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青藏高原唐古拉山傾注而下,綿延千里,時而深邃險絕、百折千回,時而江波壯闊、浩渺無際。瀾滄江,這條古老而神秘的河流帶著自然賜予的豐厚寶藏穿越重重山岳東南而下。流至云南境內,瀾滄江集中了近1800米的落差,蘊藏了占全干流70%的巨大水能資源,融入了彩云之南的蒼茫青翠,也造就了豐富而平衡的良好生態。
釋放瀾滄江的巨大綠色能量,中國華能集團公司成為了這座自然寶庫的開發者與守護者。在資源開發建設中尋求共生共榮,實現資源利用與生態環境的可持續發展,是華能孜孜念念的堅定選擇。
優化生態結構實現和諧共生
瀾滄江流域孕育著極為寶貴的物種基因庫,擁有豐富的淡水魚類生態系統,分布著數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挖掘與守護瀾滄江的能源與生態價值,華能集團在這里建設了全流域最大水電站、最美水電站,傾力打造了一座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生態家園。
華能糯扎渡水電站是云南省境內和瀾滄江流域已建、在建規模最大的水電站,總裝機容量585萬千瓦,是國家“西電東送”“云電外送”的重要骨干項目。而使糯扎渡 聞名的除了其先進的工程技術和優異的出力調節能力外,還有該電站建設的“兩站一園”———野生動物拯救站、珍稀魚類增殖放流站、珍稀植物園。
糯扎渡野生動物拯救站是國內首家由企業投資實施的動物拯救站,目前已陸續收救和暫養電站周邊的國家一級、二級保護動物共計60余只(頭)。珍稀植物園規劃用地100畝,在庫區周圍具備植物相似生境條件的地段,采取遷地保護措施,對篦齒蘇鐵、寬葉蘇鐵、黑黃檀等12種珍稀植物加以保護。
在水生生態系統保護中,糯扎渡水電站以更多的“國內首次”做出了維護水生生態平衡的有益探索。由于電站水庫水溫屬穩定分層型,糯扎渡水電站投資近2億元,在國內首次采用了疊梁門分層取水方式,通過引取表層庫水提高下泄水溫,有效保護魚類產卵繁殖條件。電站委托權威科研機構開展瀾滄江珍稀魚類馴養、繁殖、育苗、放流。目前已投放瀾滄江土著魚類7萬尾、常規魚種苗600萬尾,開創了由企業自主實施珍稀魚類人工增殖放流的先例。其中,巨魾人工增殖在世界范圍內首次取得成功。
在糯扎渡水電站上游的華能苗尾·功 果橋水電站魚類增殖站,瀾滄江土著魚種光唇裂腹魚、后背鱸鯉的人工繁殖取得突破。截至2016年,該電站已完成兩魚種人工放流5萬尾。為促進水庫大壩上下游魚類基因交流,電站每年定期開展 “網捕過壩”工作,共撈捕放流約43400尾土著魚類。投資逾兩千萬元建設的魚類增殖站成為國內魚類生物技術研究的重要陣地。
“兩站一園”的建設保障了瀾滄江流域生態系統的連通性和整體性,為流域動植物打造了安全和諧的“生態家園”。上下游各電站統籌協調生態保護工作,共同構成了流域生態系統保護的生命線。
保護與治理并驅釋放綜合效應
保護與防治、治理與改善、監測與監管……華能集團瀾滄江流域各水電站的環境保護與生態建設實踐全面著眼、多點發力,也產生了一加一大于二的綜合效應。
“中國美麗電廠”“國家水土保持生態文明工程”“全國文明單位”……一系列獎項見證了華能苗尾·功果橋水電廠深耕環保工作的歷程。該廠副廠長楊迪介紹,電站自規劃設計到開工建設,再到生產運行,始終堅持在保護中開發、在開發中保護,一系 列環保舉措最大限度減少電站對周邊環境的影響,并使生態環境得到有效改善。
為保護陸生生態并防治水土流失,功果橋水電站堅持“邊開挖、邊支護、邊綠化”的原則,在施工跡地建設水保和綠化設施,在庫區左右岸邊坡設置自動噴灌系統,在庫區沿線營造防護林體系,不僅林草植被恢復效果良好,建設區域內水土流失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為保護水環境,流域中華能各電站均實現了生產和生活用水全部處理回用,對瀾滄江“零排放”。不僅如此,處在瀾滄江下游的景洪水電站還承擔起城市水質保障的重任。
華能景洪水電站地處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景洪市上游約5千米,承擔著景洪市75%的供水任務。為履行水質保障的重大責任,景洪水電站將庫區漂浮物清理及水質保護作為一項重要工作常抓不懈。僅2015年,電站就為清理工作投入民用船只473艘次、挖掘機522臺時、裝載機679臺時,外運漂浮物到渣場927車次,完成壩前漂浮物清理并運至渣場13000余立方米。
電站清漂投入年均達90余萬元。
地處熱帶生態王國,西雙版納滿眼是枝葉交錯、蓊蓊郁郁。“我們要在這樣的環境中建設一個資源節約型、生態環保型的工程,保證電站建設與生態環境完美融合。”景洪電廠副廠長李海峰表示,建設一個“花園式”生態電站成為該廠自我加壓式的追求。自項目開工建設已來,該電站實施樞紐區全網綠化,植物配置運用喬、灌、草三者相結合的多層次植物群落構筑,潛心調研試驗、破解硬質邊坡綠化難題,在有限的綠地范圍實現最大的綠化效益。與生態環境和諧交融,景洪水電站點綴著這片 “理想而神奇的樂土”。
堅守生態底線留住綠水青山
“蒼山不墨千秋畫,洱海無弦萬古琴。”濃厚深沉的歷史氣韻糅合自然的蒼翠、空靈,形成了大理獨有的迷人風物。風物長宜放眼量。以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眼界履行生態保護的責任,華能瀾滄江祥云風電有限公司堅持適度開發,堅守生態底線,堅信永續發展產生最大的效益。
祥云風電是華能集團瀾滄江流域的第一個風能新能源項目公司,目前開發建設有野貓山、白鶴廠、楊家房三個風電場,總裝機13.5萬千瓦。截至今年10月,祥云風電的三個風電項目已累計生產清潔可再生電能4.63億千瓦時,等量于節約標煤約16.58萬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約166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約36.7萬噸。為大理地區調整能源供應結構、實現節能降耗綠色發展做出重要貢獻。
祥云風電建設管理處主任李兆錄向記者講述了電場建設過程中的生動故事。在楊家房風電場環境影響評估過程中,評估人員發現電廠規劃區域內生長著中山濕性常綠闊葉林、半濕潤常綠闊葉林及無名古樹等珍貴植被。為保護原生珍稀樹種,祥云風電對電廠建設整體設計規劃進行了調整,避讓珍稀植被,主動取消了風資源較好的機位12個,電廠規劃由原來的6萬千瓦減少至3.6萬千萬。“生態優先、確保底線,當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相遇時,我們從未猶豫過自己的選擇。”李兆錄表示。
為生態保護提供全方位保障,祥云風電積極采取高山風電環境保護各項措施,也為環保工作建立起了責任明晰、制度健全的全面成熟的工作機制。該公司專門成立各風電項目相應的環境保護水土保持管理組織機構,同時要求監理和各參建單位亦成立相應的組織機構,做到了組織有保證、責任有落實。同時制定本公司及各參建單位環境保護工作規章制度及實施細則,環保工作有章可循、有規可依。
“建設一座電站、帶動一方經濟、保護一片環境、造福一方百姓、共建一方和諧。”這條華能選擇與開拓的和諧共行之路,必將腳步遒勁,行路深遠。
責任編輯: 江曉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