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能資源是我國可再生清潔能源發展的優先領域,對于促進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生態文明建設具有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十二五”期間,漢中市立足陜南優勢水能資源稟賦,大力推進“民生水電、平安水電、綠色水電、和諧水電”建設,以新理念引領農村小水電清潔能源開發新常態。新投產水電站29座,裝機16.44萬千瓦,完成投資23.20億元,爭取中省資金2.57億元。截至2015年底,全市共建成水電站198處,總裝機44.40萬千瓦。農村水電在改善能源供應結構和保護生態環境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農村發展、農民增收和民生改善做出了重要貢獻,經濟和社會效益顯著。
目前,根據中省新時期農村水電發展與扶貧掛鉤的創新發展思路,漢中市結合精準扶貧要求,已率先完成全市“十三五”農村小水電扶貧開發項目前期摸底排查。預計“十三五”期間,全市將新建及續建農村水電站40座,總裝機18.12萬千瓦,總投資19.72億元,小水電扶貧項目工作開展呈良好發展前景。2016年5月,根據國家發改委、水利部《關于申報農村小水電扶貧工程試點項目投資計劃的通知》及項目申報最新要求,漢中市提前安排部署,迅速下發通知并已按要求完成中央投資建議計劃編制及上報工作。漢中市擬新建(改擴建)扶貧水電站7處,總裝機2.92萬千瓦,年度建議計劃投資2.21億元,其中計劃申請中央預算內投資1.17億元。據測算,項目建成投產后每年可產生扶貧收益資金701萬元,可使3595戶貧困戶持續受益。
未來,漢中市將緊緊圍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充分發揮農村小水電的資源與優勢,以促進農村貧困人口脫貧增收為目標,以發展農村小水電、提供農村電力保障支撐為載體,采取“國家補助、市場運作、貧困戶持續受益”的扶貧模式,積極爭取和引導資金投入與精準扶貧深度掛鉤,引導貧困地區農村水能資源可持續健康發展,實現農村小水電“造血”脫貧、可持續脫貧,為打贏脫貧攻堅戰,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共建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美麗漢中作出更大貢獻。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