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作為下一任總統,將在能源政策上推動多項改革。但對于新能源市場來說,改革的具體方向會是什么?途徑是什么?時間表又是什么樣的?
本文將簡略分析一些可以預見的政策變動,及這些政策變動對美國新能源市場及中國新能源企業所產生的影響。
從背景大方向上來看,無論特朗普政府將進行何種改革,他所推行的能源政策都將以創造就業,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保護美國企業國際競爭力這三點為核心目標。其次,特朗普在辯論中曾多次表示,對傳統能源與新能源要一視同仁,讓公平的價格競爭機制來決定美國能源市場的未來。所以,減少聯邦政府對新能源的政策扶持,恢復對就業影響較大的核電及煤電的扶持將是他上臺后的主要工作方向。在這兩個政策方向引導下,特朗普政府將有可能在稅收政策和氣候政策兩方面影響美國新能源市場。
稅收政策微調將影響新能源
稅收政策上,新能源投資與生產稅減免(ITC/PTC)是已通過財政部稅收模型評估和議會審批的法案,特朗普政府無法在短期內(如上任100天)完成對它的修訂,更何況該法案在去年修訂時已經設立了于2022年完成逐步降低并淘汰的機制,因此花費大量資源來廢除投資與生產稅減免政策,應該不會是特朗普政府在短期內的目標。
然而,新能源稅收相關條例中,也有特朗普政府可以直接快速進行改革的部分。例如風能生產稅減免的政策中,5% “安全港” 政策(即風電,地熱,生物燃料等項目以完成5% 投資的日期為享受稅費減免的動工日期,是一種為新能源稅費減免延期的政策)屬于國稅局規章條例,過程上不需要通過議會審批便可生效。
同樣的,與新能源設備匹配的電池項目可享受的稅費減免條例也屬于國稅局條例,特朗普上臺后,可快速取消這些政策,提高價格,削弱新能源在市場中的競爭力。
從另一角度來看,聯邦政府對新能源的政策始終都只是一部分,相比較之下州政府的可再生能源比例標準(RPS) 政策更是推動美國能源市場變革的主要動力。特朗普上臺后,聯邦政府對新能源的扶持政策會削弱,各個州內,特別是積極推動氣候變化對應政策的深藍州,都將更加努力的推行對新能源有利的州內政策。
加州州長布朗(Jerry Brown)大選后表示,加州的能源與氣候政策將不會改變,特朗普上臺不能毀掉幾代加州人民在清潔能源與環境保護上的成果。
近幾個月來,紐約州及麻省也都通過了更高的可再生能源比例標準(在2030實現50%的州內銷售電力來自新能源),麻省更是在比例之外要求在州內建立1600兆瓦的海上風電項目(7月,美國第一個海上風電項目在羅德島進入設備安裝期,海上風電項目在東北部的發展將得到更多重視)。這些州級別的政策都將為新能源市場增利,為聯邦政府有可能進行的改革提供緩沖。
然而,即將對新能源產業產生重大影響的,有可能是由眾議院共和黨人,特別是眾議員領袖瑞恩(Paul Ryan)提議的稅收政策改革藍圖 ( “A better way” taxreform blueprints)。
這份稅收改革的提案中,建議調節稅務征收方法,從而提高對進口貨物的稅收比例。這將影響中國新能源產品,特別是光伏和未來的蓄電池產品在美國市場的競爭力。在共和黨占兩院多數,特朗普缺少華盛頓政策制定經驗的情況下,這份稅收政策提案將是特朗普政府改革的一個重點。
氣候政策收縮實際效果有限
氣候政策上,特朗普上臺后,美國國家環境保護局(EPA) 所推行的清潔能源計劃預計將受到很大威脅。
自今年二月最高法院對該計劃叫停后,華盛頓特區巡回法庭已主持了口頭辯論,并將在未來的幾個月內作出對該計劃是否是過渡管控進行裁決。
特朗普已任命氣候變化懷疑論者伊博(Myron Eball)作為過渡小組中環境保護局的領導人,意味著特朗普非常有可能在上任100天內命環保局放棄清潔能源計劃。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一變化對新能源市場并不會有太多影響。
首先,在環保局向最高法院遞交的清潔能源計劃終稿(final rule)內,各州的碳排放標準都不如提議稿(proposedrule)嚴格,東北部以及加州在內的許多州甚至都已經在2015年時就達到了終稿內的2022年排放要求。哪怕是未達標的州,也都已經在電力市場上實現減碳的階段性成果,而這些成果大多與新能源無關,而是由于低廉的天然氣價格導致的由煤炭向天然氣發電的轉變所完成的。所以清潔能源計劃本身對新能源市場的影響是有限的。
另一方面,在2007年麻省對環保局在二氧化碳排放管理權的訴訟案中(Mass. vs. EPA),最高法院裁決環保局有管理二氧化碳排放的義務。所以,盡管特朗普政府將放棄奧巴馬政府強推的清潔能源計劃,新一屆環保局也將需要制定和推行全國范圍內對二氧化碳排放的具體政策。
綜合以上兩方面的政策來看,特朗普入主白宮后,美國新能源市場可能經歷的是短暫的春寒料峭,而非長久深遠的一次寒冬。短期內,美國新能源市場可能會因為稅收政策改革而受到影響,而從長期來看,州政府和企業對新能源的支持,以及應對環境變化政策的大方向都將繼續支持新能源市場穩固發展。
責任編輯: 李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