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記者獲悉,近些年探索“下海”技術的海洋工程公司工程技術研究院(簡稱工程研究院),經過研發攻關和現場推廣應用,形成海洋淺層地質調查分析評價技術,填補中國石油在這個領域的技術空白,提升了海上油氣開發作業的安全能力和防風險水平。
目前,中國石油已形成120米水深內的海洋石油工程作業能力。在作業海底,往往存在軟弱夾層、不均勻地層、埋藏古河道、海底滑坡、淺層高壓氣等特殊地層和災害地質,可能引發自升式平臺樁腿不均勻沉降、平臺傾斜滑移、海底管道懸跨斷裂、鉆井平臺井噴等生產事故。
為規避風險,國內外通常采用單因素評價技術,即通過底質聲學性質對工程地質穩定性進行評價。工程研究院歷經兩年技術攻關,提出從綜合工程地質環境、底質聲學特征、高分辨率地質分層、土體力學性質等多因素進行工程地質調查分析和影響評價方法,即淺層工程地質調查分析評價技術。
這項技術具有分辨率高、穿透深、效率高成本低的特點,能夠有效穿透深達200米的海底地層,分辨出厚度為0.2米的地層,全面探測出調查區域內海底淺部及中深部的地層結構和災害地質分布情況,現場獲得高分辨率的工程地質剖面圖,確定地層結構和性質,識別出淺部活動斷層、斷裂、埋藏古河道、淺層高壓氣等淺層工程災害地質,減少工程地質鉆孔布設數量,提高調查效率。
這項技術已成功應用于勝利、遼河、大港等油田的井場調查工作,有效查明了海底淺部地層結構和災害地質分布情況,保障了平臺安全就位和安全生產,獲得甲方高度認可。
責任編輯: 中國能源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