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個月,中巴經濟走廊聯合貿易車隊首次成功從中國新疆喀什抵達巴南部的瓜達爾港。這標志著中巴經濟走廊實現初步聯通,中巴經濟走廊“一走廊,多通道”的理念正逐步成為現實。
自2013年提出概念以來,中巴經濟走廊作為“一帶一路”旗下重點建設的貿易通道,融合鐵路、公路、油氣管道以及沿線基礎設施建設為一體,不僅是“足以改變巴國家命運和世界格局的工程”,更成為我國應對能源供應風險、保障能源供應安全的關鍵節點。
首先,中巴經濟走廊的能源運輸管線已經成為我國能源供應“向西看”、實現能源供應、立體“海陸網”的關鍵節點,將大大緩解“馬六甲困局”給我國帶來的能源運輸安全風險。作為僅次于美國的全球第二大石油消費國,目前我國超過60%的石油消耗依賴于進口。為降低能源進口風險、避免受制于人,近年來我國已盡量將石油進口來源多元化,但我國能源運輸仍極度依賴海運,且海上生命線受困于馬六甲海峽這一關鍵區域,這給我國能源安全保障造成了極大被動。
為此,我國已經積極行動、努力“向西看”,目前已建成和在建的陸上通道主要包括四個方向。第一條是哈薩克斯坦到我國新疆阿拉山口的中哈石油管道。該管道2006開始投入使用,年輸油量2000萬噸,可解決我國原油6.7%的缺口。第二條是孟加拉灣至我國云南昆明的中緬油氣管道。該管道2015年已經建成并開始輸油,年輸油量2200萬噸,可解決我國原油7%的缺口。第三條是俄羅斯遠東地區到我國黑龍江大慶的中俄石油管道。該管道一期年輸油量在1500萬噸,2011年已正式投入運行,二期年輸油量也為1500萬噸,目前在建,計劃2018年投入使用,預計共能解決我國石油缺口的10%。第四條,也是目前最關鍵的一條,是由瓜達爾港至我國新疆喀什的中巴石油運輸管道。這一管道路線地理位置優越,是貫通“一帶一路”的關鍵樞紐。其南端起點瓜達爾港離印度也比較遠,相對而言較安全,距離全球石油供應的主要通道霍爾木茲海峽大約400公里,中東石油通過其從陸路進入中國新疆,將比繞經馬六甲海峽的石油運輸航程縮短85%,經濟成本將更低。
其次,從國際能源合作的角度來看,中巴經濟走廊是我國開展國際能源合作的前沿陣地。我國電力技術和新能源開發技術較為成熟,已經面向“一帶一路”國家開展全面合作。而巴基斯坦長期受困于能源短缺、電力緊張等,對經濟發展形成較大掣肘。中巴能源合作不僅對于保障彼此能源安全有重要意義,而且還可為經濟走廊建設奠定基礎。
最后,中巴經濟走廊已成為實施我國在“一帶一路”框架下的能源戰略,溝通我國在中亞和南亞地區、國內和國外兩個能源網互聯互通的樞紐。中巴經濟走廊能源通道將再次激活新疆地區的能源產業,從而帶動地區經濟發展。同時我國與中亞國家建設的天然氣、原油管線也經過喀什等新疆地區。這些線路與我國積極同中亞國家推進的其他能源線路管道一起,構成巨大的能源輸送網絡,為我國構建西部能源網,實現整個能源進口陸海立體化統籌打下了基礎。中巴經濟走廊對巴基斯坦乃至整個地區而言,都將是“改寫游戲規則”的項目。
中巴經濟走廊規劃的順利推進,對于完善和補充我國能源安全戰略具有重要的支點意義,但面臨的風險和挑戰也復雜多樣。
首先是巴國內政治風險。一方面,巴基斯坦政府的掌控能力有限,另一方面,巴國內各省各派別存在經濟利益之爭,黨派與民眾之間的沖突從未停止,軍方和政府也在不停爭奪項目工程和軍事安全的主導權,導致出現走廊路線之爭,最終達成“西線”和“東線”都在內的“多線”并進的折中方案。其次是走廊沿線的安全風險。恐怖主義的威脅、伊斯蘭叛亂武裝活動,以及分離主義勢力的干擾,對走廊建設和后期維護造成了極大的不穩定因素和成本。再次是地區大國的干擾。最后,中巴經濟走廊還可能面臨資金、安全、協調困難、國際地區形勢變化以及政府更迭影響、重大自然災害和傳染病的影響等困難和挑戰。
因而,在走廊項目推進過程中,應當清醒認識可能存在的風險和挑戰并做好相應預案和保障,盡可能地將危害控制在最低范圍內,才能使走廊建設在戰略規劃上更從容,項目實施上更有效。
(作者為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國際戰略研究所研究人員)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