴求,一種是對于秩序的訴求。兩種訴求形成的是兩種焦慮,一種是對于市場競爭的風險的焦慮,一種是對于秩序失控的焦慮。看起來是二元關系,那就要看主要矛盾或者矛盾的主要方面在哪里。
筆者認為,最根本的還是治理上如何形成管制的穩定性、可預期性和權威性,背后則是一種對于政治秩序、經濟秩序和文化秩序的理念--所謂我們要奉行什么樣的秩序觀,怎么理解好的秩序,好的秩序到底是怎么形成的。
對秩序失控的焦慮,是可以理解的。管制的穩定性和可預期性比較好理解,為什么要突出一下"權威性",原因不復雜,事實上,權威性的降低會不斷加劇對于秩序失控的焦慮,從而也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
最近有關方面在打擊非法討薪、醫鬧等,所謂要敢于"亮劍",支持者們甚至拿美國來說事:你看美國警察對違法的人那是相當不客氣的,并且有視頻為證。最近浙江一個地方因為垃圾焚燒廠選址的問題,發生了非法沖擊政府機關和打砸現象,在輿論中也同樣出現了支持敢于"亮劍"的聲音。政府維護秩序的權威性,本不是問題,但這些聲音還是忽略了一個基本事實:當事人為什么要鬧?背后是正規途徑的失效,違法了當然政府可以不客氣,但并沒有觸及問題發生的根源。
即使是面對非法行為的政府執法的權威性,事實上也有"平等對待"的問題。美國警察對違法的人是不客氣,"暴力得很",但不要忘了,當年黑人小孩平等入學遭遇抵抗的時候,聯邦也是出動軍隊來硬的。如果非法討薪的可以拉出去示眾,那么惡意欠薪的可不可以?
所以,主要矛盾或者矛盾的主要方面還是集中在政府的治理水平上。當事人需要教育或者需要法辦,那肯定有用,難的是治理"治理者"本身。
你看,最近人民日報發表過一篇評論文章,鼓勵干部不要怕偶爾說錯話,出了事情要積極主動回應社會關切。這個評論針對的是,相當普遍的領導干部在麥克風面前不說話、不會說話的現象。李克強總理多次強調,部委要積極主動回應社會關切,國務院最近還出臺了規定:遇有重大突發事件時,負責處置的地方和部門是信息發布的第一責任人,主要負責人要當好"第一新聞發言人",快速反應、及時發聲。針對涉及突發事件的各種虛假不實信息,要迅速澄清事實,消除不良影響。特別重大、重大突發事件發生后,應在24小時內舉行新聞發布會。
有一個地方的電力系統最近做了一個變電站的輻射調查,向當地居民解疑釋惑,說明變電站的輻射程度不像流傳的說法那樣。這就很好。做民眾的工作,是個相當精細化的活,需要下很大功夫。如果像人民日報批評的那樣,甚至連話都不說了,"裝聾作啞",小問題能不釀成大危機,小事件能不演變成大事件嗎?我們再想象一下,群眾有疑惑,沒人說話,事情鬧大了,就只能動用專政手段,這樣的做法能持續嗎?
改革的過程,說到底還是一個不斷放的過程。不放,很多社會經濟問題根本沒有解決的可能性。看看各種上學難的現象就很清楚了。但放的過程,總會有問題,所以也就成了各種劣質管制頻繁出臺的依據。矛盾的焦點很清楚了,放以后的"亂",管以后的"死",根本上還是治理水平的低下。到底該管什么,該怎么管,有關部門需要好好想一想了。
(作者系《南風窗》執行主編)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