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多前,河北廊坊數據中心產業園從幕后走向臺前,開啟了京津冀協同發展大數據產業的閘門。如今,京冀大數據走廊上的另一重點區域張家口張北云計算產業園也浮出水面。昨日,北京市經信委、河北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正式披露了張北云計算產業園的建設進展及相關規劃,至此京冀大數據走廊的雛形初步形成。據介紹,張北產業園定位將是京津冀云存儲的主基地,“十三五”時期北京已有4-5家企業確定將部分業務搬入園區,投資總額超百億元。
“大數據”是一個近年才被人們熟知的新鮮詞匯,而“躲”在它背后提供著關鍵性服務的云存儲、數據中心產業,對大多數人來說更是一個陌生的領域。公開資料顯示,這類行業主要業務是為各種企業提供大規模、高質量、專業化的服務器托管、空間租用、數據存儲等業務的平臺。
而具體到張北園區,北京市經信委主任張伯旭透露,今后張北云計算產業園的定位將是京津冀云存儲的主基地,并以此打造“中國數壩”的概念。據了解,目前,北京市內在用和北京市內發布產業禁限目錄前在建的數據中心規模僅夠北京的企業使用3-5年,因此,目前已有4-5家企業確定“十三五”期間將把新增數據庫放在張北產業園內,投資規模將超過百億元,以阿里巴巴數據中心為例,即將到來的“雙11”購物節,該企業北方下單數據都將全部放在張北處理。據統計,現在北京企業已成為產業園內各地確定入駐企業數量占比最大的城市。
一位常年接觸這一行業的企業負責人告訴北京商報記者,看似“高大上”的數據中心產業,對北京來說是個讓人“又愛又恨”的行業。一方面,面對北京與日俱增的數據中心服務需求,這些企業的存在不可或缺,但另一方面,這個行業對于土地、電力、用水等資源的較大需求,又愈發成為不小的負擔。
而在京津冀大數據走廊上被“選中”重點開發的廊坊、張北都是土地等資源相對充沛,而且當地平均氣溫都相對較低能節省不小的降溫成本。張北縣委書記郝富國解釋稱,云計算、數據中心產業雖然是新興產業被提上了首都非核心功能疏解的日程,而張北年平均氣溫2.6℃,可為云計算運營節約45%降溫成本;全年好于二級天數346天,可極大延長服務器壽命;張北風電光伏年發電量達60億千瓦時,可以為云計算提供充足的電力供應;縣域內有“京呼銀蘭”、“中蒙國際光纜”兩條國家骨干網絡經過,打通了和北京的三條雙路由光纖。
“充分利用張北干凈的風和清涼的水來為數據中心降溫,預計全年只有兩周的時間需要開啟傳統的壓縮機空調制冷,僅制冷能耗就能降低近60%。”阿里巴巴CTO張建鋒表示。而還有知情人士透露,根據估算,企業在北京和張北建設一個同樣規模的數據庫,大概能節約一半左右的成本。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