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国产足恋丝袜在线观看视频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力帆新能源騙補事件中頻頻被打臉

2016-10-26 08:47:11 法治周末   作者: 肖莎  

新能源騙補調查之風刮向了乘用車領域。

10月10日,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力帆股份”)發布公告稱,子公司重慶力帆乘用車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力帆乘用車”)近日收到財政部下發的《財政部關于重慶力帆乘用車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專項檢查的處理決定》(以下簡稱“處理決定”)。

根據處理決定,截至檢查日,力帆乘用車申報2015年度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的新能源汽車中,有1353輛車電池芯數量小于公告數量,與《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不一致,1328輛車電池單體生產企業與《車輛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不一致,涉及中央財政補助資金11408萬元。

財政部據此對力帆乘用車2395輛不符合申報條件的新能源汽車不予補助,并取消力帆乘用車2016年中央財政補助資金預撥資格。

在此之前,蘇州金龍等5家新能源客車企業因為騙補事件被處罰,力帆乘用車是查實的第一家涉嫌騙補的乘用車企業。

力帆股份稱,財政部的處罰不影響力帆乘用車2016年度銷售的新能源汽車在銷售后繼續依法申請取得新能源汽車補貼,但在短期內上述補貼撥付方式的調整對力帆乘用車會產生一定資金壓力。

然而,就在9月12日,力帆股份還針對一篇名為《網傳近百家新能源車企騙補名單曝光!金額巨大》的文章發布澄清公告,就文中將力帆股份的兩家子公司重慶力帆乘用車有限公司和重慶力帆汽車有限公司列入騙補名單的說法表示:公司不在當時財政部公布的5家“騙補”客車企業之列。

輿論關注度走勢

10月10日,力帆股份發布公告稱收到財政部的相關處罰決定后,《每日經濟新聞(博客,微博)》《北京商報》等傳統媒體當日即跟蹤報道,各大網絡媒體的汽車頻道也很快跟進此事。

《每日經濟新聞》的報道題為《澄清公告墨跡未干力帆陷新能源“騙補”旋渦》,指出了力帆股份先澄清未在騙補名單之列后,又被坐實騙補事實的情況。

不少媒體隨之跟進,認為力帆股份10月10日的公告堪稱自己打自己臉。

當日,新聞、微博、微信的關注度均達到第一次高峰。

10月11日起,輿論關注度開始下滑。

值得注意的是,10月14日,輿論關注度又有所回升。因為在當日,很多媒體開始關注,力帆股份騙補被坐實之后,下一個被查的企業是誰。

因為此前坊間曾流傳一份新能源車企業騙補調查情況匯總表,在這份名單中,力帆股份榜上有名,且名單中提及的涉及騙補的車輛數量和騙補金額基本吻合。在這份名單中,涉嫌騙補的企業涉及一汽系、東風系等國內主流汽車企業。

這份名單的真實性幾何?隨著力帆股份被處罰,再次引發討論,輿論關注度隨之上升。

10月14日,新聞對此事的關注度達到第二次高峰;微博關注度在次日的10月15日達到第二次高峰;微信關注度則在10月16日達到第二次高峰。

微博對此事的關注度從第二次高峰之后再次下滑。

10月17日是周一,《法制日報》《新金融觀察》等傳統媒體補跟此事,新聞關注度在當日達到第三次高峰。

10月19日,《法治周末》發表題為《力帆股份被罰1.14億元新能源汽車騙補引發“后遺癥”》的文章,該文亦被發布在《法治周末》的微信公眾號上。微信關注度在當天也達到第三次高峰。

新聞和微信關注度在第三次高峰后,均再度開始下滑。

根據新媒體監測輿情分析平臺新維邦的統計數據,主流媒體中,對此事關注度最高的是中國網,其次是中國經濟網和人民網。

財政部已處罰7家騙補車企

隨著力帆股份公布子公司騙補的事實,目前已經有7家新能源車企被證實存在騙補情況。

9月8日,財政部網站披露了《關于地方預決算公開和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專項檢查的通報》,提到5家新能源客車企業的騙補行為。

其中,蘇州吉姆西客車制造有限公司通過編造虛假材料采購、車輛生產銷售等原始憑證和記錄,上傳虛假合格證,騙補中央財政補助資金26156萬元;金龍聯合汽車工業(蘇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蘇州金龍”)申報2015年度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的新能源汽車中,有1683輛車截至2015年底仍未完工,但在2015年提前辦理了機動車行駛證,多申報中央財政補助資金51921萬元;深圳市五洲龍汽車有限公司多申報中央財政補助資金5574萬元;奇瑞萬達貴州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多申報中央財政補助資金9810萬元;河南少林客車股份有限公司多申報中央財政補助資金7560萬元。

根據財政部的調查,后3家公司的騙補手法和蘇州金龍基本一樣,并根據事實對上述5家公司進行了處罰。

10月1日,恒通客車的母公司西部資源公告稱,恒通客車收到財政部下發的《財政部行政處罰事項告知書》,恒通客車2013年至2015年生產銷售的新能源汽車中,有1176輛車實際安裝電池容量小于公告容量,多申報中央財政補助資金20788萬元。

力帆乘用車是最近一家公布新能源騙補情況的公司,且是目前已知的唯一一家因騙補被處罰的乘用車企業。

法治周末記者統計發現,前述這7家公司的騙補金額超過13億元。

據《21世紀經濟報道》的文章,西部資源對處罰一事有異議。即便最終財政部認定西部資源旗下的恒通客車無騙補行為,其他6家公司的騙補金額也超過11億元。

而財政部在《關于地方預決算公開和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專項檢查的通報》中稱,我部于2016年初組織力量,對90家主要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進行了專項檢查,共涉及2013-2015年已獲得和已申報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的新能源汽車40.1萬輛,抽查13.3萬輛已銷售的新能源汽車的運營狀態。

這90家企業中,如果有更多企業涉及騙補,那么騙補的金額無疑會更多。

媒體報道分析

有媒體在報道中試圖通過采訪力帆股份相關負責人,詢問被處罰的原因。

《大眾證券報》在報道中稱,該報記者以投資者身份致電力帆股份,公司董秘辦工作人員表示,對于處罰原因,“或是由于認定標準的理解偏差造成。公司的新能源汽車采用的是‘換電模式’。比如一輛車有多塊電池,可拆開部分充電、部分在車里,其使用成本較整車充電模式的新能源汽車更低。被認定為‘騙補’或是由于公司生產的汽車全部銷售給子公司重慶盼達汽車租賃有限公司,而工作組在‘飛行檢查’時,租賃公司的汽車部分電池在充電,部分電池在車里,因此認定其為‘有車無電"。

《每日經濟新聞》在報道中也提及,力帆股份董秘湯曉東表示:“補貼本只是推動行業發展的一個手段,但在實際操作中,細節理解上還是有一些偏差,力帆股份并沒有騙補的動機。”

有媒體關注因騙補受罰給力帆股份的影響。

《21世紀經濟報道》發表文章稱,力帆股份證券部的一位相關人士直言,受新能源汽車整頓事件影響,公司新能源汽車產量已大幅下滑。“主要是在現階段方向未明朗之前,不敢大量生產”。

《第一財經》記者則在報道中用數泰博英思(北京)信息咨詢有限公司汽車行業總監孫木子的話稱,2015年被視為力帆股份轉型的關鍵一年,將以前所未有的大投資修建“能源站+換電”方式,向新能源汽車轉型,騙補導致的后果,不僅直接導致力帆的利潤要刨除中央財政補助資金,還致命的是將影響到該公司新能源發展戰略的實施,例如在電池上虛報,將令其運營風險增加,信用也會受影響,一些已與力帆簽訂新能源車采購合同的租賃企業可能會退掉新能源車或訂單。

還有媒體關注為何會有那么多新能源車企騙補。

《中國經營報(博客,微博)》在報道中引述汽車行業知名分析師賈新光的話表示,企業本身有利益沖動之外,政策制定者還存在相關補貼制度不夠完善、監管不到位;此外很多企業又與地方政府有著很深的利益關系,地方政府也充當了不光彩的角色。

還有媒體關注,下一個被查出新能源騙補的企業會是誰。

汽車產經網發表署名為楊虹的文章稱,此前一份93家新能源車企業騙補調查情況匯總表在業內被肆意傳開,70多家企業進入黑榜,騙補金額達到92.707億元。而在這份名單中,力帆股份與恒通客車均榜上有名,從力帆與恒通的處罰通知上看,名單中關于兩家企業的騙補情況與財政部下發的處罰結果相吻合,在一定程度上,進一步證實了該名單的真實性。

“72家涉嫌騙補的企業幾乎涉及包括一汽系、東風系、北汽系、上汽系、比亞迪、奇瑞、吉利等國內主流汽車企業。”楊虹的文章中寫道。

輿情點評

盡管力帆股份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力帆沒有騙補的動機,且力帆股份董秘辦工作人員稱被認定騙補或許是因為理解偏差,但是到目前為止,力帆股份方面并未發布公告或正面回應稱,該公司對騙補處罰有異議。

也因而,力帆股份相關負責人的回復并不能為該公司正名,力帆乘用車騙補的標簽也不能因而被拿掉。

如果力帆股份方面對自己做法的合法性有足夠的信心,就應該像恒通客車的母公司西部資源一樣,直接叫屈,并采取實際行動申訴。

《21世紀經濟報道》在一篇名為《新能源汽車被斥騙補 西部資源申訴叫屈》的文章中寫道,西部資源董秘辦人士表示:“我們對處罰內容有異議,同時也對罰款會提出聽證。我們在收到財政部告知書的時候就已經決定會進行申訴,同時在國慶期間都在積極準備申訴材料,在國慶假期完的第一個工作日就遞交了申訴書。”

相比之下,西部資源的這種回復給大眾的感覺是,結果可能真的會反轉;但力帆股份這種不直接承認錯誤又不提出異議和申訴的做法,很容易讓大眾覺得,是在“狡辯”,這家公司犯了錯還不承認,這樣的回應很容易適得其反。

目前,力帆股份關于騙補受罰的公告已經發出,這一信息給企業帶來的負面影響已成既定事實,如何通過公關手段挽回信用損失,并讓自身的新能源轉型之路不至于因此中斷,是力帆股份下一步需要著力思考的問題。




責任編輯: 李穎

標簽:力帆股份,新能源騙補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