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純凈的四川甘孜、洶涌澎湃的大渡長河,因具有豐富的水能資源,坐擁幾座巨型水電站而聞名于世。由電建集團公司水電五局承建的的深厚覆蓋層上240米世界最高土石壩——長河壩電站大壩便在此誕生。
9月11日,長河壩水電站大壩提前4個月填筑到頂。這是一個振奮人心、讓人歡喜激動、閃耀著光輝與圓夢的時刻,這是一個令大壩建設者內心澎湃、倍感自豪的時刻,一個可以載入川藏地區水電站建設文明史冊的時刻。
讓我們一起踏上這座巨型大壩,重走一遍那令人難忘的筑壩之旅……
持之以恒促進度
“任何一個大的目標都可以分成許多小的目標來實現,即使你不能一下子達到最高目標,但只要一步一步向前走,最終就能實現。如果說大壩到頂是大的目標,那么到達大目標的路程就是一個艱難過程。巍峨雄偉的大壩,事實上也是從一車一車的筑壩料、一層一層的攤鋪、碾壓,從這些數不清的小目標而來的,沒有它們,作為大目標的大壩就不可能成長起來。”在采訪中,水電五局長河壩施工局局長李法海遠眺著到頂的大壩發出感慨。
2005年11月,長河壩電站進場公路工程開工建設,水電五局迅速抽調精兵強將進駐工地。
2009年7月23日,受康定響水溝特大泥石流自然災害的影響,國道S211線全線中斷。長河壩施工局及時調整了組織機構和管理模式,一邊進行搶險救災,一邊組織恢復生產,終于在2009年8月30日提前一個月全面完成了節點工期任務目標,為長河壩主體工程的施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2010年10月22日,長河壩電站成功實現大江截流。經過兩個汛期施工,左、右岸高邊坡開挖過程中部分滾石落入河道,且期間在下游左岸修筑了一道縱向擋渣墻,河道明顯束窄,河流流速變大,截流難度增大。水電五局建設者及時調整截流方案:以上游丁字壩為上戧堤、原上戧堤為下戧堤進行雙戧互動立堵進占。上游丁字壩因落差、流速相對較小,上挑角以大石塊為主,用中、小石渣料及時跟進,于22日7時采用雙戧互動立堵技術成功取得了長河壩水電站分流量838立方米/秒、龍口水面最大截流總落差5.38米,流速6.8米/秒高流速、高落差的分流成功。
2011年5月28日,長河壩電站建設者們僅用45天(提前13天)完成54米高、總填筑量約為78萬立方米的土工膜心墻填筑,月上升最大高度為29米,創造了國內同類型堆石圍堰施工的新紀錄。
2014年5月30日,長河壩水電站大壩工程提前兩天填筑到1536米高程,標志著該電站大壩工程2014年汛期可抵御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創造了首次在國內土石壩水電站施工中, 礫石土月填筑153萬立方米,年度總填筑量1144萬立方米,心墻季度整體上升32米的施工紀錄。
2015年12月28日,大壩填筑量累計突破3000萬立方米,大壩整體上升184米,大壩全斷面上升至1641米高程;其中2014年5月13日,大壩填筑量累計突破1000萬立方米,大壩全斷面上升至1528米;2015年1月21日,大壩填筑量累計突破2000萬立方米,大壩全斷面上升至1573米。2015年是大壩填筑的關鍵之年,針對雨季施工難題,長河壩施工局采用表面封閉法、塑料布覆蓋法、雨后快速清理復工法等措施;針對料場變形,采用隨時監測,及時支護等措施;針對道路垮塌,采取快速搭建臨時通道等措施;施工局克服了料場控制難、料場可采料變少等困難,實現了雨季月平均上升6米速度,以每月平均92.9萬立方米填筑方量,完成了填筑目標,心墻全年整體上升74米。
2016年9月11日,大壩填筑至設計高程1697米,提前合同工期4個月填筑到頂。
科學組織攻難關
長河壩大壩填筑量3400萬立方米,是個什么概念?假如把大壩分成眾多一立方米大小的立方體,排成一行的話,長度為3萬4千公里,幾乎可以圍繞地球赤道一圈。這么大的填筑量,長河壩的建設者是怎么一點點的填筑起來的?
優化料源配置方案——在過渡料料源優化方面,為滿足工程建設質量、安全及進度要求,長河壩施工局群策群力,做了多項方案優化工作。在原施工方案中,過渡料要通過爆破生產,在填筑高峰時,人工過渡料滿足不了高強度的施工要求。長河壩施工局提出用天然河床砂礫料或洞挖料作為填筑材料的方案,經多方論證,確定天然河床砂礫料及洞挖料均符合質量要求。這樣不僅優化了過渡料、反濾料生產,加快了施工進度,還大大節約了投資,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在大壩堆石料填筑料源優化方面,施工局尋求到以大壩為中心的優化供應與調配方案。針對大壩規劃的兩個石料場進行石料源規劃,以后坡面積小、覆蓋層開挖量小的料場作為主料場,其重要意義在于有利環保,能最大限度減小覆蓋植被被破壞面積,其次在于節約能耗,后坡面積小的料場支護量減少,大大減少因支護需要的施工材料與施工能源。利用開挖石料直接上壩作為堆石料,保障了壩體填筑強度,成為度汛前壩體填筑強度的有效補充,提高實現度汛目標的保證系數,在一定程度大大解決了土石料的供應問題。
雨后復工措施得當——長河壩工程每年的4月份開始進入降雨期。如何保證在壩料滿足的條件下雨季快速施工,并減少雨季對礫石土料填筑的影響。技術人員經過現場無數次的勘查、試驗、研究,制定出了在雨季心墻快速施工的特殊措施方案,采用事前預報、過程降雨量檢測和表面封閉法、塑料布覆蓋法、雨后快速清理復工法、備料措施等一系列原則,克服了心墻土料雨季施工難題。
勞動競賽錦上添花——施工局先后開展了“2013年目標1500高程如期實現”、“大干百天勇爭先鋒”、2014年“沖刺1536米高程,大干100天”、2015年“大干100天,達到年中1630米高程”、2016年“大干60天,實現大壩填筑到頂”等勞動競賽活動。“以班保日、以日保周、以周保月”制定目標,最終保證年終重大節點目標的實現。施工局成立了現場生產突擊隊,堅持三班倒,晝夜奮戰,加大了各運輸車隊的協調力度,加強對振動碾、挖掘機、裝載機和推土機人員的培訓力度,提前做好填筑碾壓現場各種設備的維護、保養和檢修工作,提高設備的完好率和使用率,最大限度的滿足大壩壩體填筑要求。
土石壩不“土”
中國工程院院士馬洪琪在《300米級高堆石壩施工關鍵技術研究》重大科研專項成果交流咨詢會上指出,長河壩水電站大壩工程在快速檢測技術、數字化大壩監控系統、無人駕駛振動碾技術等方面都有很多創新和應用,亮點很多,具備沖擊國家科技獎的條件,希望進一步歸納和總結,為土石壩施工技術做出更大的貢獻,并賦予了長河壩水電站大壩工程“土石壩不土”的技術定位。
信息化管理技術——長河壩水電站大壩工程區地處大渡河上游,施工點多面廣,最遠達到20多公里,給生產管理帶來了諸多難題。如何解決這些難題?技術人員主動對接互聯網+,借鑒其它高土石壩施工信息化管理成果,并不斷拓展,全力打造“數字化大壩”,率先全面應用信息化管理技術,構建了以微波技術作為數據傳輸鏈路媒介的無線傳輸網絡,實時收集傳輸各作業面、交通運輸網絡、防汛關鍵部位及危險山體視頻監控的相關信息,實現填筑壩料稱重計量監控、車載加油信息監控、填筑碾壓實時監控、混凝土拌和作業信息監控、邊坡危巖體監控、洪汛監控等系統的集中信息化管理。并研發了一套高度集成化的項目管理平臺,實現全區域零對接移動辦公,滿足技術、進度、安全、質量、材料、成本、資源管理的實時分析功能要求。
雙料攤鋪器——“XX(現場生產人員),心墻是大壩的填筑質量關鍵,一定要高度重視,嚴控各項施工參數”、“這個填筑區填筑超厚了,必須降面返工處理……”,這是長河壩施工局副總工韓興在睡夢中的話。當韓興發現大壩填筑施工過程中心墻土料與反濾料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填筑尺寸不規范、料物混染及浪費嚴重等問題,嚴重影響填筑施工質量和施工效率,他就開始琢磨能不能在攤鋪器上做點文章呢?于是他和施工局所有的技術人員說干就干,大家翻資料的翻資料,計算的計算,畫圖的畫圖,經過技術人員晝夜鏖戰、共同努力終于研制出了一種新型雙料攤鋪器,將心墻土料與反濾料同時進行攤鋪施工,成功實現土-砂平起同步填筑,避免了料種相互侵占,減少了浪費,保證了施工質量并提高了施工效率。這項新研制的“寶貝”功效顯著,消息迅速傳播開來,經過專家鑒定,成功獲得國家知識產權局國家專利授權,這項心墻區雙料攤鋪施工新方法的關鍵技術通過行業專家的技術評審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并成功獲評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頒發的2013-2014年度國家級工法。
無人振動碾集群化——土石方碾壓是水電站大壩建設一道非常耗時耗力的工序,每一次鋪筑土石方,都需要進行碾壓,貫穿整個施工過程。以前振動碾是繁重、重復的高強度人工作業,操作枯燥乏味,且碾壓質量參差不齊。為了有效地解決這一難題,2013年6月,振動碾無人駕駛作業技術研究開始立項。先后又經歷了實地考察、方案制定、樣機改造、試驗室調試、現場調試、試運行、機群改造、集群作業等過程,使無人振動碾分層次、分步驟地不斷完善與進步。 2015年10月,首臺無人駕駛振動碾在長河壩水電站大壩工程成功運用。在2016年5月17日,在長河壩水電站的大壩施工現場,5臺無人駕駛振動碾一字排開,對已經鋪好的土石方進行碾壓作業。每一步前進、后退,振動碾都執行得精確無比。讓人稱奇的是,這5臺振動碾全都沒有司機操作。最終實現了國內首批高性能無人駕駛振動碾集群化作業。無人振動碾集群化在水電站大壩工程中的成功應用,將成本、進度、質量、安全、勞動保護等效率大幅提升。在質量控制方面,避免漏壓、欠壓、超壓,確保一次碾壓合格率;在施工效率方面,比人工駕駛作業施工效率提高約10.6%,同時可縮短間歇時間,延長工作時間約20%。此外,還可降低人為影響和夜間施工安全風險,有效減少振動環境下對人體損傷,減少人力資源的浪費。無人駕駛振動碾集群化作業預示著未來的大型土石方碾壓將進入“無人駕駛”時代。
長河壩施工局長久致力于《300米級高堆石壩施工關鍵技術研究》工作,在泥漿噴涂工藝、快速檢測技術、GPS數字化監控系統的應用、過渡料機械破碎加工工藝、重車過心墻運輸、混裝炸藥爆破筑壩料技術等多項技術取得了重大的成果。這不僅推動著長河壩水電站工程建設又好又快地穩步推進,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工期效益、技術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精益求精創品牌
長河壩大壩工程一直受到各級專家領導的關注。公司總經理賀鵬程、黨委書記劉光、副總經理張邯濤等領導及水規總院質量巡檢組多次來到長河壩水電站進行質量監督巡視,在對施工現場給予肯定的同時也提出了指導性建議和意見。尤其是2014年1月20日和3月15日,全國著名水利水電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馬洪琪、鐘登華院士先后蒞臨長河壩水電站視察工作,充分肯定長河壩電站大壩工程在施工管理上的科學嚴謹、科技創新,對大壩工程進度和形象給予了肯定。
長河壩工地有一處最美麗的風景線,那就是大壩填筑現場上五顏六色的反光背心和安全帽。負責前方生產的常務副局長周廣穩介紹說:帶黃色的安全帽、穿紅色的反光背心是安全人員,他們落實安全隱患整改、制止違章行為,保證安全生產和生產安全。藍色的安全帽、紅色的反光背心的主人是質檢人員,嚴格控制施工流程保證大壩填筑質量,還有綠色、黃色、藍色等其他顏色的反光背心,那是測量、施工、試驗等工作人員。不分晝夜、風雨無阻,這些反光背心和安全帽都來回穿梭在大壩填筑現場,相互交織、相互融合,他們共同致力于大壩工程建設,以安全促進生產,用技術和智慧為水電事業貢獻著自己的力量和青春。他們頭頂上的帽子和身上的背心不僅僅是一種工作崗位的識別標志,更是記錄一個工程建設的傳奇,也傳承者水電人的驕傲和自豪。
質量是企業的生存之本。在工程質量方面,施工局加強在施工過程中質量控制,嚴把上壩料質量關,現場質檢員嚴格執行“工程質量三檢”驗收,認真貫徹落實好質量管理制度,嚴格按照設計圖紙和施工規范對施工過程中的每道工序進行檢查。強化施工過程管控手段,進一步提升質量安全效益。一方面保證所有工作面,所有工序有專人跟蹤監控,關鍵工序全天候跟蹤檢查,做到嚴格工序質量管控和外觀質量管控。并且通過日常巡查,定期巡查,不定期抽查等方式及時發現施工過程中存在的質量隱患。施工局質檢員張雪平,一直日夜奔波在大壩填筑面上,風吹日曬,盡心盡責。本人雖然高高的瘦瘦的,好像一陣風就能把他吹倒,但是在大壩填筑質量管控上嚴抓穩打,堅定有力。工作中經常會遇到外協隊伍違背相關質量管理制度的行為,張雪平發揚鐵面無私的包公精神,該整改的整改,改罰款的罰款,做到絕不姑息,絕不怠慢。
QC小組活動也是長河壩施工局質量管理的一項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自工程建設開始以來,長河壩施工局高度重視質量管理小組QC創新成果研發工作,并取得了喜人成績。截止到2016年,省部級成果達到10項。其中“陡坡砼基面泥漿” QC小組榮獲全國工程建設優秀成果一等獎。QC小組活動的開展為提升施工質量改進創新能力和工程建設質量起到了推進作用,也為公司贏得了榮譽。
今天,站在大壩面前,大壩填筑面上大干的場景又在眼前呈現。回眸逝去的十年時光,五局健兒櫛風沐雨,砥礪前行,用辛勤的汗水換來高峽出平湖的奇觀,用赤子之心鑄就萬家燈火的輝煌。聽,綿延的大渡河河水流淌地更加歡騰了,那是為凝結五局建設者聰明才智的大壩工程譜寫一首恢弘豪邁的贊歌;看,巍巍青山的色彩越來鮮明了,那是給五局水電先鋒嘔心瀝血打造的一流工程樹立的一座宏偉豐碑。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