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十幾年前一般,在新一輪電力體制改革中,南方電網再次充當起“試驗田”的角色。
據了解,根據國務院《電力體制改革方案》,南方電網公司于2002年12月29日正式掛牌成立,是全國兩大電網公司之一。負責建設和運營廣東、廣西、云南、貴州、海南五省區電網,供電面積100萬平方公里,供電客戶7593萬戶,供電人口2.3億人,員工30.3萬人。
《經濟參考報》記者獲悉,黨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深化電力體制改革的若干意見》(中發〔2015〕9號,以下簡稱中發9號文)發布實施以來,南方電網公司在全國率先試水,開展了輸配電價改革試點、區域及省級電力交易中心組建運作、增量配售電改革等一系列改革工作。
南方電網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李慶奎表示,南方電網公司將堅持有利于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利于促進電力市場建設、有利于促進清潔能源消納和資源優化配置、有利于促進電力行業健康發展的“四個有利于”原則,高舉改革旗幟,領會改革精神,積極投身改革。
據透露,南方電網公司成立了以黨組書記(董事長)為組長、其他公司領導為成員的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下設以總經理為主任、有關分管領導為副主任,總部相關部門主任及各分、子公司一把手為成員的辦公室,每月召開不少于2次會議,定期研究討論公司推進改革有關重大事項;公司所屬二級單位全部組建了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機構。
同時,為確保改革工作落到實處,公司健全機制、強化管控。建立了重大問題研究機制,及時梳理改革重點問題,形成問題清單并滾動修編,定期進行盤點,由公司全面深化改革領導小組辦公室組織統籌研究確定各項改革任務的落實舉措,形成公司的統一意見;建立溝通協調機制,及時總結改革情況、跟進政策動態,形成改革工作報告和建議,并積極向國家有關部委報告。同時,積極營造改革氛圍,通過舉辦系列講座,以及利用企業報刊、網站、微信等載體加強宣貫,切實把廣大干部職工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的決策部署上來,進一步增強了廣大干部員工推動全面深化改革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
輸配電價改革
探索建立“準許成本加合理收益”電價機制
輸配電價改革是電力體制改革的重要一環,是將以往電網企業依靠買電、賣電獲取購銷差價收入的盈利模式,改為“準許成本加合理收益”,對電網企業實行總收入監管,也就是電力體制改革中的“管住中間”。
2014年,全國輸配電價改革在深圳破冰,首次厘清了輸配電資產的邊界和規模,核定了輸配電價,為國家層面單獨核定輸配電價、全面推進電力體制改革創造了重要實踐經驗。2015年配合云南、貴州成為全國首批省級電網輸配電價改革試點,2016年進一步配合新增廣東、廣西參與電價改革試點,促進電價管理科學化、規范化、制度化。南方電網公司配合政府部門結合南方區域內水電比重大的特點,將低價電源保留用于居民、農業等政策性低價用戶,部分緩解電價交叉補貼問題。云南和廣西試點實施發電企業接入系統工程價格,完善電價體系和結構。
據了解,目前深圳輸配電價改革后進入第一監管周期總體平穩;云南、貴州2016-2018年輸配電價于今年3月份獲得批復正式實施;廣東、廣西已完成輸配電價成本監審,正進行電價水平測算。海南正配合政府部門做好輸配電價成本監審工作。
輸配電價改革的核心是建立基于輸配電有效資產的“準許成本加合理收益”的電價機制。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能源研究中心主任、經濟學院副院長鄭新業分析說,當前這個周期輸配電價在降,但不代表未來也一直降,比如,隨著供電可靠性要求不斷提高,帶來相應成本的增加,必然反映到輸配電價上;又如,將來太陽能、光伏、風電等發展,會使電網線路建設到更加偏遠地方,利用率或許并不高,但相應的成本也要在輸配電價中得以體現;再有,由于以省為單位建立和核查輸配成本,各省的交叉補貼規模和普遍服務的規模不一樣,因此各省的輸配電價也會有所差異。“打個比方,就如同面粉便宜時面包也便宜,面粉漲價了面包價格也會跟著漲。”
此外,在增量配網環節,南方電網公司積極探索社會資本進入新增配售電領域的有效途徑,組建了深圳前海蛇口自貿區供電有限公司,該公司于2015年11月30日正式成立,打造了全國首個混合所有制供電企業,實現了增量配售電改革零的突破。
市場化交易
構建有效競爭的南方區域市場體系
類似滬市、深市兩大股票交易市場,目前我國也有兩大國家級的電力交易中心:北京和廣州電力交易中心。這兩大電力交易中心主要負責省間電力市場交易。此外,各省區也相繼建立了各自的電力交易中心,主要負責省內的電力市場化交易。
“南方電網公司一直致力于發揮電力資源配置大平臺的作用,推動以市場化機制消納清潔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該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
2014年,南方電網公司建立內設機構的省級電力交易中心開展交易業務。2015年度全網組織市場化交易電量880億千瓦時,占網內售電量約11%,用戶直接交易電量741億千瓦時。
今年以來,南方電網公司加快推進電力交易機構組建工作。廣州電力交易中心于3月1日掛牌成立,5月11日完成按股份制組建的工商注冊正式開業,5月17日召開第一次股東會、董事會和監事會。8月25日,廣州電力交易中心市場管理委員會成立,標志著南方區域電力市場化改革工作進一步深化。
對于廣州電力交易中心和南方五省區來說,其最大的特征是都是按照多家單位參股的公司制模式組建。貴州電力交易中心于4月21日完成工商注冊,成為全國首個多股東有限公司制省級電力交易機構;廣東、廣西電力交易中心分別于6月28、29日掛牌成立;云南昆明電力交易中心于8月25日掛牌成立。海南預計今年年內成立電力交易機構。目前,南方區域及省級交易機構運行規范,為電力市場的建設和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
2016年,南方電網公司進一步加大了省間及省內電力市場化交易工作力度和規模。省間交易方面,1-10月份累計完成西電東送電量168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2%,較計劃增加119.5億千瓦時;并結合輸電通道能力、來水預測等情況,以云南富余水電增送廣東為重點組織開展增量市場化交易,1-10月份省間市場化交易電量72.5億千瓦時,有效促進了清潔能源消納。
省內交易方面,南方區域1-10月份共組織省內市場化交易電量1326.2億千瓦時,占網內售電量19.5%;預計全網全年市場化交易電量規模約144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4%。
售電側市場化交易方面,廣東是全國首個允許售電公司參與競爭交易的省份。售電公司參與交易,讓市場主體迅速增加,市場規模持續快速增長,激發了市場活力。目前共有市場主體1297個,其中有210家售電公司進入市場,數量全國最多;累計交易電量439.6億千瓦時,結算平均價差-3.4分/千瓦時。同時,公司還積極配合國家電力主管部門進行交易規則、交易品種的研究設計。
目前,南方區域電力交易機構運行規范,為電力市場化改革和發展創造了良好條件。正如清華大學電機系教授夏清所說:“一個相對獨立的電力交易中心確保了交易的公正公平公開,會讓市場‘活’起來。”
資源優化配置
南方五省區非化石能源發電量達51%
南方電網東西跨度近2000公里,覆蓋五省區、緊密聯接港澳,并與周邊國家和地區多點相連。目前已經形成“八條交流、九條直流”(500千伏天廣交流四回,貴廣交流四回;±500千伏天廣直流、三廣直流、金中直流各一回,溪洛渡送廣東直流兩回,貴廣直流兩回,±800千伏云廣特高壓直流、糯扎渡送廣東特高壓直流各一回)17條500千伏及以上西電東送大通道,最大輸送能力達到3950萬千瓦。
南方區域電力市場化穩步推進,還原了電力商品屬性,引入市場競爭,通過改革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而西電東送更讓資源配置的范圍跨越了省的行政范疇,實現了更大范圍的優化配置,清潔能源在能源結構的比重更大,促進了能源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今年1—10月,南方電網西電東送電量達1685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2%,所送電量中70%是水電等清潔能源,特別是云南送廣東送電量的90%以上是水電,西電東送電量已占廣東省總用電量的30%左右。新增150萬、190萬、25萬千瓦的風電、光伏及生物質發電機組并網,同比分別新增12%、86%、28%。截至2016年10月底,南方五省區非化石能源發電量占比達51%,這個比例遠高于全國27%的平均水平,甚至超過了歐美一些發達國家。今年以來,南方電網公司通過輸配電價改革、落實煤電價格聯動、開展市場化交易等,累計為用戶節約用電成本241.5億元。
2016年,南方電網用電增長總體好于年初預期。1-10月份,五省區全社會用電量829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9%,增速同比提高3.2個百分點。預計全年全社會用電增長4%左右,高于年初預計約兩個百分點。用電量的增長支撐了五省區經濟社會發展,前三季度,廣東GDP增長7.3%,廣西7%,云南7.6%,貴州10.5%,海南7.4%,均高于全國6.7%均速。
此外,南方電網公司還全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印發了《公司關于落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工作的指導意見》和實施方案,積極開展清倉利庫、環保風險治理、數據質量治理、結構性缺員治理、歷史遺留問題清理等10個專項治理行動,有效落實“三去一降一補”重點任務,加快結構調整、轉型升級步伐。特別是針對配電網和農村電網建設歷史欠賬較多的“短板”,深入貫徹落實國務院關于實施新一輪農村電網改造升級的部署,“十三五”期間計劃投資1312億元,到2020年,實現鄉村用戶平均停電時間不超過16小時,戶均配變容量不低于2千伏安,電壓合格率達到97.9%;落實國家能源局《配電網建設改造行動計劃(2015~2020年)》,加強城市配網改造,提升供電可靠性,到2020年,公司中心城區客戶平均停電時間低于1小時,廣州、深圳等10個主要城市客戶平均停電時間低于1小時。積極支持電動汽車發展、推動電能替代,“十三五”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總體投資規模不低于30億元。公司著力完善現代企業制度,深化用人、用工、薪酬三項制度改革,瘦身健體、提質增效,強化企業內部監督、防止國有資產流失。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