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國際能源戰略格局正經歷著歷史性的深刻變化。這種變化是技術進步和供需變化導致的結果,不僅造成了油氣價格的劇烈波動,也將對能源地緣政治和國際能源合作帶來至關重要的影響。
這些變化集中體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美國憑借著“頁巖革命”,已經超越沙特和俄羅斯成為世界第一大石油生產國和第一大天然氣生產國。除了美元、美軍和美援之外,美國又擁有了影響國際事務的額外杠桿,那就是“美油”和“美氣”。在一定程度上實現了“能源獨立”之后,美國對中東的依賴已經相對下降,其近來在中東采取相對保守而非激進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與此有關。與此同時,由于有了更多的能源工具,美國對于歐洲、亞太經濟甚至安全事務的影響力也會進一步提升。
二是受西方制裁、油價下跌等因素影響,俄羅斯能源產業遭遇挫折,其在國際能源戰略格局中的地位呈現衰勢。一方面,俄羅斯現有主力油氣產區基本已達到生產峰值,如果要保持現有產量,俄必須對遠東、西伯利亞和北極地區的新油氣產區加大投資。但是受技術落后和投資不足制約,這些地區的開發未來會遇到諸多困難。近期,西方一些跨國石油公司相繼退出和俄羅斯共同開發北極油氣產區的項目,俄北極開發的難度進一步增大。另一方面,俄羅斯在傳統的歐洲能源市場,遭遇到現貨LNG、歐洲加大能源進口多元化以及能源憲章規則的多重壓力,其在歐洲市場上的原有強勢地位已風光不再,被迫對歐洲客戶打折銷售天然氣,并在逐步改變天然氣價同油價掛鉤以及“照付不議”等傳統作法。此外,歐亞地區的能源格局也在發生不利于俄羅斯的變化。曾經受俄羅斯“天然氣大棒”脅迫的烏克蘭,現在天然氣進口的一半實現了從歐洲“反向輸氣”,同時也在增強LNG的引入力度。俄羅斯戰機被土耳其擊落后,俄并未如許多人想象的那樣借關閉“藍流”天然氣管道閥門對土施加報復,凸現出雙方的能源關系是相互信賴,俄并不掌握單方面優勢。受多重因素影響,普京已正式宣布放棄曾經寄予厚望的“南流”天然氣管道項目,“土耳其流”項目也前途未卜。更為重要的是,俄羅斯能源的“東進”步伐仍然遲疑徘徊,沒有取得明顯進展。在和中國的天然氣談判過程中,俄仍然希望保持不切實際的價格高位。如果這種態度不改變的話,俄羅斯有可能喪失第二個十年,無法在中國天然氣市場占據有影響力的份額。
盡管俄羅斯在國際能源戰略格局中的影響力有所下降,但我們仍不能忽視俄羅斯。如果說現在俄羅斯的建構能力不強的話,但是它還是具有相當強的解構能力的。比如,俄羅斯在敘利亞軍事行動的根本性目標就是打掉東地中海大陸架的天然氣開發,防止在歐洲市場出現一個對其能夠帶來巨大沖擊的競爭對手,目前看來,俄羅斯的這個目的達到了。
第三個重要變化是OPEC的內部協調愈發困難。在“頁巖革命”和替代能源的沖擊下,OPEC國家為了爭奪市場份額,內部競爭加劇。最近一個階段,OPEC的幾輪能源部長會議都未能就限產保價達成一致,凸現出其內部的利益分歧。未來,隨著伊拉克、伊朗、利比亞等國產能恢復及重返市場,OPEC內部的競爭可能會進一步加劇。與此同時,隨著國內經濟衰落和社會政治動蕩,委內瑞拉的未來走向令人擔憂。委內瑞拉的變化會對拉美的能源市場,包括委內瑞拉和中國的能源合作帶來巨大的沖擊。
第四個變化是歐亞能源地緣政治出現新動向,中亞、里海國家的對外能源合作日益活躍、多元。土庫曼斯坦除了和中國進行天然氣合作之外,最近幾年和日韓國以及歐洲國家的合作也日益緊密。TAPI(土庫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天然氣管道已經開建;阿塞拜疆、格魯吉亞和土耳其之間的跨安納托利亞天然氣管道也已開建。這說明中亞、里海國家正在加速構建繞開俄羅斯的能源運輸基礎設施,擴大對外能源合作的范圍,這也將導致俄羅斯在歐亞地區的能源影響的進一步下降??梢钥吹剑瑲W盟所倡議的“南高加索能源運輸走廊”項目正在以“小步快跑”的方式取得新的進展。盡管俄羅斯提出了歐亞經濟聯盟的設想,而且提出了建立歐亞經濟聯盟統一能源市場的目標,但是它沒有辦法來調和整個“后蘇聯空間”國家之間的能源關系。
在國際能源戰略格局加速盤整的形勢下,中國應該如何作為?
首先,應瞄準世界能源發展的大趨勢,制定中長期的能源戰略,實現技術進步、制度改革和對外合作的有機統一,這對確保能源、環境和社會的平衡、協調發展至關重要。目前,中國“十三五”能源規劃正是抓緊制訂,但從發達國家的經驗來看,不制訂中長期能源戰略,整個能源行業的發展將是不穩定的、不可持續的。
其次,要更加積極地參與地區和全球的多邊能源治理。傳統意義上,油氣是事關國家安全的“戰略資源”,對于中國這樣一個高速增長且資源匱乏的國家來說,不惜代價地確保資源供應是首要任務。然而近年來的實踐卻充分表明,隨著科學技術進步、全球市場整合以及金融資本的介入,油氣資源的地緣政治屬性正在日益弱化,石油已成為一種高度市場化的全球大宗商品,天然氣的區域交易范圍也在日益擴展。但就決定了需要在全球化、市場化和開放條件下來思考和處理能源安全問題,也決定了中國的能源安全只有在全面參與地區和全球多邊能源治理過程中才能得以實現。在這方面,一要加強在IEA(國際能源署)、IEF(國際能源論壇)以及國際能源憲章等多邊提升參與度;二是要發達國家繼續深化能源技術合作、人員交流和能源金融方面的合作;三要借中日韓三國對話機制重啟,加強三國在能源方面的合作,特別是要在構建東亞地區的天然氣交易平臺、消除亞洲天然氣溢價方面做出共同努力。
第三,要把握好中俄能源合作的節奏。一方面要切實落實我們已經簽署的協議,特別是保障東線天然氣管道按時足額供氣;另一方面要在西線天然氣管道談判當中參考俄歐天然氣合作的新變化,并且根據世界天然氣發展大的趨勢,達成雙方都能夠接受的協議。但是考慮到未來5-10年國際油氣市場趨勢,在參與俄羅斯北極能源項目開發時,中方一定要充分考慮到資源、環境、氣候、市場和基礎設施方面的風險,要慎重,不能操之過急。
第四,要加速推進上合組織能源俱樂部的建設。一方面要實現能源生產國、過境運輸國和消費國之間利益的平衡,確保現有管道和油氣開發項目平穩、安全運營。另一方面,要利用中國擁有的超高壓輸電技術提出的全球能源互聯網倡議,一攬子解決中亞國家的電力供應問題。解決了中亞國家的電力供應,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減少這些國家圍繞著水資源的沖突,這不僅會給這一地區的經濟增長帶來助力,而且有助于維護地區的安全。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