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協定》的簽署,開啟了全球能源轉型新進程,深刻改變著能源行業發展途徑,給政府的戰略決策和能源企業的競爭行為帶來了新挑戰。12月上旬召開的2017年國際油氣發展研討會重點圍繞行業趨勢、地緣政治和企業戰略等問題展開研討,以期為政府決策和能源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支持。
化石能源轉型是能源變革的關鍵
白長波(BP中國區副總裁):到2040年,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的比例大概是60%和40%。在向低碳能源轉型和減少碳排放的過程當中,化石能源還將大有作為。OGCI(油氣行業氣候變化倡議組織)做了一項研究,如果我們將世界上現有的燃煤發電站轉換成燃氣發電,可以幫助全球減少大約10%的碳排放。
孫賢勝(國際能源論壇秘書長):隨著能源轉型的進程,能源安全的理念在內涵和外延上也有了新的發展。傳統的能源安全是供應是否穩定、充足的問題,現在則有了進一步的深化和更高的要求。能源安全不單是要確保長期平穩的供應,能源價格還應該是有競爭性的,能源本身是綠色、低碳、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
大衛·霍布斯(阿卜杜拉石油研究中心研究主管):越是落后地區,在能源轉型的過程中越是可以抓住新的機遇實現快速發展,非洲、印度都是如此。這些地區沒有歷史的負擔,沒有整合的成本,反而更容易擁抱新技術。當可再生能源資源越來越便宜的時候,會直接使用可再生能源。這也有賴于政府的政策引導,引導資金直接投資電網、可再生能源等。
天然氣將發揮重要作用
李英華(國家能源局石油天然氣司副司長):我國政府將努力提高天然氣在一次能源消費中的比重,推動天然氣逐步發展成為中國的主體能源之一。立足國內確保天然氣快速增儲上產,實現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地區的氣化,推動天然氣發電業務。為此,政府目前正在推進石油天然氣體制改革,充分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
何勇健(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副司長):我國要繼續拓展天然氣市場。天然氣的矛盾在于,一方面很缺氣,一方面產能又用不完。“十三五”期間,天然氣產業應做大蛋糕、攤薄成本。國內勘探開發方面要加大力度,充分開放,鼓勵更多的主體進入市場。同時,推進價格改革,規范監管終端管輸氣價,并且重新利用歷史機遇,更多進口低價LNG,攤薄進口管道氣成本。通過價格和市場的良性互動,走活天然氣消費這盤棋。
賈穎(切尼爾能源副總裁):2020年后,液化天然氣(LNG)會慢慢出現供求缺口,最多需要新增30條生產線。美國將會在這一過程中起到重大作用。一是因為美國的天然氣出口審批非常透明,出口地靈活,沒有任何限制;二是美國低成本優勢突出,3美元以下能夠產出的頁巖氣量已經超過22萬億立方米,液化廠建設成本也只有澳大利亞的1/4甚至1/5。預計2030年美國將超越卡塔爾和澳大利亞成為全球第一大LNG出口國,進一步改變全球貿易格局。
技術進步加快能源轉型步伐
錢興坤(中國石油經濟技術研究院黨委書記、副院長):目前全球能源技術創新進入高度活躍期,這將持續地改變世界能源格局。新世紀以來,以定向鉆井和水平壓裂為代表的技術創新成就了北美的頁巖油氣革命,沖擊了整個行業版圖,未來以數字技術為核心代表的油氣技術創新,也將改變油氣行業的未來。
李飛龍(中海油服執行董事、執行副總裁、首席財務官):油服行業很重要的責任,是通過技術創新進一步提高作業效率,幫助油公司降低成本。目前,一些大型裝備公司或是裝備比較多的油服公司,正在尋求建立更靈活、更柔性的大型裝備管理模式和運作模式,從而降低市場風險和資本需求。相信通過此輪低油價洗禮,能促使油服公司提高效率,提升技術。
金之鈞(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石化股份公司副總地質師):科技進步改變了近十年的世界能源格局,科技進步也使我們的能源更加安全。中國今年頁巖氣的產量可以突破70億立方米,未來是否會有類似美國突飛猛進的發展,關鍵取決于四川盆地以外的貴州、安徽地區能不能經濟有效開采,取決于技術進步能不能有效支撐低品位頁巖氣開采。
國際油價將溫和式回升
大衛·霍布斯:歐佩克減產協議是在市場再平衡時期所簽署的。客觀講,其象征意義大于實際意義,但是不管怎樣能夠達成協議是最好不過,這說明在過去的兩年中再平衡已經有了新的進展。
李英華:近期受歐佩克減產協議的推動,國際油價已經穩步站到了每桶50美元以上,據相關機構預測,國際油價未來將溫和式回升。但當前油氣市場結構性失衡的形勢依然嚴峻,供需再平衡需要時間。
錢興坤:展望2017年,國際石油市場供需平衡將基本恢復,特別是如果歐佩克的減產協議能夠有效執行,極端情況下還有可能達到供不應求,這樣油價將迎來實質性回升的轉折點。我們認為明年油價將比今年增長10美元左右,大概在每桶53美元至58美元之間徘徊。
責任編輯: 曹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