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无码日韩AV无码网站,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一本到视频在线播放,国产足恋丝袜在线观看视频

關于我們 | English | 網站地圖

誰能駕馭地熱這匹“野馬”

2017-02-10 11:23:41 能源雜志

「導語」

地熱已經成為新能源產業一匹“黑馬”。諸多企業中,誰的業績最為亮眼?

2017年,2月4日,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和國土資源部共同印發了《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下稱《地熱規劃》),這是中國出臺的第一份地熱發展五年規劃。

《地熱規劃》指出,“十三五”時期,中國將新增地熱能供暖(制冷)面積11億平方米,其中新增淺層地熱能供暖(制冷)面積7億平方米,可拉動投資約1400億元;新增水熱型地熱供暖面積4億平方米,可拉動投資約800億元;新增地熱發電裝機容量500MW,可拉動投資約400億元。所以“十三五”期間地熱能開發利用總共可拉動投資約2600億元。


世界地熱利用前10名國家對比圖

截止“十二五”末,我國淺層地熱能供暖、制冷面積達到3.92億平方米,中深層地熱供暖面積達到1.02億平方米,年可實現替代標煤2000萬噸,減排二氧化碳4920萬噸,地熱已成為我國可再生能源家族中的重要一員。在地熱直接利用中,淺層地熱供暖占58%,中深層地熱供暖占19%,溫泉洗浴僅占18%。意味著中國地熱開發的能源性、技術性更加突出。而政策的引導將極大地推進地熱能的發展,地熱能也有可能成為中國“十三五”期間增長最迅速的可再生能源。

『中石化』

近年來,中國石化積極實踐綠色低碳發展戰略,把發展地熱產業提升到戰略層面來規劃和推進,形成了多井集輸、梯級換熱、綜合利用、尾水凈化和采灌結合等地熱資源開發應用技術體系,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地熱供暖CDM方法學,實現了地熱產業的快速發展。中國石化已成為國內最大常規地熱資源開發利用企業。

目前,中國石化地熱產業已遍布全國16個省市區,地熱供暖能力達4000萬平方米,占全國常規地熱供暖的40%,年可替代標煤116萬噸,減排二氧化碳300萬噸,成功打造了地熱資源開發利用的“雄縣模式”。截至目前,雄縣已建成供暖能力450萬平方米,成為我國第一個“無煙城”,并以“雄縣模式”為引領,已在河北省15個市(縣)區發展地熱供暖面積1500萬平方米。“十三五”期間,中國石化地熱開發將打造“20座無煙城”,實現新增供暖、制冷面積1億平方米。

近年來,按照中國石化提出的綠色低碳發展戰略,勝利油田隨即成立地熱余熱項目部,并提出“一年高起步,兩年見成效,三年上規模,四年成產業,五年創品牌”的目標。截止12月底,勝利油田已投產運行地熱余熱項目22個,共實現新增和替代供暖(制冷)面積119萬平方米,年實現替代油7376噸、代氣1378萬立方米、節電407萬千瓦時,年節約標煤3.8萬噸、減排二氧化碳9.6萬噸,相當于植樹100余萬棵。

『中石油』

中石油遼河油田曙五聯合站采用1750kW高溫水源熱泵及螺旋板式換熱器,利用71~73℃污水對進站來液加熱,每天可節約燃料油60t。華北油田任一聯合站將吸收式水源熱泵用于辦公區采暖及原油加熱,每年可節省原油1133t。中石油除大慶油田水務公司以外,華北油田也在很多年前就開始嘗試利用地熱井口發電。早在2013年3月1日,華北油田就參與了國家863計劃“中低溫地熱發電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科研項目。而2006年底中石油旗下的長城鉆探公司曾成功中標肯尼亞奧卡瑞發電站地熱井鉆井項目,在海外開展高溫地熱井鉆井綜合服務項目。

『中廣核』

2012年3月,中廣核節能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與中科院廣州能源研究所合作成立的“地熱能應用工程技術聯合研發中心”作為雙方地熱能開發應用相關技術的研發部門,并圍繞中廣核地熱能利用開發業務發展的需要,開展地熱能產業發展政策與產業動態分析研究。

2015年9月份,濟南市政府與中國廣核集團有限公司《清潔能源戰略合作框架協議》《燃煤鍋爐能源替代項目合作協議》簽約,共同探索太陽能光伏、風電裝備、地熱能開發利用和生物質能發電及相關配套產業等清潔能源的發展。同年10月,中廣核華龍一號與肯尼亞核電局簽署的開發肯尼亞核電項目的諒解備忘錄(MOU),當時肯尼亞能夠開發的常規能源(水電和地熱)規模都很小,急需尋找大中型規模的快速建成型的能源,同時考慮提升電網容量和輸配電能力等方面的建設,中廣核核電在這一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

地熱利用現在越來越得到認可,河北雄縣地熱供暖覆蓋已經達95%以上,此次《地熱能開發利用“十三五”規劃》的出臺將為我國地熱利用的推廣帶來契機,地熱供暖有望迎來爆發式增長。根據規劃,2020年地熱能年利用量7000萬噸標準煤,其中,京津冀地區地熱能年利用量達到約2000萬噸標準煤,規劃篇幅占到將近三分之一,有望促進京津冀地區煤炭消費的壓減,改善大氣環境。地熱能的發展也將帶動相關產業,其中污水源熱泵,淺層地熱能開發等也將進入活躍期。




責任編輯: 李穎

標簽:地熱