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寶,前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前國家能源局局長,國家能源委員會專家委員會主任,能源研究專家。
本文是作者2016年6月30日在哥倫比亞大學全球能源政策研究中心顧問委員會上的發言摘要。
新能源必然代表著未來。能源消費與氣候變化、溫室氣體排放密切相關,在國際社會高度關注氣候變化的背景下,可再生能源將有更好的發展前景。可再生能源未來一定會替代化石能源,但這是長遠來看。但近期化石能源仍將占據重要地位,例如,石油在交通領域短期內仍具有不可替代性,甚至在相當長時間內還將在能源結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
地緣政治對能源價格影響日漸突出
無論世界發生什么樣的變化,技術文明如何進步,人類都要利用能源驅動一切。因此我認為,能源才是真正的“長青產業”,我們永遠無法離開能源。這一兩年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導致能源消費增長也放緩,加上供應增加,能源市場呈現疲軟、價格下降的趨勢。石油價格已經經歷了兩年的價格低迷,目前供需狀況已經在做出調整,逐漸趨向新的平衡,出現回暖的跡象。雖然去庫存還需要一定時間,價格回升也需要一定時間,但價格回暖的趨勢已經可以預見。石油價格在明年應該有所回升。
在研究能源價格時,供需基本面仍然是影響價格的基本因素,但金融、地緣政治對能源價格的影響日漸突出。
世界應當重新認識中國的能源技術
中國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國和消費國,石油進口量也逐漸與美國大體相當,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石油進口國。因此中國在世界能源事務中已經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能源事務沒有中國參與就不具有代表性。
中國的可再生能源發展迅速,技術進步很快,在傳統能源領域,例如煤炭發電、輸變電領域,中國某些技術已經居于世界先進行列。世界,特別是發達國家,應當重新認識中國的能源技術。
中國能源工作重點已轉變,有些人還不清醒
受經濟減速的影響,中國的能源需求增長也在放緩,十年高速增長期平均每年能源需求增長8%~9%的狀況已經改變。去年和今年上半年能源需求的增速都很低。煤炭價格、電力需求也出現了疲軟。中國已經從過去幾十年以增加供給來滿足能源快速增長需求為特征的能源工作狀態,轉變為以調整能源結構,技術進步為主的工作重點,但是國內還有些人沒有清醒地從過去習慣的狀態調整過來。煤電仍然上得過快。
中國的煤炭峰值已經過去
與氣候變化相關的煤炭消費峰值,過去多數專家設定為2030年,后來又提前到2020年,但就我個人看,我認為中國的煤炭峰值已經過去。在改革和執行能源政策時中國同樣存在不同利益集團的不同訴求,能源研究機構要跳出這種利益集團的立場來客觀分析問題。
世界能源治理結構是又一個值得研究的課題
IEA只代表了發達國家的石油進口國,顯然已經不適應時代潮流,必須進行改革才有生命力。但是現在OECD組織似乎還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全球化遇挫折,貿易保護主義抬頭
最近的一大新聞是英國脫歐,眾說紛紜。在我看,貿易保護主義在抬頭,國際發達國家熱衷推出的全球化遇到了挫折,在能源研究中應該正視這個問題。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